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公關們離職去創業公司,別被騙了!觀點
2014年是互聯網格局大調整的一年,也是各種各樣參差不齊的創業公司興起的一年,前者導致了還算有點兒名氣的互聯網企業公關失業,后者給從這些還算有點兒名氣的互聯網企業失業的公關提供了就業機會。
BAT陣營的形成,的確降低了從互聯網企業辭職的公關們擇業的機會,從某一企業出來意味著失去了在某一大陣營里的所有企業就業的機會。做過互聯網企業的公關們,首選一定不是傳統企業,一收入太低二思維落后,于是創業型的互聯網企業成為首選。
2014年,各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紛紛設置PR崗,給互聯網PR從業人員們一種假象,工作機會好多啊,獵頭報價的薪水也不低,但獵頭報的薪水實際上根本給不了,是以高薪騙你去面試的。面試時你會發現創業公司的各種問題,要么是“近期要融資”所以設置PR崗,要么是壓根兒不知道PR是干嘛的。你跟他說PR工作都包括什么應該怎么做,他跟你扯如果出現負面是不是說明PR的媒體關系不好。好容易碰到一個對PR工作有一定認知的,才發現這認知也是一知半解,而且還自詡PR專家。挑戰你的專業性事兒小,給你的工作帶來阻力事兒大。
不過,如果你有耐心、有膽量去教育你那自詡PR專家卻不懂PR的老板,可以嘗試一下。總結起來,互聯網PR到創業公司后被騙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PR是公司的動脈,PR是萬能的
創業公司老板覺得PR是萬能的,不管產品好不好服務行不行公司有沒有名氣,只要有了PR,萬事大吉,媒體就會關注你就會爭相報道采訪你。沒有媒體愿意關注?對不起,是你PR的能力不行。
二、PR不需要預算
創業公司老板招PR會非常愿意招有互聯網從業經驗的,招一個有強大媒體關系的PR,自己公司的那點兒事兒可以被PR維護的所有媒體關注和報道。“發稿費?TA不是你朋友么,發稿還要收費?”“車馬費?沒有車馬費你竟然連一個媒體都邀請不來?”
三、我這么牛逼,媒體應該爭相報道的
在每一個創業者心里,都覺得自己是最牛逼的,自己的公司是最牛逼的,尤其是有后臺有背景拿到大額融資的創業公司。自己公司的一丟丟動態,都覺得是天大的新聞,媒體一定會報道。你以專業的判斷告訴他這事兒在媒體那兒算不上新聞點,他不信,還會說你能力不行關系不強。
四、自娛自樂
公司有點兒動靜,當然在創業公司看來是天大的動靜,這時會希望PR邀請所有媒體都到場、采訪,媒體參會、采訪完,至于傳播能不能落地他就不關心了。如果PR只是聯系媒體采訪,那PR的工作就簡單多了。
五、只接受平媒
影響力再差的平媒,他都覺得好。你跟他說門戶他都瞧不上,更別提二三四五線可以能給他發稿的網媒了,這種網站一概不要發,要做就做平媒!在他的意識里,門戶跟其它發稿網站應該沒什么區別。
六、給我做微信傳播
重視微信傳播是證明他略懂PR的一個方面,圈子傳播嘛,去影響精準的目標人群。可是問題來了,自媒體大號兒都要收費,動輒大幾K上萬的收費標準給他嚇跑了;讓推媒體公號,媒體公號的負責人跟記者編輯是獨立的部門,而且發布的內容都是人家從當天所有內容中精挑細選出來的2-3條,咱家這點兒小事兒即便能被記者報道也不符合人家微信推送的標準啊!不管,PR你去給我聯系。
以上僅為冰山一角,在實際工作中,如果你曾在一個有規范流程的企業工作過,到了這個毫無秩序野蠻生長的環境,光適應企業文化就夠你受的了。So,離職去創業公司你是否做好了準備?
PR媒體俱樂部發起人趙宏民按:本文由之前做PR的團團投稿并首發PR媒體微信公眾號。辛辣的揭露了創業公司不懂PR的領導瞎指揮、浮夸風等惡習,實話說,挺解氣的。也希望各位PR、媒體和創業者共勉。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