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門徒自在科技田林:讓天下沒有丟失的東西自媒體
文/易北辰(覆蓋100萬讀者的每日商業觀察)
平凡之路
“專注出極致,極致刷口碑,口碑傳播快,高速成長就是這么實現的”。聊起創業,田林臉上掛滿了自信。而在4年前,為中國移動工作,有著令常人艷羨的生活和待遇。但田林卻時常質問自己:一個人究竟可以依靠什么?
雖不像喬布斯,在佛教圣地印度尋找內心的呼喚。但田林做了一件在當時看來離經叛道的事情。遠走中國移動,加入豆瓣。
在豆瓣的經歷,讓田林有了今天的自在科技。在田林看來:豆瓣很純粹,不是一個嚴重商業化的地方。員工素質高,技術能力強,有文藝氣質……豆瓣一直很低調,認真在做產品,重視用戶體驗。豆瓣流量這么大,一直沒有做游戲,做就一定賺,為什么不呢?阿北覺得那沒有價值,游戲很空虛,于是沒做。在豆瓣的時間,田林了解到產品的重要性,開始信奉用戶體驗。因此,當他2013年初想要投身軟硬件結合這個行當時,他很快便意識到了“小而美”的重要性。
奇葩的自在科技
自在科技成立于2013年3月13日,核心團隊來自豆瓣網、中國移動、蘋果、易寶支付、中軟軟件等企業,致力于成為智能尋找和防丟領域領先的品牌。公司旗下nut防丟貼片是智能防丟領域銷量最大的產品。
和他的名字一樣:自在。讓員工自在,讓客戶自在成了這家公司的企業文化。自在科技在傳統企業看來是一朵不擇不扣的奇葩:企業文化靠自覺,如何解決自覺問題?——依賴員工的高素質。通過聚集優秀的人才,一個有意思的團隊集中精力做有意思的事兒,沒有KPI,沒有考核。每個人喜歡自己在做的事情,每個人也喜歡團隊一起在做的事情,這樣的關系非常融洽,團隊幾乎沒有上下級之分。我們不是不玩命,但創業公司玩兒命可以玩兒得很有意思,可以玩兒得專業,可以玩兒得有態度。田林關注員工在工作時是否開心。
事實證明,不需要規定工作時間,不需要強制周末工作,工程師和核心成員在周末都會主動推進,工作時間外的溝通更是常事。nut也是一個全員拿期權的團隊,他們的激勵機制很先進。每個人都是大公司出來,KPI那一套誰都心知肚明,官僚做派的控制只會適得其反。每個人在不被逼迫的情況下自覺,才真的脫離了“螺絲釘”的狀態,變成了“發動機”。
解決什么國民性痛點?
可穿戴設備熱浪一浪高過一浪,商業模式TO B,TO C,還是TO VC。田林給出的答案是拒絕浮躁,要做一件能解決國民性痛點的事情。事情不需要炫酷,但要足夠簡單、實用。
吃飯購物忘帶錢包,出門忘帶鑰匙,帶小孩和寵物去人多的場所害怕走失。丟三落四不是個別現象,隨身物品增多,難免會遺忘。能不能有一個設備可以幫助解決以上每天發生在老百姓身上的難處痛點?田林給出的答案是:智能防丟硬件。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忘東西、丟東西、找東西。
現在自在科技的nut防丟貼片已是中國銷量最大的防丟智能硬件產品,最新推出的nut mini能與微信朋友圈關聯,互動朋友們一起幫忙尋找,近日將登陸京東展開眾籌,此前的點名時間上的已是人氣爆棚。
nut mini尺寸為:36mm*24mm*5.4mm,厚度5.4mm,相當于為3張銀行卡疊加在一起,不到一元硬幣的寬度,可直接放進用戶錢包的卡片槽里,待機時間更是高達3-6個月。用戶只需掃描說明書中的二維碼,即可給手機安裝“nut”APP,并通過手機號注冊建立唯一的個人專屬賬戶,一鍵開啟手機藍牙,綁定nut mini。如果在家里或者辦公室找不到東西,用“nut”APP呼叫nut mini,就能很方便地通過聲音找到物品。nut貼片與手機連接接收范圍室內約30米,戶外約50米,若遺失范圍超出此距離,可通過高德地圖確定丟失位置。
有人說小米是蘋果班級里的學霸,田林在雷軍的眾多粉絲中,一定不是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那一位尖子生,但無疑田林掌握了雷軍的內功精髓。單點突破、專注智能防丟、極致用戶體驗、以用戶驅動公司組織架構。
5月21日自在科技nut mini防丟貼片將登陸京東眾籌,未來會有怎樣的預期,未有定論。可以確定的是田林和他的小伙伴們的自在之路才剛剛開始……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