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書宣布加入雙 11 備戰,但它顯然不是來賣貨的。
2021 年的雙 11 大促,兩大頂流主播的隔空對壘,曾被無數人戲稱為 "Excel 大戰 "。
這一年堪稱直播電商的黃金年代,雙 11 首日戰報出爐,薇婭和李佳琦的銷售額分別達到 82 億與 106 億 [ 1 ] ,后來遭遇歐萊雅面膜的價差爭議,兩大主播聯手還能和品牌掰手腕爭一個 " 最低價 " 的名頭。
但強勢的主播也有他的苦衷。直播間的商品數量膨脹到了四百多個,是 618 的近一倍;預售、滿減、平臺券、紅包雨等各種機制量子糾纏,從主播、運營到消費者都疲于奔命。
不得已之下,兩大頂流團隊都祭出了在線表格,對直播間觀眾做了一場成功的軍事化管理。
臺前尚且如此混亂,幕后自然更加疲憊。
事實上,過去幾年的電商行業都陷入一場沒有盡頭的拉力賽里,一邊是 " 選品要準、投放要快、復盤要細 " 的行業祖訓,另一邊卻是堆積如山的表格、群聊和會議,一場直播、一次大促尚且如此,企業日常經營就更是困難重重。
當年的表格大戰隨超頭主播淡出視野,而行業頑疾仍擺在眼前:作為數字化程度較高的行業之一,電商的數據生產能力與數據利用效率之間存在巨大鴻溝。
改變現狀的契機往往在不經意間出現。今年雙 11,擺在電商行業面前的契機來自那個看似走錯片場的 " 外行人 " ——飛書。上周,飛書高調宣布加入雙 11 備戰。
改寫雙 11 的一張表
最近幾年的雙 11,媒體熱衷的話題從戰報數字變成了水溫測試。
" 史上最平靜雙 11" 的口號喊了一年又一年:消失已久的電商晚會、七零八落的超頭主播、越來越長的預售周期,還有 " 一夜虧掉 20 億 " 的離譜小作文,共同拼湊出人類史上最大購物狂歡節的中年危機。
雙 11 表面越平靜,電商人內心越焦慮。禾風一漾(泰洋川禾旗下 MCN)的直播團隊已在高強度的開播節奏中連軸轉了大半個月。一場直播需對接上百個產品,涉及二十多項機制,紅包、券、單場傭金、滿贈滿減疊加平臺優惠。
這些讓普通人聽了都會心梗的工作量,僅僅是電商運營的日常之一。
電商是典型的數據密集型產業,平臺通過算法分發流量,商家依靠數據決策經營,每個環節都可量化,每個步驟都有參考指標。就數據資產體量而言,電商商家本應是商業世界里最接近科學決策的群體。
然而在實際經營中,電商企業往往會陷入一個尷尬處境——數據資產越豐富,管理成本反而越高,決策效率反而越低。
把零售第二增長曲線做出新高度的亞朵星球就是一個例子。2024 年全年,亞朵售出超 300 萬只深睡枕、77 萬條深睡被,零售業務收入增速超 120%,營收達酒店業務的一半。
按收入計,成立僅四年的零售品牌 " 亞朵星球 ",在中國家紡行業已躋身前四,其核心產品深睡枕和深睡被成為電商平臺細分品類冠軍。而在跨界之初,亞朵星球也曾要解決難題:決策怎么跟上數據。
直播帶貨興起后,電商行業的決策周期從過去的每天、每小時壓縮到了分秒級別,運營拉會的速度趕不上大盤變臉的速度,主播的一次發揮失常,競品的一個低價截流,都要運營在短短幾分鐘內迅速判斷和調整。
但電商做敏捷決策的難點在于,它的數據生來就更加碎片化,不僅庫存、財務、供應商等數據分散在 CRM、ERP 等軟件系統里,組織內部煙囪林立,隨著經營陣地的多元化,各個平臺的原始數據也都自成孤島。
淘寶的數據在生意參謀,抖音的數據在巨量千川與羅盤,私域會員在企業微信,商家要同時運營抖音、淘寶、小紅書等七、八個平臺,生意橫跨線上與線下,甚至包括播客這樣的小眾市場。
亞朵星球運營團隊早期對接達人時,得在蟬媽媽、星圖等工具間來回手動采集,才能比較全面解達人數據,為此還創下過同時開著 80 個網頁的最高紀錄。
新的生產力往往伴隨新的生產工具出現,分散的數據結構,與高頻的決策需求,都在迫使行業尋找更高效的數字化管理方案。
飛書的出現恰好提供了一個新的選項。去年 9 月底,亞朵集團與飛書達成合作,在三個月內將五萬名員工搬至線上,亞朵星球團隊也開始運用多維表格管理電商業務。
亞朵集團創始人耶律胤曾表示,亞朵無論開展酒店業務還是零售業務,都不是著眼于競爭對手,而是關注用戶的變化。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 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用戶。"
如果說此前的電商工具均基于單一平臺,主要解決算數與算賬問題,那么飛書則是以全局視角和中立定位,從企業經營與組織協作問題著手來提升效率。
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全平臺數據整合。飛書能夠通過 API 接入或 RPA 抓取全平臺數據,結合 AI 分析生成自定義儀表盤,商家憑借一張多維表格便能洞察全局動態,管理整盤生意。
亞朵星球就把飛書多維表格當做了日常管理的 " 駕駛艙 "。在 KOL 合作時,運營只需在看板與多維表格中篩選、標注、復盤,再也不用重復地手工拉數與拼表。

禾風一漾也用多維表格實現了直播間的全流程管理。今年雙 11,禾風一漾用飛書多維表格完成了五十多場直播的籌備 [ 2 ] 。從單場直播的前期商務選品、直播策略制作,到日常的賬號運營統籌,都能夠借助飛書實現實時分析與決策。
數據的高效流轉,決策的敏捷生成,構成了新一代電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在打通林立的煙囪、消滅隔絕的孤島后,飛書對于電商行業的改造才剛剛開始。
解放 " 狗屁工作 "
2022 年,人類學家大衛 · 格雷伯的著作《毫無意義的工作》中文版出爐,其中對于 " 狗屁工作 " ——即不創造實際價值、但又不得不做的工作的討論,在社交媒體引起軒然大波。
對 Gap 敏感肌的 hrbp、無事生非的業務主管為了自證價值吵翻了天,卻不知 " 狗屁工作 " 隨處可見,在企業日常經營中,存在著大量重復性高、認知含量低的流程性任務,比如打工人最深惡痛絕的一項:報銷貼發票。
傳統的數字化改造,大多是把表格搬到線上,雖然數據電子化了,流程卻要人工推動。表格是填不完的,復盤會是開不盡的,審批流是走不動的,一張表格的誕生要用無數人力填埋,以提效為初衷的數字化反倒站在了效率的對立面。
電商又恰好是 " 狗屁工作 " 的重災區,交個朋友的一場直播要寫 500 條營銷話術,光這一項就要三個人每天投入 12 小時才能完成。

放眼各行各業,電商的數字化程度夠高,但痛點也夠痛。于是當大模型爆發與 AI 應用落地,企業數字化迎來一次換擋升級,電商順理成章地成為第一個真正被 AI 深度變革的行業。
得到的 1300 張海報就是在 AI 的幫助下完成的。三個沒有設計基礎的運營只用到了一張飛書多維表格,來賓自主填寫,海報自動生成,結果無一錯漏,且沒有一個設計師受到傷害。
AI的自動化與智能化能力,正在將電商行業從大量繁瑣、重復的周期性工作中解放出來。
當機器被賦予理解、歸納與生成的能力,表格就從一個靜態的數據庫,變成了一個能夠自己處理數據、輔助決策甚至解決問題的智能引擎。
交個朋友將一場直播 500 條的營銷話術交給 AI 優化后,同樣的工作量只需一人投入不到半小時,提效 3900%;保健品品牌 " 營養工廠 " 還用 AI 實現自動報銷,員工拍照上傳,AI 識別、審核與生成報表后交由老板最終審批,整個流程節省了 80% 的時間,以及一份財務的工資。
交由 AI 優化過的營銷話術
今年雙 11,電商行業早早地將 AI 作為了經營提效的探索方向。淘寶為商家組建 AI 經營團隊,發布了 6 款 AI 導購應用 [ 3 ] ;京東上線了 AI 導購助手 " 京言 "……
同樣加入雙 11 備戰的飛書,看似與電商隔行如隔山,實際上卻是與行業需求最為契合的那一個。因為一門新技術只有融入而非顛覆業務流程,才能夠真正提高效率,而飛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將AI功能嵌入了企業現有的業務工具與管理日常中。
舉個例子,飛書多維表格的 "AI 列 "" 自然捷徑 " 可直接調用 DeepSeek、即夢、Kimi 等 AI 工具,其功能大多契合急電商人需求,例如生成圖片和文案。
業務工具與 AI 工具的融合,使企業數字化真正實現從手動擋向自動擋的轉變。
今年 6 月,服飾品牌集團歌力思在飛書上梳理了整個電商工作流,并引入多個 AI 智能體。成效顯著," 一個不懂怎么管電商團隊的人拿到這套流程,也能管個六七成 "。歌力思團隊也因此能夠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短視頻與直播等增量業務上。

大模型浪潮來臨之初,人類曾經陷入一場存在主義危機——活兒都讓機器干了,那人怎么辦?
電商行業用自身擁抱 AI 的實踐經驗回答了這個問題:去做那些創造價值的工作,無法被量化的工作,讓人之所以為人的工作。
表格即系統
今年 4 月,歐派家居啟動線上 " 搬家 " 行動,將近兩萬名員工全員上飛書,并推動了經銷商共同在飛書協同。
歐派家居創立逾三十年,目前擁有超 7000 家門店,業務覆蓋全球 118 個國家。早在 2020 年,該企業便開啟線上化轉型,首場直播便促成三萬份定制家居訂單。截至目前,已有 300 多家經銷商參與聯動合作直播帶貨。
此前,歐派家居直播帶貨采用經銷商門店開播、集團電商投手協助引流的模式。因開播時間和投流需求不固定,雙方交流主要依靠群聊隔空喊話,數據需人工整理,一名工作人員對接十個經銷商直播賬戶已達極限。
加入飛書后,歐派家居運用多維表格與 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對投流環節進行優化。飛書 AI 可以自動解析數據,排期到點自動提醒投手,還可通過儀表盤、甘特視圖查看每場直播具體情況。整個過程的延遲率與數據分析時間均減少五成以上。
如今,一名工作人員就能對接 300 多家經銷商賬戶,且還有精力開展其他工作。
歐派家居用來管理直播間的多維表格
AI 時代的多維表格已不再是單純的數據集。在歐派家居的案例中,它化身為簡易的直播投放管理系統;而在得到的實踐里,它又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
得到新商學設有 " 排長 " 崗位,該崗位日常工作是與客戶打交道,如打電話調研續費原因和使用體驗。這一工作相當繁瑣且不標準,填表過程比打電話還要累三分。
在飛書多維表格助力下,得到搭建了一套自動化流程。排長只需在群里發送一條語音,飛書便能自動抓取信息至表格,隨后由 AI 自動識別和提取關鍵信息、分類打標,其多維表格甚至能自動提煉分析客戶續費原因,為排長提供決策建議。系統上線僅一個月,團隊整體效率便提升了一倍。
多維表格將零散的信息自動進行結構化處理
在這一進程中,傳統電商行業 " 前臺 + 中臺 " 運營模式現松動跡象。沒有 IT 經驗得運營、導告、店長也能借助飛書多維表格,為自身具體業務場景搭建輕量化、定制化微型中臺,大幅拉低了數字化的門檻。
尤為關鍵的是,該解決方案成本極為低廉。購買一套 CRM 系統動輒花費數十萬,而集成多種工具與應用的多維表格頗具古典互聯網風范,將免費理念發揮到極致。
數據的價值并非由其自身決定,而是取決于使用數據的人。表格即系統的核心在于決策權下放與自主性提升,決策權從中心向一線轉移,執行鏈條壓縮至最短。在競爭激烈、分秒必爭的電商等行業,當下愈發需要構建敏捷高效的組織形式。
這不僅是工具的升級,更是一場圍繞組織的變革。
2018 年,飛書內部啟動開發多維表格產品;2020 年 11 月 ,飛書多維表格正式上線,成為中國首個獨立的多維表格產品品類。
兩年后,飛書多維表格大規模破圈,2025 年 7 月更是以獨立產品姿態出道。在企業效率與協作的發展歷程中,其引發的討論幾乎能與當年的 " 中臺革命 " 相媲美。
當年,知名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中臺戰略," 大中臺 + 小前臺 " 戰略成為電商平臺主流架構布局樣板。
彼時,中臺常提前構建一些 " 可能用得上 " 的能力,然而儲備的能力最終沒能被業務充分運用,導致資源閑置與浪費。此外,中臺部門還是新的權力中心,讓前臺與中臺之間產生了高昂的溝通和協調成本。時間一長,部門墻不僅未被打破,反而愈發高聳。
近年來,中臺 " 一刀切 " 的架構遇到一系列挑戰。過去,為追求通用性,中臺服務多為 " 最大公約數 "。但電商業務這幾年發展日益細分(如直播電商、內容電商、即時零售、跨境電商),各業務均有獨特邏輯。若強行以一套中臺支撐所有業務,會使系統臃腫,且對各業務的支持效果不佳。
因此,當下電商行業不再高調宣揚 " 中臺戰略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該戰略完全錯誤,而是代表行業對其認知從 " 神話 " 回歸到 " 工具 " 層面。中臺作為一種以增效和復用為目標的工具,當其自身成為效率阻礙時,就必須進行改革。
這也解釋了為何飛書多維表格這類產品能大力服務前臺業務。而被大量 " 零開發 " 能力的業務人員善加利用,也就更加不足為奇。
事實上,飛書多維表格在電商 " 去中臺化 " 的趨勢中,扮演的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技術系統角色,而是一個 " 平民化 " 的業務數據協作與流程構建平臺。它解決的正是 " 去中臺化 " 之后,業務團隊如何在不重度依賴中央技術團隊的情況下,依然保持高效運營和快速響應的核心矛盾。
現代組織的進步并非源于精心規劃的宏大藍圖,而是在于對日常經營各環節的持續優化,在于充分激發每一位一線員工的創造力。
飛書多維表格讓電商企業享受 " 去中臺化 " 帶來的敏捷和活力的同時,也規避了潛在的混亂與低效,是實現 " 敏捷前臺 + 賦能平臺 " 新型組織架構的理想工具之一。
所以,一個行業的未來以及眾多進步細節,皆蘊含于那一張張看似普通的表格之中。
來源:遠川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