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靈AI始終以‘技術賦能創作’為初心,讓靈感成真,讓想象能成為影像,讓每個人都能用AI講出好故事”。近日,在2025中國廣播電視精品創作大會“人工智能賦能精品創作”沙龍上,可靈AI產品及運營負責人溫園旭,以《多模態技術進階:從“生成內容”到“賦能精品”》為主題,分享了可靈AI的技術發展路徑與行業實踐。從“生成內容”到“賦能精品”,可靈AI通過持續深耕多模態技術,正逐步構建起覆蓋廣告、影視、游戲、文旅等領域的AI創作生態。

2024年6月,可靈AI作為全球首個用戶可用的DiT視頻生成模型正式發布,打響了AI視頻生成賽道的發令槍。經歷了30余次迭代升級后,可靈AI最新的2.5Turbo模型,已在風格保持、動態流暢度、人物表現力三大維度實現了質變。無論是細膩的情感表達,還是高速運動場景的穩定輸出,2.5 Turbo均展現出“最懂創作者”的特性,能精準呈現用戶意圖,在復雜任務中保持生成一致性。
一組數據印證了可靈AI的狂奔。在用戶側,4500萬用戶累計生成4億張圖片和2億條視頻;在企業端,全球149個國家的2萬多名開發者通過API調用可靈,生成了1億條商業視頻。“相當于每分鐘有130條可靈視頻被生產出來,用在廣告、電商、短劇乃至影視作品里。”溫園旭表示。
從廣泛應用到深度賦能,可靈AI正在各行業持續落地。溫園旭介紹,在廣告營銷領域,可靈已成為眾多品牌信賴的創意伙伴,助力品牌高效產出兼具成本效益與視覺沖擊力的高質量視頻。在動漫劇領域,可靈與《大愛仙尊》等成熟IP深度合作,助力其全網播放量突破3000萬。同時,通過AIGC創作大賽與IP二創活動,可靈激活了《一人之下》《凡人修仙傳》等經典IP的二次創作生態。影視與音樂領域,可靈同樣展現出跨界的潛力。在Amazon Prime劇集《大衛之家》中,主創團隊借助可靈生成關鍵場景,解決預算與時間限制下的創作難題。
在文旅領域,可靈發起“快來惹毛我”創意特效項目,聯動全國40多所高校與50多個城市,通過AI技術為地標建筑與特色IP注入新活力,項目全網曝光超10億次。游戲領域,可靈與《逆水寒》合作,將圖生視頻能力集成至游戲內,解決玩家靜態截圖轉化動態視頻的痛點,豐富UGC生態。而而在體育領域,可靈與NBA及快手體育攜手,打破次元壁,將頂級賽事熱度轉化為全民共創的精品內容。
“我們堅信技術的終極使命不是取代創作,而是賦能創作。”展望未來,溫園旭表示,可靈AI將持續深耕多模態底層技術,以用戶和創作價值為核心,驅動精品創作新生態。
本次大會上,可靈AI NEXTGEN全球新影像創作大賽進行了成果發布,集中呈現了一批來自全球的先鋒AI視聽作品。大賽評委、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副會長李偉表示,大賽共收到來自122個國家的4600余部作品,這一數字令人振奮,AI影像創作正在跨越地域與經驗的邊界,成為真正的全球視覺語言。
其中,中國青年創作者表現突出。李偉介紹,比如榮獲最佳影像的作品《Alzheimer》以溫暖細膩的AI語言呈現阿茲海默癥老人的精神世界;獲獎作品《信》則展現出了東方敘事的獨特美學與情感深度。以可靈AI為代表的創意平臺,正為年輕人打開新的表達空間與可能。
《信》的導演張博程也分享了創作心得,他和團隊在影片制作中運用了可靈最新的2.5模型,憑借模型的進化,完成了高難度的人物精細表演和打斗場景,背后體現了國產大模型在多模態語義理解上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