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看商業,看到的完全不同

    創投圈
    2024
    11/13
    21:56
    分享
    評論

     

    商業地產的世界里,往往最吸引人關注的,不是那些被一致稱贊的明星項目,反而是那些爭議不斷的小項目。

    對于一款商業產品、一個商圈改造、一個新商場,每個人的立場和需求不同,評價自然不盡相同:投資人關心收益與成長,策劃人看重品牌與定位,媒體人聚焦熱點與傳播,而設計師則著眼于空間和體驗。大家帶著不同的身份、地域視角以及個人需求出發,形成對項目各式各樣的解讀。

    不同人帶著各自的視角和經驗往往會得出截然不同的判斷,這種多元化的聲音為商業項目帶來了話題度和流量,同時也為項目不斷改進、吸收市場反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但是,一個項目的 " 好 " 與 " 壞 " 從來沒有唯一的答案,信息越是紛繁復雜,獨立思考就越是稀缺。我見過不少商業人在諸多商業評論中迷失,成為思想上的孤島。在信息擁擠的時代,我們到底該如何面對越來越多元的商業評論?

    一、良莠不齊的商業評論

    如果你關注商業地產新聞,不難發現,那些被熱烈討論的項目往往褒貶不一。

    例如深圳的超級文和友,最初被視作 " 場景體驗標桿 ",引得無數商家效仿,但不久后,它卻因運營難題而陷入冷清,成了經營邏輯有 bug 的項目。從曾經的熱捧,到如今被集體落井下石,這樣的評論反轉在商業地產領域并不少見。

    再比如上海的 HAI550 項目,外界評論也是兩極分化:有人認為它代表著 " 可持續商業 " 的未來,也有人認為它不接地氣,空間、體驗、運營都難以維持。在傳統商業邏輯中,項目好壞還可以用營業額來自證,但越來越多像 HAI550 這樣的項目,它們似乎并不需要營業額來證明自己,而是有著更大的戰略布局。

    面對這些 " 另類 " 項目,外界的評論自然是 " 盲人摸象 ",不同人各自解讀,卻未必能真正看清全貌。

    面對繁雜的商業評論生態,很多公司還形成了 " 公眾號管理 " 文化,領導看到某篇文章,轉發到公司群,要求大家集體學習。這些文章很多是在潤色包裝后的產物,邏輯和深度未必經得起推敲,卻被廣泛傳播,久而久之,這種流于表面的評論成為大家認識商業的主要渠道,影響了很多人的判斷。

    二、商業軟文,包裝華麗的 " 皇帝新衣 "

    商業地產中的許多聲音,其實是預設立場的 " 軟文視角 "。為了讓項目在外界看來更 " 前沿 ",在 B 端媒體做投放幾乎成了每個項目的標配。

    在軟文中,市場團隊一般會解構自身的經營理念,然后通過第三方口吻講述,比如項目是如何創新、如何顛覆的等等,以此試圖讓行業相信它的運營理念有多么先進。

    這類視角的特點是通常聚焦項目的優勢,渲染項目如何符合當下的消費趨勢、具備未來競爭力,從而影響潛在租戶、投資人和消費者的觀感。但最吊詭的是,項目經營理念還并未被印證,也就是說,空口無憑,這時卻把經營理念拿出來宣傳,這不是自相矛盾么。

    大多數情況下,宣傳里的 " 創新 " 往往只是傳播噱頭,甚至其向上管理和邀功的成分要更大。對于這樣的自帶濾鏡的內容,是最需要警醒的。

    三、獨立商業評論,市場上最犀利的聲音

    相比 " 包裝式軟文 ",商業評論家和行業專家往往會有更加獨立、理性的聲音。他們的評論通常以技術和經驗為依據,關注的是項目的核心結構和運營基礎。

    比如,許多設計公司及設計師也在下場做自媒體,這是一個有 " 門檻 " 的工種,看起來是有標準答案的,所以許多觀點會更理性、更解構。這些評論家從建筑設計、空間美學出發提出見解,會講到具體的材料、造型、施工工藝,他們會評論設計是否規范,動線布局是否合理 …… 他們會通過客觀的思考指出項目的亮點或不足,甚至會直接剖析項目的潛在風險。

    這樣的分析往往更具有技術含量,也能為行業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并不是為了 " 賣貨 ",而是希望對行業和市場有一個真實反饋。

    四、商業愛好者,碎片化的主觀體驗

    相比之下,商業愛好者的聲音更直接、碎片化,也更具個人色彩。作為直接的體驗者,他們的視角幾乎是純主觀的,在他們眼中,商業項目的體驗感比任何運營理念、空間設計都來得重要:一個購物中心是否便利、餐飲是否豐富、裝飾是否有趣、商場的氛圍是否舒適,都會成為評價一個項目的標準。

    這種用戶視角的評價,往往呈現出極強的 " 情緒化 " 特點。用戶對一個項目的好惡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們的個人經歷,有時一個不錯的設計可能因為一次糟糕體驗而被打差評,甚至可能因為服務員一句不友好的話而影響對整個商場的印象。

    在所有內容生態里,"diss" 最能博流量,所以我們能看到許多不專業的惡意評價。去年深圳某 " 非標項目 " 面世時,網上充斥著對其的看衰與惡評,如今一年過去,這個項目越做越好,用實際表現證明了自己。

    個體端的評論既碎片化又任性,很難形成統一共識,若非消費投訴一類,大可不予理會。

    五、多重視角下,回歸獨立思考

    不同環境、背景、經驗、專業、水平的人,眼中的商業均各不一樣,但是大家的聲音都平等的出現在公眾視野,最終被流量堆得越高的聲音,往往似乎會等同于專業。

    這并不有趣,甚至給很多商業從業人員帶來了困擾,在我們有限的商業案例里,至少有五六個業主提出要打造天目里,還有三四個說要做鴻壽坊,還有更奇葩的說要做鴻壽坊加天目里。他們被項目所吸引,同時又認為讀了幾篇 " 螺螄殼里做道場 " 的軟文就能從文字里獲得真經。作為乙方,我們不得不微笑地去聽業主高談闊論和遠大抱負。

    當聲音越多,我們越要保持理性,從繁雜的信息里抽絲剝繭,看到文字背后的東西,而不是一味被情緒所引導。

    商業地產的復雜性在于,它始終游走在多重視角之中。要想真正了解一個項目,就一定不能只靠看文章,還要多看看項目背后的投資視角、經營視角,跟操盤手和投資人聊聊。如此之后,再看自己有沒有模仿的基因。

    獨立思考,才是商業進步的原動力。

    來源:虎嗅

    THE END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擊這里 尋求合作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砍柴網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熱點

    相關推薦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潮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爆乳|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 日韩a无吗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臀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日韩免费观看一区|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 无码人妻啪啪一区二区|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麻豆一区二区免费播放网站| 人妻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乱码| 台湾无码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好吊妞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蜜桃传媒视频麻豆第一区| 国产午夜三级一区二区三| 日韩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aaa片一区二区99|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