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和小番茄成頂流,健康趨勢已經換了賽道。
抓一把藍莓配幾顆堅果,就能讓健身人開啟今日份訓練,一盒小番茄更是上班族們的加餐必備。從超市貨架到生鮮電商,「紅藍 CP 組合」正成為新的消費寵兒。
一方面,營養價值的優勢,讓其在眾多水果中脫穎而出。藍莓富含的花青素被稱為「口服的化妝品」,還是天然的「護眼劑」;而 100g 小番茄中的維 C 含量更是普通番茄的 2-3 倍。
另一方面,對于低碳、控糖、減脂的人群,附有低 GI 標志的藍莓盒、便攜小番茄杯,無疑擊中了健身和都市人群的飲食需求核心。
近年來,藍莓和小番茄的市場銷量在逐步攀升,更是成為復購率最高的果蔬產品之一。
比如,美國藍莓品牌 "Fruitist",其年銷售額已經過超 4 億美元,僅憑借巨型藍莓的銷售,在過去 12 個月里就增長了 3 倍。國內黑馬番茄品牌 " 一顆大 " 成立一年,年銷售超過 10 億元。其在成立次年的雙十一,一小時賣空 20 萬盒小番茄,并且復購率達到 50%。
在生鮮平臺也同樣火爆,比如盒馬、美團小象超市、叮咚買菜中,小番茄和小盒藍莓的銷售一路走高,叮咚買菜上線的 " 啵啵脆藍莓 ",在 24 年全年銷量近 150 萬杯。
「高營養、低熱量,攜帶方便,無需處理」的特性,讓它們成為健康飲食的頂流存在。
而小番茄和小藍莓的生意,已經成為一個黑馬賽道。
01一盒藍莓、一捧小番茄撐起 30 億的生意
從低 GI 飲食的風靡,到火爆一整年的「白馬王子湯」,以及被組合 Cortis 成員連吃五天帶火的巴西莓碗,這些小巧、色彩艷麗的輕食水果正成為流量核心。
在社交媒體上,藍莓和小番茄穩居「減脂推薦金字塔」的前五,健身博主的 Vlog 中,它們幾乎是不可或缺的標志性元素。
一盒藍莓、一捧小番茄,輕食水果不僅是一種健康飲食趨勢,更是一門實打實的爆款生意。
數據顯示,在 2024 年第一季度,京東平臺上藍莓的銷量與銷售額同比猛增 77% 和 100%;而在今年年初,國內藍莓產量、藍莓價格回落,更是讓整體銷量猛漲 246%。有預測指出,到 2025 年,中國藍莓市場的需求規模將達到 300 億元。
當然,品牌的崛起也加速了這門生意的形成。
作為全球漿果巨頭品牌 " 怡顆莓 Driscoll's" ,在來華十年之際,該年預測銷量超過 3.5 萬噸、24 億元;美國藍莓品牌 "Fruitist",其年銷售額已經過超 4 億美元,也堪稱黑馬;而成立于 2022 年 12 月的品牌 " 一顆大 " 在小紅書番茄品牌中連續三年銷量第一,累計賣出 10 億元。
輕食水果的銷量高漲,既是都市青年飲食方式的升級,也是品牌抓住了消費者對于「更大、更好、更便捷」的需求。

不需要清洗去皮、適合隨手拍照,正契合了當下快節奏生活下的「輕食儀式感」。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食物,更是一個「我在健康生活」的信號。
這也是為什么輕食水果能成為「社交型食物」,健康、無負擔,還上鏡,在社交媒體的傳播下,讓它們自帶流量,甚至帶動了一陣個消費鏈。
輕食水果的火熱帶動了深加工品牌。
不少品牌推出獨立包裝的每日莓果干、藍莓能量棒、番茄汁氣泡水等。以「低 GI 水果」為基底的產品也正在取代傳統零食、水果,成為新一代日常陪伴產品。

02為什么藍莓與小番茄能開始成了大生意?
在辦公室總能看到同事間相互分享藍莓、小番茄,卻很少有人說要吃個蘋果、來根香蕉。因為它們滿足了當下消費者飲食結構和消費心理。
如今消費的關鍵詞是「高蛋白、低碳、低糖、抗氧化、抗炎」,所有的健康趨勢都圍繞「功能型飲食」展開,低 GI 的輕食水果正好填補了這個需求空白。
對于健身人群,健康飲食不應該是抽象概念,而是看的見的狀態,正如有的消費者表示「我需要健康低 GI,但是性價比高」。

舉例來說,每 100 克小番茄,含有 43.5 毫克維生素 C,但普通大番茄只有 24 毫克,倘若吃一份 220 克的小番茄(大約是 20 顆左右)就含有 95.7 毫克的維生素 C,基本滿足每日所需。
其實這些具象化的益處,在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這也使得藍莓和小番茄的好處深入人心,也促成了消費者對產品的復購。
不少品牌也敏銳的抓取到這一趨勢,在產品的宣傳時不再泛泛而談,而是精準聚焦于「具體花青素含量」、「富含天然番茄紅素」,并將「0 轉基因」、「0 激素」作為品質背書。例如,品牌 "Fruitist" 明確表示所有產品均通過非轉基因項目認證。
相較于橘子、香蕉類傳統水果,藍莓、小番茄、樹莓等輕食水果更容易打造包裝和產品的差異化。
比如,盒馬的「番茄抱抱桶」、素坊的冷凍「每日莓果」,在給消費者帶來新鮮感的同時,也迎合了都市人愛嘗鮮的念頭。
一些品牌更清晰的產品分級,像果子大小、甜度分級,也確保了「高品質」的消費體驗,比如品牌 " 佳沃 " 為藍莓定制了產品手冊,甜度達 15%、藍莓的大小劃分從小于 14mm 到大于 22mm。
更重要的是,藍莓和小番茄成功實現了對用戶的全覆蓋。
健身族是核心用戶,但母嬰人群、老年消費者也正在加入。對于年輕父母來說,藍莓是安全、無添加的兒童輔食;對于中老年人,它是控糖、降壓的保健果子。
品牌們正以「精準功效 + 全齡覆蓋」的策略,將它們打造出一種全民通吃的健康形象。
當下,「輕食餐」、「低 GI」無疑是社交媒體的流量密碼,同樣也是大眾可復制的健康、有態度的生活模板,吃同款水果、曬同款果盒,讓藍莓和小番茄從生理上的益處提升為情緒上的滿足。
03新的低 GI 水果正在引發一場水果創新浪潮
當「低 GI」成為健康消費的新趨勢,水果界的熱度榜也在悄然重排。
過去那些以甜度取勝的熱門水果,像西瓜、荔枝、榴蓮,如今在健身和控糖人群眼中,逐漸從「放開吃」變成「淺嘗輒止」。
取而代之的,是藍莓、小番茄、車厘子、黑莓等低 GI 水果的上位。它們糖分更低、抗氧化能力更強,更契合「控糖不控味」的飲食觀。
「低 GI」也成為消費者重要的篩選標簽,甚至是復購的理由之一。
對此,品牌也迅速行動,比如 2025 年 8 月,盒馬生鮮上線自有品牌低 GI 系列產品,從藍莓到奇異果均附帶明確的 GI 值說明;佳沃 JOYVIO、怡顆莓 Driscoll ’ s 等品牌也相繼獲得了「低 GI 食品認證」標識。
同時,低 GI 的浪潮也在影響更廣的果蔬衍生品市場。NFC 果汁、果干、果醬等產品紛紛打出「低糖」、「低 GI」的標注,用技術手段延續健康屬性。
「數值化進化」將會引發水果的改革浪潮。好吃可以被看見、健康可以被量化、GI 值的可視化、認證化,或將成為未來果蔬產業的標準配置。
例如,甜度承諾、果徑標注、儲存指南被直接印在盒蓋上,消費者可以清晰判斷「這盒果到底值不值」。一些品牌還附有原產地追溯信息,讓消費者可以掃碼看到種植地、采摘日期和運輸鏈,建立起情感連接與安全感。
藍莓和小番茄的成功,是大眾健康消費升級的縮影,「營養 + 功能 + 調性」、「低 GI、抗氧化、輕負擔」,正推動果蔬行業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來源:精練GymSqu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