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追覓公益在甘肅酒泉正式啟動“讓孩子們看到更大的世界”公益項目。該項目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協同支持,清華大學航院航空創新實踐基地深度參與,覆蓋酒泉地區5所學校,通過科技啟蒙教育、物資捐贈及科技展覽等多元形式,為近萬名青少年搭建科技探索平臺,傳遞“敢夢”的成長理念。這一舉措不僅是企業公益實踐的具體落地,更是對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積極響應,展現出科技創新企業在推動教育公平、培育未來人才方面的社會責任擔當。

此次項目突破了傳統的物資捐助形式,構建了“高校-企業-公益組織”三方聯動的創新模式。項目通過建設“科技啟蒙角”、捐贈航空航天模型和科學工具包等教育物資,將優質資源精準導入鄉村教育場景,為基礎科學教育提供可持續支持。

教育活動以“專家+清華航院學子”雙講師模式展開,通過理論知識專題講解與手工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帶領學生們深入了解航空航天知識。通過高校資源與企業力量的有機結合,打破了鄉村教育在科技知識傳播上的地域限制,為鄉村孩子開啟了更廣闊的科技視野。

同時,10月30日舉辦“讓孩子們看到更大的世界 科技成果展”。在專家和清華學生的指導下,學生們分組制作水火箭、飛機模型并發射,在實踐中理解科學原理。這種以科技實踐為載體的教育形式,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及競爭意識,更將抽象的科技知識轉化為可觸可感的實踐體驗,構建了“學習-實踐-拓展”的完整教育閉環。

活動結束后,優秀團隊前往甘肅科技館開展研學活動。在專業講解人員帶領下,參觀科技館內的航空航天等主題展區,聆聽人文歷史講解,實現“科技探索+文化認知”的雙重收獲。這種“賽事+研學”的組合模式,進一步拓寬科技視野,夯實科技夢想的基石。

追覓科技創始人兼CEO俞浩始終秉持“讓孩子們看到更大的世界”的公益初心,其自身的航天情懷也成為項目發起的重要動力。區別于傳統公益僅停留在物資捐贈的模式,該計劃更注重“授人以漁”——通過高校賦能強化教育深度,通過賽事實踐激發探索熱情,通過研學活動拓展認知邊界,為鄉村少年提供從接觸科技到熱愛科技的完整成長鏈路,真正推動教育公平,為培育未來科技人才播下種子。這種創新模式也體現了追覓在教育公益領域的深度思考與實踐創新。

從社會價值層面來看,追覓公益通過此次活動,將企業發展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作為科技企業,追覓將自身在技術研發中積累的探索精神轉化為公益理念,傳遞給新一代少年;同時聯動當地政府、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及清華航院等多方資源,形成公益合力,讓科技啟蒙的影響力持續延伸。這種“不止于捐贈,更在于賦能”的公益思路,既彰顯了企業對科教興國戰略的積極響應,也為科技企業參與鄉村教育幫扶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樣本,從而助力更多青少年走近科學、熱愛探索,為中國未來科技人才培養貢獻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