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光學遙感載荷研發制造商蘇州吉天星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下簡稱 " 吉天星舟 ")宣布完成 A 輪及 A+ 輪融資,累計金額過億元,由順融資本和知壹投資聯合領投,凱聯資本、東吳創新資本、蘇創投等跟投,指數資本、一葦資本擔任財務顧問,所籌資金將用于設備及現金流補充。
吉天星舟由中國工程院林君院士和張劉博士于 2021 年 6 月聯合創立,是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具備完整的航天光學遙感載荷研發、設計、生產、試驗配套體系,形成了光學遙感載荷產品的產業化能力和公司經營體系化能力。
創始人張劉博士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后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學工作,擁有近二十年的新型光學載荷設計、衛星控制及 TDI 動中成像技術等研究經歷,曾擔任 " 吉林一號光學 A 星 " 總質量師。吉天星舟創始團隊整建制來自中國科學院,核心骨干成員均有 10 年以上的衛星型號任務研制經驗,曾在國家衛星遙感領域重大項目中負責研發、制造等核心工作。
張劉介紹,目前吉天星舟的產品矩陣包括 " 吉天眼、吉天星、吉天云 " 三大板塊,其中吉天眼為公司的主營業務。" 吉天眼 " 涵蓋對天、對地、感知系統三類產品。對天產品為空間目標探測相機;對地產品包括多款傳統光學載荷與新一代 " 三高 " 光學載荷,涵蓋了 0.5m~200m 分辨率全譜系光學相機、離軸三反寬幅光學相機、快速偏擺鏡、高精度光電跟蹤轉臺等多品類光學載荷產品;感知系統則基于星敏感器,實現目標識別與自主避障功能。" 吉天星 " 指搭載自研光學相機的遙感試驗衛星;" 吉天云 " 為數據云,以迭代現有產品和驗證下一代技術為核心目標。


3m 分辨率新型 " 三高 " 光學相機
5m 分辨率離軸三反寬幅光學相機

從發展階段來看,遙感衛星的光學成像總共經歷了三代技術更新。在第一代星下點 TDI 成像和第二代大角度側擺 TDI 成像時代,遙感衛星對于具有曲線特征的成像,只能通過衛星多次重訪、多次沿軌拼接成像來實現,運營成本高,成像效率低。在流域監測、交通運輸、應急災害、邊境管控等多種應用場景中,傳統遙感衛星的光學成像技術無法滿足其高時效、低成本的需求。
為了解決傳統遙感觀測時效低、成本高的問題,張劉帶領吉天星舟技術團隊自主研發了第三代光學遙感成像技術——高時效非沿軌一次過境曲線成像技術。
" 這項技術能夠讓衛星像畫筆一樣靈活沿地面目標的任意曲線軌跡(如彎曲的河流、海岸線)進行掃描,一次過境即可完成成像。在衛星平臺硬件配置不變情況下,它的綜合成像效率較傳統沿軌成像技術提升了數十倍,2 分鐘即可完成千公里級目標的一次覆蓋。" 張劉補充道。

吉天星舟自研非沿軌一次過境曲線成像技術效果圖
除了觀測時效低,傳統光學載荷還存在高幾何分辨率與高光譜分辨率難兩全的突出矛盾。受限于物理定律和數據量,傳統載荷難以同時兼顧極高的空間細節(幾何分辨率)和極細的光譜信息(光譜分辨率)。" 以相機為例,如果像素高了(照片清晰),那顏色信息就少(難以區分物質);顏色豐富了(能區分物質),照片又可能變模糊。"
同樣基于市場需求,吉天星舟又自主研發了新型計算重構高幾何高光譜成像技術。張劉表示," 這項技術打破了傳統光譜成像技術的束縛,可兼顧高幾何和高光譜分辨率,在光譜分辨率一致的前提下,它的幾何分辨率提升了 10 倍。同時,它的載荷重量還減小到了原來的 1/3"。
" 高時效非沿軌一次過境曲線成像技術 " 和 " 新型計算重構高幾何高光譜成像技術 " 為吉天星舟率先推出的新一代 " 高時效、高幾何、高光譜 " 光學遙感載荷(簡稱 " 三高 " 光學載荷)提供了底層技術支撐。
2024 年,吉天星舟成功發射入軌了兩顆搭載 " 三高 " 光學載荷的試驗衛星——蘇州一號衛星和吉林大學一號衛星,其非沿軌一次過境曲線成像技術得到在軌驗證,已實現超千公里的曲線目標一次成像。截至目前,兩顆衛星的在軌時間超過一年,已累計拍攝 16 萬余景高清遙感影像,并于 2024 年底,獲得由自然資源、水利、地質調查、氣象、海洋、交通運輸、農業、特種領域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業協會等技術專家的一致評審認定,成為非沿軌一次過境曲線成像技術的唯一可產業化、業務化運行的衛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1 ] 。
據透露,吉天星舟的高時效光學載荷已進入產業化和業務化運營階段,其產業化載荷的分辨率從 3m 提升到了 0.5m;高幾何和高光譜光學載荷已完成前期在軌驗證,計劃通過下一代衛星進行產業化應用。
對地遙感載荷業務是基本盤,2025 年總營收有望翻倍
在商業化方面," 吉天眼 " 板塊中的對地遙感光學載荷業務是公司的基本盤,為公司貢獻了最多的現金收入,客戶覆蓋主流科研院所和商業遙感衛星公司。目前,吉天星舟已累計交付光學載荷 40 余臺套,發射在軌 18 臺套,成功率 100%。" 我們現在是國內光學遙感載荷產品品類最全、交付數量及在軌數量最多,以光學遙感載荷為主營業務的商業航天企業。" 張劉介紹道。
對天的天基目標探測業務在未來將會成為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搭載吉天星舟自研的空間目標探測相機的某商業衛星已于近期成功在軌運行;同時,考慮到馬斯克宣布要在第三代星鏈上加入自主避障功能,基于星敏感器的具備自主避障功能的單機產品同樣也會產生很大的市場需求,目前吉天星舟具備自主識別和軌跡規劃的單機產品已實現批量供貨,核心部組件將在今年底左右批量入軌。
" 吉天星 " 是驗證 " 三高 " 光學載荷產品性能的試驗星,目前已有兩顆衛星在軌運行。根據管理層的規劃,吉天星舟本身不會做低軌星座運營,但會參與星座建設," 我們可能會和一些行業用戶、地方政府合作,或者成立合資公司去專門做這個事 "。
" 吉天云 " 雖然不會作為吉天星舟的主營業務,但會承擔驗證下一代技術和迭代現有產品的任務,以更好地實現適配用戶需求的功能,同時也會為少量行業用戶提供服務。
據悉,吉天星舟 2024 年訂單收入量級為數千萬元,隨著今年公司多條業務線訂單迎來增長,2025 年總訂單收入有望實現翻倍增長。
從市場應用端來看,張劉認為未來同時具備高時效、高幾何和高光譜功能的遙感衛星將會帶來萬億級藍海市場。在農林監測、交通運輸、邊境管控等場景,搭載 " 三高 " 光學載荷的遙感衛星能與無人機形成互補,典型的情況是 B 端客戶先用遙感衛星進行大面積篩查,然后再利用無人機去精準確認。
在產能上,目前吉天星舟具備年產數百臺透射式鏡頭、百余臺套中大型亞米級光學載荷的能力。在張劉的預測中,今明兩年火箭運力得到突破,后年衛星市場將會井噴,而遙感載荷的市場需求也將在明年大幅提升,因此吉天星舟計劃在今年底開啟新一輪融資,加速產能的擴充。
投資方評價
順融資本表示:隨著商業航天領域的技術進步和快速降本,遙感衛星迎來大量部署的機遇期。吉天星舟是國內極少數能批量供應遙感衛星核心光學載荷的廠家。公司團隊在該領域有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并且創造性的開發了 " 非沿軌 " 技術,大幅提高了數據采集效率。我們看好吉天星舟能成為該領域的重要貢獻者。
知壹投資表示:很榮幸聯合領投吉天星舟此輪融資。航天光學載荷技術壁壘極高,吉天星舟是該領域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稀缺標的。我們尤其看好公司國內獨有的非沿軌成像和可計算高光譜成像技術,解決行業痛點,打破國際技術封鎖。在全球商業航天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下,我們堅信公司有廣闊發展潛力。知壹投資是由全球頂級私募機構 KKR 前亞洲高管團隊于 2016 年創立的私募股權機構,聚焦 ESG 與綠色經濟等領域,我們將利用全球化產業資源,為公司提供長期可持續的支持。
凱聯資本表示:遙感衛星近年來在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及市場需求升級的共同推動下發展迅速。光學載荷作為遙感衛星的價值核心,技術壁壘高,競爭格局清晰,投資價值顯著。吉天星舟作為國內首家以批量化提供光學載荷為主營業務的商業化航天公司,擁有業內稀缺的整建制團隊以及解決市場痛點的獨家技術,市場競爭力及行業地位突出。我們看好公司在國家商業航天發展大潮中取得更大突破。
來源: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