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我是被動的創投
2017年6月30日下午6點,深圳大梅沙灣的海灘已經退潮,潮水輕輕拍打過巖石,漸行漸遠。那一天,66歲的王石,在4個小時的股東大會上,全程挺直脊背,正式向公眾謝幕。人們唏噓,萬科的一個時代終結了。
王石的背后有許多光環,也有很多爭議。
他用三十年的時間把一家貿易公司變成了一個千億市值的房地產公司;他把職業經理人制度引入房地產行業;為怎樣在陽光下規范運營一家房地產公司提供了標桿。但是,在為時兩年的寶萬之爭中,他也備受指責:作為公眾人物,對外發言既自大又驕傲。
但直到現在,大家都很好奇,這個精力出名旺盛的人,卸任萬科董事長之后會干些什么。“我還沒有想好。”雖然王石這么對外回復,但事實是,這位熱愛登山等極限運動的企業家卻有了更多的時間來討論環保,做公益,與青年人對話。
11月4日,陽光未來藝術教育基金會在京舉行“We are the children”慈善晚宴,王石作為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出席。“我覺得美術、音樂等藝術教育,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最重要的修養,我們也應該更多地呼吁孩子們的藝術教育,尤其是打工子弟等群體。”他在會上說。
11月9日,王石又出現在德國波恩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次締約方大會上,他在聯合國機構辦公室座談近3小時,從環境聊到學生們的學業,不斷向青年人拋去問題,激發他們對自己進行開拓與反思。
2008年,王石成立了萬科公益基金會,在兒童教育、健康、緊急救援、社區發展、垃圾分類和環境保護等方面,與中國50多個公益組織進行合作。
王石被公益事業所吸引,最早源于與阿拉善的一次邂逅。
2004年,王石接到北京首創集團總經理劉曉光的邀請,參與創辦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每年捐贈10萬元,連續捐贈10年。后來王石擔任過這個協會的第二任會長,協會每年籌集千萬的資金,用在內蒙古阿拉善地區治理持續惡化的沙漠化。
其實早在這之前王石就曾做過慈善捐贈。1999年,在他辭去萬科總經理,離開經營管理一線時,做了兩項公益,一是和自己的愛好有關,同中國登山協會合作,資助登山的推廣工作;二是資助西藏盲童學校,王石稱這些為樸素的慈善。
但是,在偶然加入阿拉善SEE生態協會之后,王石后來卻成了中國企業家做公益的典型代表。2010年年初,王石應李連杰的邀請,在北京見面商談壹基金轉型發展的問題。他先是出任壹基金“公募基金”籌備組組長,一年后,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正式成立,王石又出任執行理事長。為了壹基金的發展,王石把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秘書長楊鵬聘請過來,出任首任秘書長。此后,王石又參與發起深圳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并出任聯席理事長。
王石從不避諱他對“名”的看重,這也是喜歡王石的人崇拜的精神力量。為了名而放棄利,更為了名而修身自持。為摩托羅拉手機、中國移動“全球通”、Jeep的新大切諾基到克萊斯勒等做的代言,王石將所有代言費都捐給了公益事業。2016年萬科公益基金會實際公益支出近億元。
“社會把我評價為公益先鋒,但我不是,我是被動的。”在此前接受媒體的采訪中,王石這樣說,只有個人行為,如登山、飛滑翔傘、探險,完全是主動的;而為社會組織動員力量,則一直是被動的。
王石也同樣這么云淡風輕地談起當年為什么放棄了自己和高管團隊能夠獲得10%的萬科股權。在王石所著的《道路與夢想》一書中,王石解釋放棄萬科股權的三點緣由中有兩點為“名”:社會價值取向,名利不可兼得;討厭暴發戶形象。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企業家雜志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