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VR
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肆虐全球的病毒令眾多的線下產業遭遇到了巨大的市場沖擊,但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產業由于用戶關注度和疫情期間上網流量激增的隱私,迎來了一波新的增長機遇,近日發布的《2020 年中國知識付費行業運行發展及用戶行為調研分析報告》顯示,2020 年知識付費行業規模將突破 392 億元。2021 年這一數字更是會躍升至 675 億元。
在行業前景一片大好的利益驅使下,眾多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以求分得一杯羹。近日,阿里巴巴旗下智能搜索 App 夸克宣布推出知識視頻產品 “夸克 Z 視頻”,為下一代搜索建立知識視頻內容生態。除阿里外,騰訊、百度、抖音、B 站等巨頭也紛紛加碼知識付費,各個平臺的知識付費方式和渠道可能不一,但無一例外落到實處都是用戶為知識買單。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場除了看中其經濟效益,同時很大程度也是因為知識向內容與娛樂類內容存在差異,提供高頻高質量的知識內容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平臺的用戶粘性,為平臺的日活流量打下基礎。

但大江滾滾必然泥沙俱下,任何一個新興產業從成型到完善都必將面對初期規范制度不完善,監管難的問題。因此監管部門也當盡快完善相關條例,給以用戶更好的體驗,平臺要暢通舉報渠道,用戶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下架相關產品。
除此之外,知識付費行業還普遍面臨著變現難的問題。以知乎為例,作為國內最大的知識分享平臺,近幾年也在嘗試著多種變現方式,例如上線直播功能、啟動電商營銷、試水短視頻業務等,然而從商業化進展來看并不顯著。
某平臺內部員工也坦言:“正因為沒有學習參考對象,如何在摸索中發展成為知乎當前最大的難題,我們也在進行多種嘗試。”。而據所了解到的一些用戶群體反應稱"內容本身和內容質量”才是他們所關注的最大內容。如何把控內容質量,同時平衡好社區文化與商業化變現之間的關系,是平臺們的當務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