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9 日,藍點觸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點觸控」)近日宣布完成超億元 C 輪融資,此次融資由紅杉中國領投,珠海科技產業集團跟投,資金將主要用于研發端擴容、生產工藝自動化升級及市場拓展。
「藍點觸控」提供機器人力傳感器硬件,已形成包括人形機器人六維傳感器、通用六維力傳感器、關節扭矩傳感器、拉壓力傳感器等多個產品系列,客戶包括智元機器人、小米機器人、優必選、眾擎等頭部人形機器人廠商,并拓展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等行業客戶。
隨著產品規模化出貨,「藍點觸控」積極推進生產環節自動化改造與 SOP 標準化建設,在廣東新建的生產基地面積約 1 萬平方米,新一代全自動機器人關節力傳感器生產線已投產。該產線設計年產能為關節力傳感器 100 萬套、末端六維力傳感器 20 萬套,將推動「藍點觸控」整體產能提升 3 至 4 倍。
" 人形機器人增速比我們預期的要快。更重要的是,去年行業還在談技術、談愿景,今年從產業和技術實際情況來看,已經進入了實體出貨放量階段。" 劉吳月介紹,出貨量增長不光來自前沿客戶的 " 原型驗證 " 需求,在數據訓練和部分有限應用場景下,已經形成了批量化的穩定需求。
數據訓練通過在模擬環境或真實世界中反復執行任務,收集大量物理交互數據,來進一步訓練和優化 AI 模型與控制算法,是機器人從 " 預設程序 " 邁向 " 自主智能 " 的核心環節。機器人要理解物理世界的復雜性,繞不開每一次抓取、放置、拖動甚至碰撞的力學數據,而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力覺傳感器是重要的 " 數據入口 "。
當前數據訓練已經涵蓋了家居、商超、物流等多個場景,正在加速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但不可否認的是,機器人在終端層面的落地,還存在一段距離。
「藍點觸控」IP67 防塵防水傳感器水下展示
劉吳月觀察到,數據訓練外,迎賓展示、商演和部分有限場景的工廠作業是目前比較普遍的落地場景,而最終的落地應用,是一個螺旋迭代的過程," 不要一下子指望一個特別大的場景,因為公司本身發展也是迭代螺旋式的。當企業有一定技術,但深度商業落地又太遠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有限場景、小場景,也能夠解決問題。"
對于行業存在的泡沫,劉吳月持理性態度:" 對于高科技方向來說,泡沫是一定存在的,沒有泡沫就沒有快速發展。" 但他強調,「藍點觸控」的目標是 " 泡沫褪去后,我們還屹立不倒 ",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團隊過硬、產品能解決實際需求,以及多元化布局。
力傳感器的整體技術壁壘很高,而且融合了機械、軟件、算法等多方技術能力,整體技術比較縱深,技術能力比較立體又全面投入的團隊才有留到最后的機會。「藍點觸控」將在研發端進一步加強研發和服務能力,鎖定客戶;在生產和成本端,持續優化迭代,增強底層競爭力;在市場端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以新的技術需求反哺拔高自身技術門檻。
在海外市場,「藍點觸控」的競爭優勢源自其研發能力和迭代速度,依托航天領域技術積累,其研發能力可以比肩國際頭部企業,而依托國內供應鏈等優勢,產品迭代速度可以縮短到 2-3 周,加上航運周期也依然快于國際企業。
目前,「藍點觸控」在歐洲市場已經形成一定體量,此次引入紅杉中國投資,有望借助其國際資源能力,進一步拓展市場。
來源:投資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