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西湖風景區)
過去十年,旅游科技的創新幾乎都集中在“行前”環節——攻略、預訂、比價、短視頻內容種草。但當AI浪潮來臨,“規劃”早已不再是問題。真正難以被數字化捕捉的,是旅途中那些碎片化的、即時發生的體驗瞬間。而正是在這片尚未被充分開發的“行中場景”中,AI找到了新的增長空間。
在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的指導下,由北京比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并運營的西湖景區首個AI合作項目——旅行推薦式智能體"泡泡愛旅行",自2024年啟動以來,已實現近一年的穩定運行。它以AI為引擎,將景區運營、用戶體驗與商業變現整合為一個實時響應的智能生態,為全國“AI+文旅”提供了新的商業范式。
“泡泡愛旅行”的出現,意味著AI在旅游行業的角色正在改變。它不再只是一個提供信息的助手,而是一個能在“行中”實時決策、感知場景、引導消費的智能體。
從“行前規劃”到“行中智能”:AI開始接管旅程中的決策
與傳統“行前規劃類”產品不同,泡泡愛旅行避開了同質化競爭嚴重的規劃賽道,將AI能力錨定在“行中”階段——即旅客真正身處目的地時。這意味著,AI 不再只是回答“去哪里”,而是主動判斷“此刻做什么”。系統會基于實時位置、氣候變化、興趣偏好等信息進行動態感知,通過“地圖 + 相機”的多模態輸入,生成即時推薦與權益觸發。

當氣溫升高到38℃時,它會推送“樓外樓冰粉券”;當游客乘船游西湖,它自動啟動“西湖搖曳講解卡”,同步語音導覽;當檢測到游客靠近熱門拍照點時,會提示“最佳拍攝機位”,并提供一鍵拍同款的功能,隨手一拍就能拍出大片。這種感知式推薦讓AI首次具備了“實時理解旅程”的能力——它不是靜態的向導,而是一個懂時機的運營者。
泡泡愛旅行并不僅僅依靠算法推薦內容,而是在真實的景區空間中構建了可感知的流量網絡。目前,西湖278艘搖櫓船上均貼有泡泡愛旅行二維碼,樓外樓餐廳的123張餐桌及3個等位區上同樣設置掃碼入口。游客在游船、用餐等高頻場景中掃碼進入系統,由AI判斷其所在位置與行為意圖,進行即時內容觸發與權益引導。
這一策略形成了“流量放大器”的效果:熱門景點與餐飲場景負責引流入網,AI再通過智能分發與權益激勵,將高熱度游客反哺冷門景區。根據項目運營方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西湖片區部分低熱度景區的游客流量與門票收入均實現顯著提升,其中萬松書院門票收入增長率達到40.9%。
AI 不僅改變了游客的移動路徑,也在重塑景區的流量結構與經濟分布邏輯。
“門票+”:從單一售票到場景化經營
如果說AI的推薦改變了游客的消費行為,那么“門票+體驗”模式則在重構景區的商品供給邏輯。在泡泡愛旅行的運營體系中,每一張門票都不再是單一商品,而是一個被重新定義的“體驗入口”。

萬松書院漢服寫真
比利信息基于對景區文化與游客行為的長期洞察,策劃推出了兼具內容與商業吸引力的運營爆款,例如“39.9元萬松書院漢服寫真含門票”這一產品,將拍攝體驗、文化場景與門票權益有機融合,成功激發了年輕游客的興趣,也帶動了景區的增量收入。
通過這種以AI洞察為基礎、以場景策劃為驅動的供給設計,泡泡愛旅行讓景區能夠以更低的營銷成本實現更高的轉化效率。系統對用戶偏好與購買路徑的分析,也為后續產品優化提供了持續反饋機制。
RaaS 模型:讓AI為結果負責
比利信息在這一項目中引入了全新的商業模型——RaaS(Result as a Service,結果即服務)。傳統的軟件或系統服務通常以“交付”為導向,而RaaS強調“結果”為導向:AI系統通過提升門票的銷售額獲取分潤,實現與景區的共贏增長。
這一模式讓AI從“工具”轉變為真正的經營伙伴,它為景區帶來的不只是效率提升,更是基于數據閉環的持續增長能力。AI在這里第一次有了“經營責任”,也因此具備了持續進化的動力。
從“智慧景區”到“智能增長”:AI進入運營層
作為杭州西湖景區首個落地的AI智能體項目,“泡泡愛旅行”的成功運行,讓外界看到了AI在文旅行業中的另一種可能:它正在成為景區的第二增長引擎。AI 不再只是提高運營效率的工具,而是在數據洞察、用戶理解與場景轉化之間,形成一種新的增長邏輯。它幫助景區在既有資源的基礎上發現增量價值——讓運營更精細、營銷更具針對性、收益結構更平衡。
在泡泡愛旅行的背后,比利信息正以AI智能體為核心,推動整個文旅行業從“數字化展示”邁向“智能化運營”。AI不只是讓景區“更智慧”,而是讓增長更有方向、更可衡量、更具持續性。
這場變革,或許正是“AI+文旅”進入成熟階段的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