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VR
近日有分析稱,游戲行業中以白人男性為中心的人力結構才是在國外鬧的沸沸揚揚的游戲開發公司內部種族、性別歧視問題的根源。
近來,海外游戲公司頻發針對男性職員的性暴力舉報事件。游戲行業的Me Too運動始于推出爆火游戲“刺客信條”的著名游戲公司育碧蒙特利爾,公司中多個著名游戲開發人員、甚至公司副社長馬克西姆·貝蘭德等男職員均因性暴力事件而被辭退。

據彭博社報道,育碧蒙特利爾的性別歧視和性騷擾是家常便飯,1萬8千多名職員中女性僅占25%。業內人士表示,持續的性別歧視原因在于公司人力結構以白人男性為中心。根據國際游戲開發者協會(IGDA)2019年的報告書,81%的游戲開發者為白人。亞洲人僅為10%,拉丁人7%,黑人僅占2%。游戲開發者的性別比例也是男性71%,女性24%,其他5%,不均衡現象十分嚴重。有39%的游戲公司沒有平等雇傭政策,36%的游戲公司甚至沒有禁止性騷擾的政策。而這種不均衡的性別、人種結構也對游戲開發產生了影響。
此外,育碧蒙特利爾還被爆出,性加害者聲稱“以女性為主人公的游戲賣不出去”的新聞,存在對游戲開發灌輸性別歧視的爭議。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威廉姆斯對2009年美國150種人氣游戲進行了調查,發現游戲中80.5%的角色是白人,非白人角色僅占20%。黑人占10.74%,西班牙人占2.71%,混血占1.39%,北美原住民占0.09%,亞洲和太平洋島民占5.06%。而在研究當時,美國國內實際人口比率是,白人占75.1%、黑人占12.3%、西班牙人占12.5%、混血占2.4%、北美原住民占0.9%、亞洲太平洋島民占4%。也就是說,在游戲中白人多于實際,非白人明顯少于實際。

相關人士指出:“目前,守望先鋒等全球游戲企業大多數接受正確的文化,在游戲中反映多種人種和性認同感。但除了主人公以外,以有色人登場的大部分游戲依然沒有擺脫暴力的黑人、擅長武術或黑客的東方人等等不同對人種的偏見和固定觀念。“
新浪VR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