來源:新浪VR
作為芯片業的傳統巨頭,Intel這幾年的日子可謂雪上加霜。尤其是在CPU方面,其10nm工藝始終爛泥扶不上墻,7nm則習慣性流產,這在成就了14nm工藝“老而彌堅”的同時,也大大制約了Intel旗下CPU產品的發展路線,產能更極大受限,“缺貨”就成了這些年的主旋律,甚至連Apple這個首屈一指的大客戶都落荒而逃。

近日,在正式宣布7nm工藝將延期半年后,業內外均盛傳Intel將會把部分產能外包給芯片代工業的老大——臺積電,更會使用其6nm工藝打造Xe系列GPU芯片。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處理器方面的產能Intel還是想獨自完成。
針對這一傳言,臺媒也在報道中表示:臺積電根本就沒有把Intel當成一個長期客戶來看待,因此也不會專門為其擴充產能,事實上,臺積電只是把自己視為Intel的臨時救星(rescuer)。另外,臺積電與Intel方面的合作其實早就存在,但僅限于少量芯片組和FPGA芯片。

但無論怎么講,臺積電的7nm工藝產能目前已非常緊張,蘋果、高通、NVIDIA、AMD甚至華為都事其大客戶,而6nm只不過是7nm的升級版而已,并沒有太多本質上的改變。而伴隨著華為與臺積電的合約終止,騰出的產能也會在短時間內被其它大客戶“蠶食”,Intel的訂單對于臺積電來說堪稱“可有可無”。
據業內人士透露,Intel內部預估其工藝和產能要在2023年才能徹底恢復正常,而這段時間里缺貨仍將是Intel處理器產品的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