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監管或在明年春啟動P2P備案工作金融
中國互金公司在海外能走多遠?趣店招股書上多達50項的風險提示,讓人對于這輪以網貸為代表的中國互金企業的前景充滿擔憂——信息披露失真帶來的監管性風險;經營狀況下降所帶來的市場風險——做空機制。
對于趣店(NYSE:QD)的CEO羅敏來說,還沒怎么享受到紐交所敲鐘后的喜悅,就被淹沒在國內的口誅筆伐當中。而那個所謂“回應一切”的采訪,則像是錯把酒精當水去滅火,結果卻引來更大的輿論沖擊。
這家2014年3月才成立的網絡消費信貸公司,3年就完成了上市,并獲得百億美元估值。
趣店集團開始禁言,無論是被輿論嚇怕了,還是真的進入了三季報前的靜默期。而同行隔岸觀火,亦不敢發聲,只怕禍水東引。幾家擬上市的公司,更是心里打著鼓,小心準備著。
“后面的公司得恨死趣店了,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定價和開盤價。”一位業內人士開玩笑。畢竟在美股市場,趣店帶動先期上市的宜人貸(NYSE:YRD)和信而富(NYSE:XRF)股價均下跌。
接下來,和信貸、拍拍貸將在11月上旬先后登陸美股;融360旗下的簡普科技已于近日在美國證監會(SEC)披露招股書;樂信(分期樂)、挖財、點融等也傳出較為確切的擬上市信息。
今年以來,以網貸為代表的互金公司出海IPO動如潮涌。早些時候,P2P公司信而富登陸紐交所;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登陸港交所。據《財經》記者了解,國內多家互聯網金融公司在籌劃出海上市,不少正在接受券商輔導階段。
2016年以來,互金行業里尤其是網絡信貸類公司業績增長迅速,催生出上市機遇;而對曾大力布局互金的資本來說,也到了要求收獲的時候。
但是,監管的不確定性,亦讓人質疑資本此刻推動上市的意圖。《財經》記者從兩個獨立信源處獲悉,監管或將在明年一季度啟動P2P備案工作,且備案公司數量有限。在這樣的時間節點,互金扎堆出海,是投資人和管理層想在監管加碼前實現“上岸”嗎?
“惹禍”的趣店
IPO公司引發質疑并不奇怪,從來就沒有哪家公司的上市是眾人皆贊的。但也從來沒有哪家公司上市能如趣店這般受到輿論一邊倒地“怒懟”。
最初它引發的爭議,一方面涉及道德,因為它是靠亂象頻出的校園貸起家,又靠著爭議不斷的現金貸快速擴張;一方面涉及商業,因為它的流量入口主要依靠股東螞蟻金服的支付寶。
于是羅敏對自媒體“回應一切”,卻沒想到引來輿論、甚至業內人士的群嘲。羅敏及趣店相關人士旋即閉口。
某P2P公司的高管告訴《財經》記者,其實羅敏說了一些實在的話,但是在態度和措詞上著實讓業內人士都汗顏。
引來群嘲的是這句:“凡是過期不還的,我們這里就是壞賬,我們的壞賬,一律不會催促他們來還錢。電話都不會給他們打。你不還錢,就算了,當作福利送你了。”這很容易就被打臉。一位廣東的大學生告訴《財經》記者,他逾期四天的時候,催收電話就打到父母那里了。
接近趣店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風控團隊會對不同逾期階段的資產采取不同的催收方法,趣店將逾期180天以上的資產定義為壞賬,這屬于催收也催不回來的,羅敏所謂“當作福利”的是指這部分資產。
但《財經》記者了解到,業內有一種做法,是將壞賬資產從借款協議開始就直接全部抹掉,當作這筆借款沒發生過,“當作捐了”。因為現金貸的折合年化收益普遍能達到300%以上,收益完全足以覆蓋這類壞賬損失。而抹掉資產交易,還能夠達到美化不良率的目的。
而趣店M1+不良率僅有0.5%,也引發一定質疑。“現金貸的不良怎么可能這么低!”有業內人士直言,許多現金貸的不良率都在10%以上。
某P2P公司首席風控官告訴記者,業內一般都會接入芝麻信用,把芝麻信用作為篩選標準之一,但是各家的風控和不良率卻表現不一。按照羅敏的介紹,在滿足芝麻信用分的門檻要求之上申請借款的,他們的批貸率是30%。
趣店擴張的另一個抓手是“助貸”。據招股書,它現在通過兩家網絡小貸公司放貸,資金方面48.1%來自銀行、消費金融、信托等機構,44.6%來自自有資金,2017年4月起不再對接P2P。但有消息稱“助貸”模式曾引起監管和銀行的關注,風險定價和風控責任主體存在爭議。事實上,趣店早期曾接入P2P,包括其聯合創始人鄧巍所成立的金蛋理財。
即便是在發展迅速的互金行業,趣店作風也偏“激進”。一位從學生起就給趣分期做校園代理、后來成為管培生的前員工介紹,趣分期早期靠打線下推廣營銷戰,占領了較大的學生市場,從數碼3C到閃電白條等類信用卡產品,可以說改變了學生的消費模式,而為了保證學生的還款,也有五花八門的野蠻催收手段。讓這位前員工一直憤憤的是,線下團隊為趣分期積累了大量客戶,當將線下市場挖掘差不多、又接入支付寶這一線上獲客入口時,羅敏立刻就解散了線下團隊。
許多業內人士也不認同趣店,因為趣店增長所依靠的校園貸、現金貸都是有爭議的業務。也有很多人直言,趣店就是背靠了螞蟻金服這個“好爸爸”。
支付寶和芝麻信用對趣店的獲客與風控至關重要。據趣店前員工,趣店在宣傳地推中,也常將自己與螞蟻金服捆綁。
一位業內高管說,趣店的成功上市,會給圈子帶來浮躁,給走得保守的企業帶來資本和盈收的壓力。但亦有投資者認為,談不上浮躁,因為現在國內創新企業成長速度越來越快,趣店是這個環境下“快公司”的一個代表而已。
“前期發展階段是摸著石頭過河,每一家公司都有不同的成長軌跡,趣店只是一種故事。”創東方投資總監康文勝說。
“現金貸”帶來上市契機
緊隨趣店,和信貸、拍拍貸將于11月上旬先后登陸紐交所。樂信(分期樂)、挖財、點融等也傳出較為確切的擬上市信息。可以預見的是,以網貸為主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或將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呈現集中上市的潮流。
康文勝表示,近期IPO窗口的出現,和以網絡信貸類為代表的公司開始出現規模化利潤有很大關系,這給了互金公司足夠的上市業績支撐。
多位互金的投資和經營來自人士都表示,所謂“規模化利潤”靠的就是現金貸。現金貸是消費金融領域的一類產品,主要指無場景、期限短、金額小、沒有明確用途的信用貸款產品。由于不限制用途、放款迅速,現金貸在2016年瘋狂擴張。
從趣店、和信貸和拍拍貸三家招股書所披露的財報可以看到,2016年下半年以來,這三家公司的營收和利潤都大增,一舉擺脫了此前一直凈虧損的狀態。而2017年上半年的營收和凈利潤,已經超越2016年全年的水平。即便融360仍處于虧損的狀態,但是其營業收入卻大幅增長,且虧損減少,這依賴的也是信貸中介業務。
截至2017年6月30日,趣店、和信貸、拍拍貸的凈利潤分別是9.73億元、0.59億元、10.49億元。對比美國本土的互金上市公司Lending Club等仍處于連續凈虧損的財報,趣店等的財報實在是亮眼。也難怪趣店上市首日,開盤就迅速拉至34.3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43.13%,市值達到113億美元。
“許多以前做導流、征信等信貸服務的,都開始做現金貸了,因為他們發現他們遠沒有客戶賺錢。”一位投資人說。
但是兩年內現金貸迅速暴露出不少問題,進而被輿論喊打。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利率”的問題,即當短期貸款利率折合成年化利率時,利率水平很高,200%、300%的產品很多。
現金貸的利率問題引起一些監管的關注。深圳、上海等地金融辦按照最高法對“高利貸”的界定,明確要求網絡借貸的利率水平不得高于36%。
最高法對于民間借貸,有24%、36%兩道紅線。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指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有權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則超過部分的利息應當被認定無效。
三家公司都強調貸款產品的年化利率不超過36%。在招股書中,拍拍貸宣稱,其有部分產品的年化可能超過24%、但絕對沒有超過36%的。同時,拍拍貸表示,“我們不認為我們的商業運作違反了這一規定,即使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從借款人收取的利率和交易費用率合計超過36%”。
但是現金貸利率的爭議仍然在。業內一種規避做法,就是在收費名目上做文章。通行做法是“砍頭息+利率+服務費”,這樣在利率指標合規的情況下,實際利率其實遠高于36%。
亦有人認可現金貸的存在價值,認為這是“普惠金融”的表現;而且現金貸的利率36%的定價紅線不甚合理,因為現金貸的對象無抵押、無征信,而且短期信貸對流動性的要求高,因此合理的風險定價水平要高于一般民間借貸,否則不足以覆蓋風險成本。
積木拼圖集團CEO董駿說:“無論是現金貸還是其他次級貸,在中國都還沒有經歷過經濟周期,所以我們對它的風險定價并不自信。”但現在市場的流動性足夠好,所以還沒有暴露危機。
“現在靠現金貸盈利的公司很多,但持續性怎么樣卻不好說。”麻袋理財運營總監夏灝認為,做金融比的是長跑能力而不是爆發力。
由于爭議多,監管很可能對現金貸加碼。而對于現金貸模式的發展空間,業內亦有分歧。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許多早期的現金貸玩家在考慮退出市場,因為在監管落定前“油被榨得差不多了”。但亦有投資者認為,從需求上來說,現金貸業務距離天花板還有很遠。
資本市場潮起潮落
“這輪上市潮,資本的推動因素比較大!”多位業內人士表示。
趣店、拍拍貸等公司都經歷過多輪融資,背后不乏資本的身影。對于創投資本來說,也到了尋求“上岸”的時候。在趣店上市首日,股東昆侖萬維(300418,SZ)就表示減持3%的股份,或將套現3.45億元人民幣。
而《財經》記者通過對業內多家目前無上市打算的互金公司了解發現,這些公司多是由于背后股權相對簡單,而承受的資本壓力較小。
“積木背后雖然有多家投資機構,但是多是看重長期的戰略投資方。”積木拼圖CEO董駿說。
10月23日,積木拼圖旗下的積木控股以2.93億港元收購港股上市公司永峻國際(08187.HK)73%的股份,業內猜測積木此舉或是為了借殼登陸港股。但董駿向記者否認了這一說法。
“不排除未來的業務重組,但是目前積木沒有上市的打算。”董駿表示。
業內通常將2013年作為互聯網金融的元年。這一年,伴隨著“雙創”的時代背景,無論是資本還是創業者,都將互聯網金融視作風口。紅杉資本、IDG、源碼、華創、順為等不少PE機構都有多方面積極布局。
康文勝所在的創東方亦投資了慧擇保險、白騎士大數據等。康文勝介紹,在網貸方面,前期投資者關注互聯網金融周邊服務市場,如流量、資訊、數據和風控服務等基礎服務;后面逐漸關注資產端創新企業,如做助貸、消費信貸等。
但是到了2016年,隨著一行三會等監管機構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逐漸加碼,資本對互金的熱情退潮。據不完全統計,P2P網貸行業的融資筆數和融資額度都開始下降。
許多互金公司上市的想法,在2015年就有。A股自然是首要考慮目標,因為A股的估值水平很高;但是目前監管形式下,實行審批制的A股,并沒有對互金公司打開上市窗口。2015年時,以螞蟻金服、陸金所、京東為代表的國內互金公司對戰略新興板磨拳擦掌,甚至有企業如趣店拆除已構建的海外VIE擬回國上市。但是2016年3月,戰略新興板卻突然被叫停。于是再次選擇出海。
相對而言,美股市場實行注冊制,上市的成功率和效率較高。紐交所只要求公司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的盈利額達到稅前450萬美元,或者是最近三個財政年度的盈利總數達到稅前650萬美元;且只要求5000個股東、公眾持股不得低于1億美元或者是公司首次公開發行量不低于6000萬美元。于是成為業績增長的中國互金公司的首選。
“每一個行業的興起和上市,都有一個時間窗口。錯過了,瞬間可能就是永恒。”某創投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
該人士分析,現在正處美股牛市,且美股互聯網金融上市公司也不多,而中國互金企業的業績和盈利則處于快速上升期,上市后股價的預期走勢會比較好。
“已經上市的公司有資金優勢,會對沒有上市的進行碾壓式打擊。比如京東、阿里上市后,中國電商再無出現上市公司的可能,后來的都是流血上市。”在前述人士看來,若是中國互金龍頭螞蟻金服、微眾銀行等上市了,中國眾多互金公司也將失去窗口機會。
一位投行人士說,在海外資本市場高度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下,中國金融企業會受到兩方面的巨大壓力,一是信息披露失真帶來的監管性風險,第二是因為經營狀況下降所帶來的市場風險——做空機制。
“成熟資本市場看重企業基本面,只有經營情況一路向上,企業才能實現增值。”前述投行人士表示。
但是中國互金公司在海外能走多遠?趣店招股書上多達50項的風險提示,讓人對于這輪以網貸為代表的中國互金企業的前景充滿擔憂。
而監管的不確定性其實是最大的風險。目前擬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所依賴的“現金貸”、“助貸”等模式都面臨著一定爭議,會否有相關監管政策落地,仍未可知。此外,《財經》記者從兩個獨立信源處獲悉,監管或將在明年一季度啟動P2P備案工作,且備案公司數量有限。如果P2P平臺無經營資質,那么對于許多擬上市公司都會有影響。
【來源:金融之家】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