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韓國宣布成為全球首個實現5G商用化的國家以來,使用5G服務的用戶抱怨不斷,稱感受不到5G網速與LTE網速的差別、電池消耗量高。這顯示出韓國在準備5G基站上并不充分的缺點。
當地時間2019年4月3日23時,韓國SK電信和KT同時宣布開通5G手機網絡服務,成為全球首個5G商用化國家。美國威瑞森電信(Verizon)隨后也宣布開通5G服務。
韓國《亞洲日報》4月8日曾報道,對SK電信威瑞森電信的5G網絡進行測試,得出的結果令人失望。接受測評的5G信號難找、速度不穩,顯然有關部門并未做好迎接5G時代的充足準備。而在美國芝加哥,5G的連接速度并未如宣傳那樣快,偶爾還是會下降到4G的速度,消費者對此回應稱“與之前沒什么差別”。
韓國《亞洲日報》5月3日報道稱,在韓國5G商用化正式推行一個月后,加入5G的用戶已達26萬人。同時,與5G相關的新產品和新服務也接連登場。然而由于過于追求“5G商用化世界第一”的稱號,韓國5G基站準備并不充分,用戶對此抱怨不斷。
報道指出,由于5G覆蓋范圍有限,用戶可以使用5G的地區極少。即使連接上5G網絡,不少用戶也表示感受不到5G網速與LTE(4G)網速的差別。 同時有用戶反映,手機在轉換為LTE網絡時會受5G影響,導致網絡連接不上或網速變慢。并且5G與LTE反復轉換,會導致5G手機的電池消耗量遠遠高于LTE手機。 面對5G出現的種種問題,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與三大通訊公司、終端設備公司及制造商共同成立了“5G服務檢查民官聯合特別工作小組”,以研究與5G服務相關的各項問題和解決方案。
From:多維新聞網
原文鏈接:http://news.dwnews.com/global/news/2019-05-05/6013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