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爆雷,過度監管正在扼殺印度金融科技企業

    新金融
    2018
    12/20
    10:13
    王倩
    分享
    評論

    在今年11月出席新加坡金融科技節時,印度總理莫迪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金融科技和工業4.0正在印度興起。”

    然而,印度一家初創支付公司的創始人卻表示,印度還處于過度監管和合規要求的時期,開展金融科技業務還為時過早。在印度引以為豪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中,一股敢怒而不敢言的怨念開始發酵。印度政府滿懷期待的世界一流行業,似乎在動輒得咎的監管迷宮中走失了方向。

    印度金融科技初創公司使用Aadhaar數據庫對新用戶進行數字身份驗證。Aadhaar是一個基于12位數碼識別的生物學數據庫,包括虹膜和指紋掃描等生物識別數據。在KYC(Know Your Customer, 即政府認可的身份證明、地址證明等)平臺驗證銀行系統不顯示的無銀行賬戶和無法獲得銀行賬戶的客戶身份時,Aadhaar數據庫非常有用。但是,2018年9月,印度最高法院宣布禁止私人公司獲取Aadhaar數據,這對依靠Aadhaar提供貸款、共同基金或保險的金融科技公司影響巨大。

    11月29日,最高法院又取消了基于Aadhaar數據庫的KYC政策,印度金融科技公司不得不倉促應對混亂局面。現在,對于支付、錢包、非銀行金融公司( NBFC )、共同基金、保險等不同領域的十幾家金融科技公司來說,遵守法規成了“最大”的痛苦。

    如果一家公司將經營內容控制在金融科技的科技領域,那么除了遵守公司法和信息技術法案之外,就沒有什么好擔心的。但只要進入支付、錢包、貸款、共同基金、保險等任何需要許可證的領域,噩夢就開始了。

    在科技行業,監管者一般而言要跟上快速發展的初創企業。但是在金融科技行業,印度政府試圖將自己變成行業發展的部分動力來源。一位要求匿名的網絡保險公司首席執行官說,“如果你問什么讓我夜不能寐?答案既不是競爭,也非客戶,而是合規。”

    千條線和一根針

    員工背景調查公司IDFY的聯合創始人Wriju Ray表示,金融科技監管分為三大類:KYC(對賬戶持有人的強化審查);AML(反洗錢);數據本地化、信息安全等。這涉及到不同司法管轄區的各種機構。

    貸款公司是唯一免于同多個機構打交道的公司,它們的互動對象主要為印度儲備銀行(RBI)。但對于其他支付公司,特別是POS和錢包類玩家來說,合規工作足以讓人筋疲力盡。

    甚至連在線借貸平臺也對RBI“層出不窮”的指導方針表示不滿。一家非銀行金融公司(NBFC)的創始人說,“RBI每天都想出諸多規則。它會突然說,‘現在有了新規定,如果超過了規定額度,就必須有一名獨立董事’。好,你開始尋找獨立董事。正當此時,它又說,‘為了遵守IT法案,必須進行強制審計’。而且它仍在繼續。”

    一家NBFC的創始人補充道,“印度儲備銀行不能化身為法官和陪審團,突然間對公司的金融信息部門說,‘你們必須任命一名合規官,否則將吊銷執照’。此外,還有數據隱私和存儲指導意見。在進行單一交易之前,我們必須從四、五個監管維度來仔細核對。”

    金融科技公司銷售對的產品種類繁多,包括共同基金、貸款和保險,需要滿足多家監管機構的要求。假設一家受RBI監管的NBFC公司要從替代性投資基金獲得資金,就還有義務向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作出某些聲明。

    害怕爆雷,過度監管正在扼殺印度金融科技企業

    當然,所有金融科技公司都遵守一些共同要求,如商品和服務稅( GST )、所得稅和勞動法。但大多數人認為,最具挑戰性的限制是公司事務部( MCA )下屬公司注冊處( RoC )的備案規范。貸款咨詢公司LoanTap首席執行官Satyam Kumar說:“在接受投資時,考慮到MCA,合規負擔就開始沉重起來。”

    外國投資更讓人頭疼不堪。在線借貸平臺Grex首席執行官Manish Kumar表示,除了RoC文件外,公司還需要處理“字母湯”(一系列以字母命名的合規文件): FC-GPR表格、FIRC(《外國匯入匯款憑證 Foreign Inward Remittance Certificate》)和第三方合并文件。

    “初創公司要提交季度數據、董事會會議等等。總而言之像是在經營一家國有公司,”P2P網貸初創公司Faircent的創始人Rajat Gandhi認為。

    互聯網保險平臺Coverfox的首席執行官Premanshu Singh稱,過去幾年,尤其是隨著GST的出現,金融科技領域的合規門檻有所提高。他這個月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與GST相關的大量文件資料上。

    當然印度政府也在與時俱進,據稱政府正著手建立新的監管機構——替代市場委員會,用來監管非公有市場。該委員會一旦建立,資金募集活動將不受SEBI、MCA和RBI現有規范的約束。

    資金成本、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

    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分享了一個故事:“我們規模很小時就是行業的重點監管對象。當成員擴大到10人時,有25 %的員工都致力于合規工作。當時的合規經理對公司不滿,他威脅我說,會破壞公司和監管機構的關系。無可奈何,我付了他三個月工資。這就是現實。”

    一些公司表示,他們啟動時必須積累所需的知識,以應對所有的文件、材料工作。很多時候必須讓顧問,甚至監管機構的前雇員加入進來。

    所有這些公司都有一支法務和合規團隊,專門負責追蹤不斷變化的監管細則。例如,移動支付公司MobiKwik有10名顧問和3名全職員工的法律團隊,而其供應商和客戶合規團隊有40多人。線上保險銷售平臺Policybazaar雇傭了20多人來負責合規,線上股票經紀公司Zerodha的法務和合規團隊有近25人。LoanTap的40名員工中,4名員工負責法務和合規工作。擁有100名成員的公司Faircent有6名法務和合規員工。每個公司還與外部專業的法務和合規人員合作,這些支出都不菲。

    “每次認證需要幾十萬到百萬。有些是一次性的,但大多數是周期性的。”當被問及法務和合規成本是否會耗費公司籌集的資金時,印度MPOS供應商Ezetap的聯合創始人Bhakta Keshavachar回答說:“會,而且不便宜。”

    Coverfox的Singh補充道,企業籌集資金的成本,每次都在500萬盧比至1000萬盧比之間。

    一家P2P借貸公司的創始人表示,令人困擾的并不是大監管,而是在運營層面如何實施不同的政策和監管。

    “除了資金成本,CEO還需要花大量時間。而且,如果有一件事出錯,都會讓人沮喪無比,尤其是獲得外國直接投資。錢已經到了印度,需要銀行來做賬戶持有人審查,但我在到處跑,”一家古爾岡的貸款公司的創始人說。

    個人貸款應用CASHe的創始人V Raman Kumar說,“實際的KYC,也算入了合規成本。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KYC標準完全相同。就貸款而言,我們像任何銀行一樣運作。”

    此外,FlexLoans的聯合創始人Manish Lunia解釋說,貸款是以成本而非合規為導向的業務。“回顧過去的六個月,就可以看到KYC流程變化帶來的影響。Aadhaar實名制可以讓成本降低3-4%,在小額貸款甚至可以降低10%。但Aadhaar禁令后,KYC合規成本急劇上升。”

    害怕爆雷,過度監管正在扼殺印度金融科技企業

    有時,合規壓力會迫使公司做出不確定性的商業決策。

    如果企業規模很小,而賬戶持有人身份審查、盡職調查、報告認證等合規成本無法稀釋,那么相較于成本而言,獲利和增長的機會很低。別無選擇之下,只能多元化經營。但這又導致與更多的監管者打交道,并增加合規要求和成本。

    印度支付委員會主席Naveen Surya表示:“由于監管者之間缺乏協同效應,合規負擔隨著你進入不同的領域而增加。”。

    提供貸款、共同基金和保險的ET Money的創始人Mukesh Kallar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合規的更改速度。在數字世界中,工作流程必須聯網且運作正常。如果突然出現一項新規定,就會迫使一部分工作流程發生變化,那么一切都必須重新調整。這增加了機會成本,阻礙了創新能力。

    經濟數字化 ,規則很古老

    一些企業家認為,印度比其他市場更好。例如Zerodha創始人Nithin Kamath說道,“雖然機會更少,但這里的成本負擔要小得多。”

    印度版“拉卡拉”mSwip的創始人Manish Patel說,指責RBI或任何其他監管機構都是錯誤的。“RBI是世界上最具前瞻性的監管機構之一。它考慮的是整個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風險。”

    Compliance Pillar的主要業務是,就合規性監管和治理框架向住房金融公司和NBFC提供咨詢服務。其創始人Hem Raj Hyanki認為,合規概念在印度仍處于發展階段,至少非銀行實體或準金融中介機構期待簡捷的合規。

    印度大多數的合規、認證和許可證仍需提交書面紙質材料。金融科技公司認為經濟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是法規的執行方式依然古老。

    MobiKwik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ipin Preet Singh表示,“監管機構是開放的,但我認為金融科技行業需要向他們施加更大的壓力,使其更加開放,從科技高速發展的角度來看待事物,這正是他們所經常忽略的。”

    “監管機構可以進行在線審計,而非每個月或每個季度都來說‘打開你的賬簿’。”CASHe的Kumar建議:“對我們來說,給監管機構開放一個在線審核材料的窗口很容易,他們甚至可以每天查看。”Flexiloan的Lunia補充道,在多種技術的支持下,安全合規可以很迅速地完成。

    RBI和政府正在加速數字化,GST就是一個很好的先例。“如果與新加坡、中國、英國、美國等國家進行比較,印度在合規管理方面可以做更多事情,”P2P貸款平臺LenDenClub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Bhavin Patel表示。

    金融科技公司還表示,他們需要更加透明和支持性的系統來執行并促進發展。為此,需要建立一個沙箱環境,以及讓權限更加通暢的中央機構。大多數初創公司都是小團隊,他們希望雇傭更多的業務和技術人員,而非合規人員。

    一家受SEBI監管的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說,“不能坐等監管到位的創新。如果你去SEBI,它會斷然拒絕,企業最終被迫走入灰色地帶。SEBI對于任何問題都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來答復。金融科技生態系統中的每個人都懼怕監管者,因此除非收到要求,企業一般不會接近監管者。”

    大多數公司都希望將金融科技的監管與傳統金融服務的監管分離。

    一家支付公司的創始人認為RBI不夠前沿,沒有給出一種替代Aadhaar數據庫的持有人身份審查方案。他反問,這是讓許多類似的公司坐以待斃嗎?

    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監管機構主動將所有金融科技實體集中起來。FlexLibers的Lunia說,“RBI在最近的一份通知中尋求金融科技公司創始人的反饋,包括雇傭多少人、涉及領域、是否有融資等。他們可能正在嘗試。”

    但問題是,考慮到這個行業的發展速度與前景,僅僅“嘗試”還遠遠不夠。

    【來源:志象網            作者:王倩

    THE END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擊這里 尋求合作
    印度 金融科技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砍柴網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熱點

    相關推薦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制服国产精品一区| 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免费视频 |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VR| 日韩十八禁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bt7086福利一区国产|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果冻传媒一区二区天美传媒|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视频a|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日本一区高清视频|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麻豆一区二区免费播放网站|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三上|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