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無人機賽道再起波瀾。近日,云圣智能完成 D 輪融資,融資額 5 億元。
全球工業無人機市場正迎來黃金時代,2024 年市場規模突破 2600 億元,年增速超 27%。大疆以絕對優勢占據 30% 全球份額,但細分領域正涌現一批 " 隱形冠軍 ":其中就包括云圣智能,以 " 無人機 + 機器人 " 創新方案,在智慧城市、應急消防等賽道快速崛起。
在這場技術與資本的競速中,會否誕生新巨頭?
01
云圣智能成立于 2017 年,核心產品是工業無人機、全自動機場、獵鷹 " 地面巡檢機器人,為電力、油氣、應急救援等提供 " 機、網、云 " 一體化的系統方案。
公司創始人為陳方平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學計算機系。創立云圣智能之初,他的理念之一,是用機器人替代人工,去完成高危、高重復性的工作。
云圣智能所處的行業為:工業無人機應用服務,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預計 2024 年中國工業無人機行業市場規模達到 1497 億元人民幣,較 2023 年的 1134 億元顯著增長,五年復合增長率達 54.70%。
在全球范圍內,2024 年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預計達到 2619 億元人民幣,較 2023 年的 2062 億元增長約 27%,五年復合增長率為 53.51%。
02
當前,工業無人機呈現 " 一超多強 " 的碎片化狀態。
大疆創新憑借全場景滲透能力占據全球工業無人機市場 30% 的份額,其在中國市場的統治力更為顯著,市占率高達 50%。
但細分領域的挑戰者正在快速崛起。比如極飛科技在農業植保細分市場斬獲 28% 的份額,縱橫股份則拿下電力巡檢領域 35% 的訂單量。
而云圣智能則以全自主無人機巡檢系統為核心,在智慧城市、電力新能源、消防應急等場景構建差異化優勢。
應用場景的滲透率差異揭示了市場遠未飽和。
能源巡檢以 32% 的占比成為最大應用場景,其中國電網無人機巡檢里程三年增長 400%,但油氣管道領域因地面機器人替代,導致無人機采用率下降 9 個百分點。
農業植保的滲透率從 2021 年 18% 飆升至 2024 年 39%,極飛 P100Pro 機型單日作業面積突破 2000 畝,這種爆發式增長吸引華為等科技巨頭跨界布局。
而物流配送雖當前僅占 7.9% 份額,但受益于低空經濟政策,2030 年預計將飆升至 26.2%,成為增長最快的賽道。
數據來源:企業公開資料(云圣智能官網、大疆 / 縱橫年報);艾瑞咨詢《2023 中國工業無人機行業報告》;國際能源署(IEA)《電力巡檢技術趨勢》;行業訪談(電力巡檢工程師、無人機系統集成商)
此外,資本層面的馬太效應正在重塑格局。
2024 年工業無人機行業 80% 的研發投入集中在 10 家頭部企業,導致自主飛行專利的 75% 被大疆、極飛等掌控。
這種資源傾斜使得 CR5 企業市占率從 2025 年 58.3% 加速提升至 2030 年 67.5%,中小廠商被迫退守極地科考等長尾市場,后者滲透率雖突破 40% 但規模不足百億。
來源:鉛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