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周前,在美國電商生態市場,剛剛誕生一個超級 IPO。
成立于 2013 年,由一對夫妻 David Wright 和 Melanie Alder 創辦的電商服務商 Pattern(中文翻譯柏藤,以下簡稱 Pattern)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Pattern 在 IPO 中以 14 美元的價格發售,上市首日,股價收盤報 15.63 美元,漲幅超 11%,市值 27.5 億美元(人民幣近 200 億元)。

根據招股書,Pattern 的收入來源多元,包括經銷差價、服務傭金、SaaS 訂閱費以及定制化咨詢服務等,業務覆蓋全球 60 多個主流電商平臺,包括亞馬遜、沃爾瑪、Target、天貓、京東、抖音 /TikTok 等。
上市前,Pattern 有兩筆融資完成,2020 年 A 輪的 5200 萬美元,是美國電商及消費品行業領域較為大額的 A 輪融資之一。 2021 年完成 2.25 億美元 B 輪融資。
Pattern 的成功有市場紅利因素,但更多是它的技術壁壘和全球化戰略,尤其是 Pattern 在中國的業務很成功。
上市只是個開始,更長遠的挑戰是在上市之后還能繼續維持增長。
夫妻兩人破解電商密碼
與大多亞馬遜大賣一樣,Pattern 也從賣消費品起家,但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轉變了方向,成為一家代運營公司,開始更多去強調技術定位,這跟創始人的背景有關系。
Pattern 在 2013 年成立,起點是美國猶他州,當時的名字還叫 iServe Products(以下簡稱 iServe),創始人是一對夫妻—— David Wright(以下簡稱 David)和 Melanie Alder(以下簡稱 Mel),公司的初期業務是運營一家亞馬遜店鋪,賣一些冰箱貼等消費品。那個時期亞馬遜正在快速增長。
David 是數據和技術背景出身,他對打造一個自有品牌沒有興趣,他在一封公開信中說," 我們也沒有運營一個消費品牌的天賦。" 但他很著迷于獲取海量的消費者行為數據。
公司成立一年后,David 設計并推出了價格控制軟件 TriGuardian,這是公司的第一個技術產品,能綜合市場數據給產品定價,保證競爭力的同時還有利潤可賺。2018 年,iServe 正式更名為 Pattern,并在當年收購了國際電商咨詢公司 Practicology,開始拓展全球業務。
2019 年,公司把定價軟件 TriGuardian 升級并更名為 Predict,并將公司從賣家進一步定義為一體化電商加速器平臺。轉折和突破從這一年開始。
David 和 Mel 意識到,整個數字市場可以被提煉成一個簡單的公式:營收 = 流量 × 轉化 × 價格 × 供應,公式中的每一個杠桿都包含數百個隱藏在數據中的微觀杠桿,這些杠桿都可以通過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被發掘和優化。
" 甚至可以構建一個工具,來幫助其他品牌實現同等甚至更超出預期的成果。"David 說," 大多數品牌在進入電商渠道時,會低估線上增長的復雜性。渠道失控、價格混亂、流量運營困難等問題,在不同國家電商生態中都層出不窮。"
David 和 Mel 開始自主研發 AI 與技術產品——涵蓋每日數千次的價格調整、庫存補貨、優化廣告投放,提升品牌的銷售額和轉化。做這件事被 David 解釋為 " 成破解電商領域的奧秘。"
David 和 Mel 有一種特質,能對一件事投入極致的專注。比如,他們都在游戲《文明 6》上消耗過 5000 多個小時。公司成立的兩年里,David 一邊上班一邊處理創業公司的事情,Mel 是全身心投入,倆人甚至徒手搬過五個托盤的貨。
2020 年,Pattern 完成了由 Ainge Advisory 和 KSV Global 聯合領投的 52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成為美國電商及消費品行業領域較為大額的 A 輪融資之一。2021 年,Pattern 按節奏完成 2.25 億美元 B 輪融資,由 Knox Lane Investments 領投。
這之后的三年,是 Pattern 業務擴展擴張最快的階段,先后收購了兩家 SaaS 公司,并將辦公地擴展至倫敦、迪拜、圣保羅、墨爾本等地,并投資了部分垂直品類的 DTC 品牌,目的是增強對當地消費者的理解。
現在,Pattern 的核心業務可以理解為幫品牌賣產品和運營兩部分,前者是直接采購品牌庫存并進行銷售;后者包括為品牌提供涵蓋運營、渠道、營銷、履約交付等在內的站式跨境電商解決方案,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產品。簡單說,Pattern 就是把賣貨這件事工程化、自動化,再把規模做大。
每一個電商平臺背后都有 Pattern
創業邦根據公開信息了解到,Pattern 在 2017 年進入中國,在廣州設立了中國區運營中心,也是其中國總部。
當年,Pattern 切入了天貓、京東等國內的電商平臺,重點經營食品保健、醫療器械、美妝個護、寵物用品、硬件電子、食品等類目。此后三年,Pattern 中國區業務連續翻倍增長。
抖音和 TikTok 起勢后,Pattern 也把業務鋪到了這兩個平臺。可以理解為,全球的電商平臺,背后都有 Pattern 的團隊,也包括歐洲的 OTTO,東南亞的 Shopee 與 Lazada,韓國的 Coupang 與 Naver 等區域性電商平臺。
" 消費者看到的商品背后可能并不是那個大牌的直營店,而是像 Pattern 這樣的公司在打理庫存、上架、定價和廣告。" 一位電商行業人士分析," 它是品牌在全球電商平臺的‘代理零售商’,這是 Pattern 的核心價值。"
根據招股書,Pattern 的業務覆蓋亞馬遜、沃爾瑪、TikTok、Target、天貓、京東、抖音等全球 60 多個電商平臺,涵蓋健康、美妝、家居、寵物、運動和消費電子等領域,全面布局 " 出海 " 與 " 入海 " 雙向市場。截至今年 6 月,Pattern 服務的品牌合作伙伴已超過 200 家。

David 在一次創業分享中自豪地形容 Pattern 團隊," 我們是一個實干型團隊、顛覆者團隊和數據狂熱團隊,始終以合作伙伴的成功為中心。"
創業邦在一場跨境電商的閉門會上了解到,Pattern 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通過技術系統監控各個平臺上的價格變化,一旦發現低價傾銷或灰色渠道,能及時介入。正如 David 所說:" 品牌不僅需要增長,他們還需要掌控力。"
根據招股書,Pattern 在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營收分別為 9.91 億美元、13.66 億美元、18 億美元,凈利在 2022 年虧損 298 萬美元,但在 2023 年迅速實現盈利 4126 萬美元,2024 年為 6786 萬美元。今年上半年,Pattern 營收 11.4 億美元,凈利潤 4700 萬美元,相比同期增長 35%。
持續的盈利為產品的更新迭代提供了資金支持。創業邦在閉門會上了解到,過去幾年,Pattern 已投入超過 8.2 億元人民幣用于技術研發,構建了涵蓋廣告投放、搜索引擎優化、產品體驗管理、價格與促銷管理等多維度的電商技術生態系統。
今年,Pattern 更新了產品,基于當前火熱的 AI 趨勢,公司推出了一套人工智能工具,包含四項關鍵產品 GEO Scorecard、Chessboard、TrendVision 和 The Portal,功能分別對應了解自己在人工智能生成的推薦中的表現、識別影響買家決策的具體因素、分析 TikTok 等社媒平臺中的熱門內容、自動生成圖像。
Pattern 有 44 萬億電商數據,幾乎能涵蓋所有品牌和受眾。" 我們正在用大模型從龐大的電商數據中提煉出消費者信任度、品牌聲譽以及展示優化的洞察。這些洞察能直接轉化為品牌的增長。"David 在最近一次采訪中說。
這句話背后是 Pattern 獨特的能力,不僅僅幫品牌投廣告、鋪渠道,還通過數據科學來放大每一次決策的價值。
不確定性和確定性都有
在很多行業人士看來,Pattern 最大的不確定性就是過度依賴亞馬遜,這條也被寫到了招股書里。
根據招股書,2024 財年 Pattern 的 94% 收入都來自亞馬遜平臺,對比同期,亞馬遜在美國零售市場的占比已超 75%,也意味著,美國市場貢獻了 Pattern 絕大部份收入,這種 " 雙重高度集中 " 的結構讓其業績與亞馬遜的規則、流量政策深度綁定。
可能存在的風險在于,單一市場和平臺的增長天花板逐漸顯現。另一方面,電商行業競爭也在加劇,亞馬遜自營業務不斷擠壓第三方賣家空間,SHEIN、Temu 等跨境電商平臺通過低價策略搶占市場份額。
Pattern 要不斷加快全球化布局與技術迭代,有足夠資本去應對電商市場的變化。此次上市,Pattern 計劃拿出一部分募資的資金推動其全球擴張與技術創新,加強 AI 與電商業務的深度融合。
對于中國市場,Pattern 另有計劃,會綜合 AI、數據與全球化團隊,幫助品牌應對渠道依賴單一、合規與本地化難度高等系列挑戰,來實現全球多渠道業務的高質量、可持續增長。

" 電商競爭已從‘規模擴張’轉向‘技術密度’較量。"David 說。他認為,這正是 Pattern 的優勢所在。
IPO 前,David 及關聯方持有 58.7% 的 A 類股與 100% 的 B 類股,掌控 89.7% 的投票權;即便完成上市募資,其投票權仍高達 86.5%,這種 " 雙類股架構 " 確保了創始人對公司戰略的絕對掌控。
這種結構的優勢顯而易見,在應對亞馬遜政策變化、調整業務布局時,無需受制于中小股東的短期訴求,能快速推進非亞馬遜平臺的拓展。創業邦了解到,目前 Pattern 已嘗試在沃爾瑪等新平臺的布局,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會是很好的突破機會。
在亞馬遜生態圈,Pattern 模式類的公司并不少,退市和破產的也有案例。
在 Sellerrating 賣家榜單,Pattern 在美國站排名第二,僅次于亞馬遜旗下的 Woot。Pattern 的核心壁壘是兩條腿走路,即品牌合作 + 技術賦能。它吃到了近幾年電商市場的紅利,是否可持續還需要時間驗證。
來源:創業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