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當代中國,有這樣一群“追光少年”:他們突破邊界、打破偏見,以行動重新定義自我與未來。九號公司聯合各地媒體發起 #尋找中國的追光少年# 活動,聚焦各領域的榜樣,見證他們如何以行動“重構現實”——既照亮自己,也點亮他人。九號公司,愿做他們追光路上堅實的科技伙伴,陪伴追光少年一起向光而行,攜手奔赴無限可能的未來。
本期《尋找中國的追光少年》,我們走近九號電動車用戶蔣文斌——一位在市場運營與公益教學之間切換的“使命踐行者”。

使命是永不卸下的行囊
蔣文斌曾是一名退伍軍人,那段歲月,不僅塑造了他堅毅果敢的性格,更在他心中種下了“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使命種子。如今,作為市場運營總監,他依然以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高效、專注、使命必達。而在職業身份之外,他還有另一個堅持多年的角色——臨溪公益的志愿者,用非洲鼓聲陪伴孤獨癥兒童,敲開一扇扇看似緊閉的心門。
“剛開始教10節課都沒有起色,我甚至懷疑過自己、萌生過退意。”蔣文斌回憶道,“但當發現角落里堆放的手鼓越來越多,讓我從想放棄變成放不下。”
節奏,成了他與孩子們之間無聲的語言。當鼓聲響起,他看見有些孩子從回避到靠近,從沉默到伸手觸碰鼓面。那一刻,他更加堅定:“我不是在‘教’他們,而是在陪他們一起‘走出來’。”他相信,每一次擊掌、每一段節奏,都在為這些孩子積蓄走向開闊世界的勇氣。
使命的路上需要可靠的伙伴
一場場的公益教學,不僅讓這些孩子擁有走向開闊世界的勇氣,也讓蔣文斌在自己的世界找到了方向。從寫字樓到公益課堂,在不同角色切換的路途上,蔣文斌騎著他的九號電動車,完成了一次次的使命奔赴。
對蔣文斌而言,使命不是口號,是貫穿于工作、公益與生活的行動底色。而對九號而言,科技的價值不在于堆砌參數,而在于能否真正回應用戶的需求。九號希望不斷將前沿技術轉化為切實的產品力,陪伴像蔣文斌這樣的用戶,在他們各自的使命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蔣文斌說,他還會繼續敲響非洲鼓,繼續在職場奮戰,繼續騎著九號電動車,在城市中穿梭、在公益中扎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