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浙南縉云縣。
又一個小縣城,即將迎來一個 IPO。
來自浙江麗水縉云縣的濤濤車業,日前再次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這家看似隱匿于浙南山區的企業,實則是全球戶外休閑及電動出行領域一位不容小覷的 " 隱形冠軍 "。
濤濤車業究竟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通俗來說,這是一家主要在美國賣 " 老頭樂 " 的車企。作為全球戶外休閑及電動出行領域的領軍者,濤濤車業的產品足跡遍布全球超過 70 個國家及地區,業務核心深度扎根于海外市場。數據顯示,2024 年,公司海外收入高達 29.476 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驚人地超過 99%,其中美國市場收入占比逼近 80%。這意味著,這家從縉云縣走出的企業,其脈搏與全球市場的節拍緊密相連。
此次二次上市目標港交所,濤濤車業瞄準的顯然不僅是融資通道的拓寬。
面對美國市場近 80% 的收入依賴與潛在貿易壁壘的狀況,企業正通過越南、泰國、美國本土工廠的產能布局,構建 " 中國 + 東南亞 + 北美 " 一體化布局的全球化網絡。自 2023 年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的兩年間,公司市值更是從原先的 64 億元升至超 200 億元,股價漲幅超 200%,印證了資本市場對其商業模式的認可。

圖 / 濤濤車業全球布局 來源 / 招股書融中財經截圖
而今,隨著 H 股上市進程推進,這家從麗水縉云縣走出的企業,正試圖以更國際化的資本運作,將 " 中國制造 " 的戶外出行故事,書寫成全球資本市場的新范本。
江浙 80 后富三代,又要去 IPO 了
這次站在港交所大門前的,是 41 歲的曹馬濤,和他一手從浙江縉云山區帶向全球的濤濤車業。
曹馬濤的 " 富 " 寫在基因里。祖父曹桂成自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經商,先后通過經營家禽貿易、戲裝加工及銷售、爐具加工及銷售等業務形成了較大的財富積累。父親曹躍進則在 1985 年經營五金鑄造生意,這便是后來集科研、制造、銷售于一體的國家跨行業大型集團企業濤濤集團的前身。
雖然從濤濤車業企業發展看,其與核心業務為 " 防盜門 " 的濤濤集團毫無交集,但如其名 " 濤濤車業 " 所示," 濤濤車業 " 的發展實則離不開 " 濤濤集團 "。
在 2015 年 9 月 24 日濤濤車業創立時,注冊資本 3000 萬元的出資結構中,曹馬濤出資 2850 萬元,濤濤集團出資 150 萬元。這筆看似清晰的出資背后,卻隱藏著更為復雜的資金脈絡——曹馬濤的彼時出資款全部來自祖父曹桂成的贈予,其中 90 萬元以現金存入,2760 萬元來自曹桂成的銀行賬戶。然而經核查曹桂成 2015 年至 2016 年的銀行流水發現,其賬戶與濤濤集團、曹躍進、馬文輝存在混同使用的情況,贈予曹馬濤的 2760 萬元資金實則來源于濤濤集團銀行賬戶的轉入。

圖 / 濤濤車業出資資金流向 來源 / 問詢函回復
無獨有偶,這種資金混同現象源于濤濤集團特殊的經營歷史。作為曹躍進、馬文輝夫婦全資持股、經營近二十年的家族企業,濤濤集團在經營過程中長期存在家族成員個人資金與企業資金界限模糊的情形。最終經過監管部門審核,這一認定被認為符合實際情況,具有合理性。
對于公司的成立,濤濤車業在多年前向深交所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直言寫到 " 曹氏家族支持長子長孫創業 "," 創立發行人前,曹馬濤已在美國全地形車、摩托車等相關市場深耕多年,具有豐富的行業與市場經驗,2015 年,曹馬濤結合自身對行業和市場的判斷及個人興趣,同時又考慮其父母創辦的濤濤集團業務繁雜,不符合其未來發展定位,也無意繼承或接班濤濤集團,因此,其決定自行創業,并于 2015 年 9 月創立濤濤車業,曹氏家族對長子長孫的創業給予支持。"
正是在這樣的家族鼎力支持下,曹馬濤得以將業務淵源可追溯至 2004 年濤濤集團全地形車及越野摩托車業務部門的產業經驗順利傳承,并在全球市場開辟出新天地。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濤濤車業首次征戰資本市場。
早在 2023 年,這家從浙江縉云走出的企業就已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而如今赴港二次上市的計劃實則醞釀已久。2025 年 9 月 19 日,濤濤車業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和第四屆監事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申請發行 H 股股票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相關議案,標志著公司全球化戰略進入新階段。
此次赴港 IPO 是濤濤車業精心布局的戰略舉措。公司明確表示,旨在通過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進一步推動全球化戰略布局,提升國際品牌影響力,增強境外融資能力,從而全面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這一決策凸顯了濤濤車業不滿足于現有成就,而是希望借助香港這一國際金融中心,加速其全球擴張步伐。
從 2023 年登陸 A 股創業板,到如今籌劃 H 股上市,濤濤車業在資本市場的進階之路清晰地反映了企業的發展軌跡。如若順利,80 后 " 富三代 " 曹馬濤即將要收獲一個 IPO。
" 老頭樂 " 出海,年入 29 億
" 老頭樂 " 出海,年入 29 億——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商業傳奇,正在濤濤車業上演。將電動低速車、電動高爾夫球車等產品賣向海外市場的企業,在 2024 年實現了 29.8 億元的營收,其中海外收入占比高達 99%,成為中國傳統制造業出海的又一成功范本。
這場逆襲的核心在于精準地錯位競爭。當傳統車企在燃油車紅海中廝殺時,濤濤車業瞄準了被主流市場忽視的細分領域——北美社區短途代步、農場作業及戶外娛樂場景。
2015 年公司成立之初,全地形車和電動摩托車貢獻了主要收入,但真正讓企業騰飛的是 2022 年推出的在國內有 " 老頭樂 " 別稱的電動低速車。基于 2024 年收入,公司在全球電動低速車行業中排名第二,全球市場份額約為 8.4%。其自有品牌 DENAGO 及 GOTRAX 已成為北美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先消費品牌,產品進駐 3400 多家沃爾瑪門店、1600 多家 Target 門店等主流零售渠道。

圖 / 濤濤車業電動低速車產品展示 來源 / 招股書融中財經截圖
公司的成長性數據令人矚目。從 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收入復合年增長率達到 29.8%,凈利潤復合年增長率更是高達 44.7%,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這一亮眼表現的背后,是其精準的全球化戰略和深入本土化的運營能力。公司產品已進入全球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美國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在 2025 年截至 7 月 31 日止七個月里貢獻了 79.6% 的收入。
這一優異表現得益于公司建立的多品牌矩陣、全球銷售網絡及高效供應鏈體系。公司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廣泛銷售網絡,包括重點客戶、經銷商網絡、批發客戶及自有 DTC 網站,實現了對全球市場的深度滲透。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濤濤車業 GMS 的網絡在美國包括超過 3400 家沃爾瑪門店、超過 1900 家 Tractor Supply Company 門店、超過 1600 家 Target 門店、超過 720 家 Best Buy 門店及超過 360 家 Academy 門店。而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類重點客戶則包括亞馬遜及 Sayweee。
為應對美國貿易壁壘,濤濤車業構建了 " 中國 + 東南亞 + 北美 " 的全球化產能布局。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設有工廠,同時布局越南和泰國生產基地。美國工廠專注于北美市場整車生產及核心零部件制造,越南工廠已實現車架成型、動力總成等核心工序覆蓋,泰國工廠計劃于 2026 年試生產。這種全球化的生產體系不僅提升了供應鏈的穩定性,也有效降低了國際貿易風險。
面對未來發展,濤濤車業正積極布局新增長點。自 2025 年起,公司在加強核心業務的同時,已拓展至人形機器人等前沿領域,致力于打造跨產品技術平臺,如其表示,公司通過 " 國內研發基地 + 海外創新支點 " 的聯動模式,力爭在新賽道的技術研發與產業應用上實現突破。目前,濤濤車業已與上海開普勒機器人及杭州宇樹科技等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在銷售拓展、場景探索、產品二次開發等方向推進協作。
當下,個人出行電動化與戶外休閑消費升級的全球性趨勢方興未艾,持續帶動著電動自行車、電動低速車以及全地形車等高價值產品的市場需求。與此同時,社區內短途出行、特種作業等新興應用場景也在不斷催生新的市場空間。
面對這一歷史性機遇,依托其成熟的多品牌矩陣、遍布全球的銷售網絡以及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從縉云出發的濤濤車業,顯然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有望在資本的加持下,開啟下一階段的可持續增長篇章。
浙南小縣,又將迎來一個 IPO
計劃發行 H 股登陸香港主板的濤濤車業,對于公司所在地縉云縣而言,這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再融資,更是 " 縉云制造 " 二度走向全球資本市場的標志性節點—— 2023 年 A 股上市的濤濤車業實現了縉云縣上市企業 " 零的突破 ",如今又盯上了縉云縣首家 "A+H" 股頭銜。
濤濤車業的成長軌跡,與縉云縣近年來全力構建的產業生態密不可分。
作為麗水 " 工業強縣 " 戰略的核心陣地,縉云通過系統打造 " 工業生態 ",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在縉云,智能短途交通產業正加速 " 聚鏈成群 "。目前,這里已布局產業鏈規上企業 27 家,年產值規模逼近 70 億元大關。為助力企業乘風破浪 " 走出去 ",當地正在謀劃制定 " 出口名牌 " 獎勵等新政策,用政策紅利點燃企業 " 出海 " 熱情。
在這一產業集群中,濤濤車業是當之無愧的龍頭,其產品覆蓋電動高爾夫球車、電動滑板車、全地形車等,通過沃爾瑪等全球連鎖商超銷往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而產業集群的協同效應,也為企業提供了強大支撐——例如,華銳動能等新興企業落戶麗水高新區智能短途交通產業園后,可實現 "15 分鐘供應鏈響應 ",大幅壓縮產品生產周期。
縉云的招商引資策略,注重 " 精準滴灌 " 與 " 生態培育 "。為深化教科人一體化改革,縉云縣出臺《縉云縣 " 綠谷精英 " 創業項目綜合改革試點方案(試行)》,重點支持機械裝備、短途交通、智能家電等主導產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建立涵蓋政策、資金、應用示范等方面的支持體系,對通過認定的項目給予 100 萬元至 2000 萬元資金支持。
如縉云縣投資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所言," 我們希望通過‘綠谷精英’創業項目的綜合改革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進一步融合,幫助企業做大做強,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
在支持方案上,改革試點將建立涵蓋政策、資金、應用示范等方面的多元化支持體系,推動人才項目向產業主體有效轉化。其中資金支持根據專業第三方機構評審認定后按 A 類、B 類、C 類、重大、特別重大分別給予 100 萬元至 2000 萬元不等的支持,以直接資金支持、股權支持或兩者結合的方式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縉云的企業不僅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更通過國際合作提升全球競爭力。例如,華銳動能與德國前大眾 CEO 創建的 Sun Venture 公司合作,共同研發高速電動摩托車、全地形車等產品,整合中國供應鏈與歐洲技術資源。這類 " 中西合璧 " 的技術合作,正是縉云企業從代工出口向技術輸出轉型的縮影。
從濤濤車業到華銳動能,縉云的產業基因正從 " 制造 " 邁向 " 智造 "。目前,當地在鞏固傳統五金、機械制造優勢的同時,積極布局低空經濟、機器人等未來產業。例如在 2025 年,濤濤車業與宇樹科技簽署協議,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而縣政府也已委托專業機構完成縣域低空經濟空域劃設方案,推動 " 低空 + 物流 "" 低空 + 旅游 " 等場景落地。
從縣域經濟視角看,濤濤車業的二次上市顯然更具示范意義。兩年前登陸創業板的濤濤車業填補了縉云縣 A 股空白;濤濤車業若順利于香港掛牌,則實現港股 " 零的突破 ",縉云縣也將同時擁有 A 股、H 股上市公司。
資本與產業的雙輪驅動下,這座浙南小縣的故事,顯然才剛剛翻開序章。
來源:融資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