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哈佛商業評論》管理年會2025暨新增長大會在京舉辦,會上正式發布了“2025中國新增長年度榜單”,涵蓋“新質進化榜”、“出海&全球化榜”、“AI&數字化榜”及“ESG創新實踐榜”四大權威榜單。其中,獨立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順豐同城憑借在ESG領域“以人為本,數智守護”的突出表現,與比亞迪、京東集團、可口可樂中國、中國平安等企業共同入選“2025新增長·ESG 創新實踐榜”。


《哈佛商業評論》新增長年度榜單評選至今已舉辦八年,長期緊跟商業趨勢,堅持以創新的增長實踐和真實的商業表現為評判依據,以客觀、科學的視角尋找標桿商業案例。“2025新增長·ESG 創新實踐榜”旨在評選出將環境議題、社會議題及公司治理議題與組織建設、日常運營有效結合,并推動自身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代表性企業。順豐同城等企業入選該榜單,反映其通過ESG實踐有效驅動了企業長期價值,并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
評獎委員會在頒獎詞中指出順豐同城構建“以人為本,數智守護”的ESG實踐:通過融合“AI調度、綠色能源、無人車與可循環包裝”構建低碳運營網絡,同時積極保障騎手權益體系,參與行業標準化與規范化建設,推動行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這一評價在順豐同城的“數智+綠色”運營中得到印證。作為中國最大的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臺,2024年,順豐同城超82.5億公里的總配送距離中,使用綠色交通工具配送距離超98%,帶來碳排節約242萬噸,每百萬元營收配送碳排放量下降率超20%;在智能調度與運力部署方面,依托AI大模型與城市物流系統(CLS)實現訂單與騎手最優匹配,并結合無人配送能力提升整體運力網絡效率,為綠色配送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目前無人配送車規模已超800臺,覆蓋全國105個城市。同時,順豐同城將“即時配送+最后一公里”服務融入鄉村振興戰略,足跡深入城市與鄉村,目前服務范圍已覆蓋全國2300多個市縣。在包裝環節,2024年新增投入使用1.5萬個可循環文件封,相當于減少75萬個紙質文件封消耗,并通過電子化辦公實現碳減排約12噸。

這些舉措共同構成了其“數智守護”的低碳運營體系,而完善的騎手權益體系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責任擔當。順豐同城視騎手為第一伙伴,重視騎手的安全健康與職業發展。安全管理方面,實現安全培訓100%覆蓋,2024年投放智能安全頭盔近3萬頂,開展安全培訓近2000場,參與超120萬人次,并通過系統強化疲勞預警、異常天氣提示等功能保障騎手安全。職業發展層面,2024年重點建設騎手講師隊伍,全年組織超740萬人次騎手參與免費課程學習,有效提升騎手職業技能和綜合能力;同時投入3000萬元“同心公益基金”用于騎士發展與關懷,助力騎士提升新職業技能。生活關懷方面,聯合建成4000余個騎手驛站,試點推出租房補貼與優惠換電服務,與keep、微醫合作幫助騎士健康管理;同時在行業內首創“委屈關懷基金”,讓騎手在配送過程中遭遇委屈情況時,及時獲得心理慰藉和經濟補償。
此外,順豐同城亦發揮行業龍頭作用,積極參與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相關指導意見修訂及行業標準制定,推動行業標準化與規范化,并攜手上下游企業持續打造價值鏈綠色生態體系,共同推動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在ESG建設方面的扎實成效使順豐同城獲得權威機構的廣泛認可。2024年其標普全球ESG得分大幅提升53%,進入行業前25%,并獲得華證指數、Wind等多家機構給予的ESG“A”級評級。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也展現了對順豐同城長期價值的高度認可,公司已獲納入MSCI中國小型股指數,恒生綜合指數、恒生中小型股指數,以及富時中國小盤股指數等成分股。

財務表現方面,順豐同城上市以來業績穩步兌現,顯著向好,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2.36億元,同比增長48.8%,半年度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凈利潤同比增長120.4%,達到1.37億元,創歷史新高。
當前,ESG表現正成為除財務業績外,衡量企業投資價值的重要維度。順豐同城在積極把握即時零售賽道增長機遇、拓展全場景業務,實現業績穩健增長的同時,更通過構建低碳運營網絡、騎手權益體系等ESG實踐,為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成為兼具成長動能與社會價值的投資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