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 “文化·傳媒·數字”國際論壇將于2025年11月6日至7日在莫斯科 Moskino電影工廠 舉行。屆時,來自20多個國家的100余名嘉賓將齊聚一堂,涵蓋媒體、科技、藝術、電影、博客與創意產業等領域,共同探討跨行業合作如何催生新理念、新合作與新產品,進而應對當代文化與傳播領域的全球性挑戰。
本屆論壇致力于打造一個跨界交匯、思想碰撞的平臺,使創意理念得以形成、發展并轉化為新項目與合作關系,推動文化與傳播生態不斷演進。莫斯科因此再次成為全球文化與創新力量的匯聚點,展示其在推動跨界對話與區域文化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聚焦獨聯體市場:文化傳媒生態加速融合
2025年論壇將重點關注獨聯體(CIS)地區媒體市場的發展潛力。該區域擁有超過3.5億俄語用戶,規模龐大且仍在快速增長。與此同時,本地內容分發平臺、人工智能工具及新型商業模式加速涌現,為區域內容生產、傳播和商業化奠定基礎。
論壇將邀請來自獨聯體國家的電視集團、創意產業機構、網絡平臺、院線網絡、游戲與動畫生態體系,以及行業協會代表共同參與,重點討論如何建立內容指標、采購體系、分發機制與推廣方式的兼容標準,從而推動區域媒體市場進一步一體化。
在“Media Network”(媒體網絡)單元,嘉賓們將重點探討統一媒體標準與數據生態體系如何增強區域協作,促進跨區域內容流通與產業增長。論壇亦將借鑒中國在內容監管、平臺互操作性及算法透明度方面的發展經驗,強調數字治理框架如何助推創新與文化認同的同時,保持跨境合作動力。
論壇的使命之一,是聚集內容創作者、分發者及監管方,通過協同合作推動區域傳媒生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借助統一標準和數據信任體系,獨聯體媒體生態正嘗試建立“數字主權”發展模式,在保持創新驅動力與文化身份的同時,構建更加開放與可持續的媒體產業結構。
此外,論壇也將重點展示獨聯體地區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態的崛起,涵蓋包括GigaChat、YandexGPT等大型語言模型,以及Kandinsky、Serge AI、Astrum Entertainment 等AI創意工具。
此發展趨勢與中國由百度文心一言、阿里云AI、DeepSeek等推動的技術創新高度契合,意味著AI正成為推動本地內容創作、分發方式與商業化模式全面革新的核心驅動力。
跨界融合催生內容創新
近年來,突破性的成果往往誕生于跨行業協作之中。基于此,本屆論壇的商業議程將圍繞文化、技術、媒體與商業之間的協同展開,重點探索跨界合作模式在應對市場挑戰方面的潛力。
本屆議程以六大主題結構組織內容討論:一方面探討媒體與數字工具、內容分發與算法策略、平臺變現方式及影響者營銷;另一方面聚焦VR、AI等技術對內容創作、自動化與規模化的推動作用,同時以文學、音樂、戲劇、時尚、博物館、節慶與合作項目為素材,探討文化資源的創新利用。
圍繞 “媒體網絡(Media Network)”的討論將重點關注統一內容標準與數據生態如何增強區域協同能力,亦將借鑒中國在內容監管、平臺互操作性與算法透明性方面的經驗,推動形成兼具文化認同、技術創新與跨境合作能力的數字治理模式。這一結構安排不僅服務于論壇的實踐交流,也將促進獨聯體媒體市場與更廣泛國際市場的融合。而在 “亞洲制造(Made in Asia)” 討論中,專家將審視亞洲流行文化與數字創意對新興媒體市場的影響,并探討聯合制作、知識交流和長期合作的新可能性。
今年將有來自20多個國家的100余位嘉賓參與,覆蓋媒體集團、IT企業、電影公司、政府機構與教育機構,確保討論內容既具深度又具廣度,為相關行業提供務實啟發。
回顧2024:首屆論壇奠定行業新標桿
去年11月13日至14日,首屆“文化·傳媒·數字”論壇在莫斯科舉行即收獲巨大反響,吸引了5000余名參與者,包括100名俄羅斯及28名國際嘉賓,共來自16個國家。
頭部嘉賓包括塞爾維亞導演 埃米爾·庫斯圖里察(Emir Kusturica)、美國導演 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 與法國導演 呂克·貝松(Luc Besson),其中貝松稱莫斯科為“擁有特殊能量的不可思議之城”。

2024年的論壇共舉行了31場討論,內容涵蓋電影發展、新媒體、人工智能、游戲開發、創意產業經濟與全球傳播等議題,為跨界交流奠定了堅實基礎。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論壇也是Moskino電影工廠首次承辦的大規模國際活動,不僅為行業交流樹立了高度標準,也為為本年度論壇奠定了更高標準。
隨著第二屆“文化·傳媒·數字”國際論壇即將開啟,莫斯科正在以更加開放、多元的姿態連接全球創意與科技力量,推動區域文化、傳媒及數字產業協同發展。通過匯聚跨行業先鋒理念、共建內容生態標準、深化與亞洲及獨聯體國家的交流合作,本屆論壇不僅為新項目與商業模式落地創造現實契機,也為未來文化科技生態的長期建設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