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才之困:高校年增千萬人,騰訊阿里卻海外投資觀點
今年,又有940萬人走進了高考考場。2015年942萬人報名高考,2013年和2014年分別是912萬和939萬,四年前是915萬——他們今年面臨著就業和繼續深造的選擇。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月29日公布的數據,今年高校畢業生765萬人,比去年增長了16萬,整體的青年就業群體大約有1500萬左右。
雖然每年都有巨量的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創業創新大潮下也涌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公司,光新三板掛牌的影視、游戲公司,分別都超過了百家,動漫掛牌也有接近40家,過去兩年的動漫創業公司融資案例也超過百起。
中國金主們還是越來越多地開始了在海外的大手筆采購。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市場行為,作為商業企業,就應該尋找價值洼地和增強自身競爭實力,這一方面顯露出中國企業的全球化野心,另一方面則是許多業內人士向三文娛提起過的,中國產業人才之困。
各行各業中國金主的全球買買買
光這兩天的消息就有:
傳統行業,6月7日青島海爾公告稱,總額約為55.8億美元的交易作價已由海爾向GE(通用電氣)及相關主體支付完畢。
體育,6月6日江蘇蘇寧集團宣布以約2.7億歐元(約合20.12億元人民幣)的總對價,獲得意大利足球俱樂部國際米蘭約70%的股份。
文娛,6月3日,根據《金融時報》報道,騰訊投資的 Tang Media Partners(TPG)將與華誼兄弟集團等中國公司聯手,收購好萊塢制片公司 IM Global 的控股權。TPG 成立于去年七月,是由騰訊、紅杉資本創始人沈南鵬和前任貝爾斯登全球副董事長唐偉共同創辦的基金公司。IM Global 還將與和騰訊合作,組建一家合資的電視公司。兩筆交易總價值約 2 億美元。
IM Global 今年有《五十度黑》等的作品,它也負責過《美人魚》等中國影片的海外發行
如果你經常看三文娛,一定見到過更多的例子:當前的中國文娛資本大潮,翻滾著兩大浪頭。
一是財閥化寡頭化的跡象,或者說拼爹趨勢。三文娛此前有過分析文《文娛產業財閥化?雖然對創業者不是什么好事,但這才剛剛開始》
另一個,就是中國金主去好萊塢、去韓國日本買買買。
比如韓國三大經紀公司,已經都有了中國企業的力量介入。
韓國小鮮肉流水線
5月27日,韓國媒體報道,騰訊和微影時代將分別向YG娛樂注資3000萬美金(約1.97億人民幣)和5500萬美金(約3.6億人民幣),獲得4.5%與8.2%的控股權,成為繼LVMH集團旗下的L Capital之后的第3、4大股東。YG娛樂是BIG BANG、權志龍、李鐘碩、2NE1等韓國明星或偶像團體的經紀公司。
今年年初,2月11日,有媒體披露阿里巴巴以355億韓元(約 1.95 億人民幣)增資韓國娛樂公司SM占股約4%。2月19日,韓國娛樂公司JYP宣布與中國海洋音樂集團簽署了獨家音樂版權合作協議,并將共同投資成立合資公司。
除了參股公司,中資還非常頻繁介入好萊塢電影,以至于今年6月中國內地電影暑期檔的好萊塢內戰,裹挾著中國金主們的競爭——《魔獸》電影的出品方傳奇影業被萬達35億美元收購,投資這部電影的還有騰訊影業和中影;獅門影業出品的《驚天魔盜團 2》,湖南廣電旗下的電廣傳媒參與了投資,電廣傳媒15億美元參與投資50部獅門電影;博納也以類似拼盤投資的方式參與了《X 戰警:天啟》和《獨立日 2》。
雖然這是市場環境下正常的商業行為,不過卻無比直接的展示著一個問題:時時有業內人向三文娛提起的產業人才之困。
本土企業人才短缺之困
根據三文娛不完全統計,2014-2015年的動漫行業融資案例超過百起。詳見:155起動漫融資和背后的五大規律(三文娛產業地圖第三彈)
這幾年掛牌新三板的影視動漫企業也超過了百家:
表格來自三文娛一個小伙伴
這些企業,能做出與好萊塢抗衡作品的,卻是少之又少。反而有很多業內朋友向三文娛提到過他們面臨的人才困境。特別是中層人才。
能夠將好創意完善、呈現和執行的人才,太少了。
比如動畫,很多大學老師根本沒有做過動畫,只能照著教科書教學生一些基礎的甚至機械的東西。
每年的千萬學生,與動畫漫畫影視相關的,也在幾十萬之眾。這當中,有多少人會成為行業里一個數量點綴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談談您的看法,或者,給我們投稿聊聊感想吧,郵箱是hi@3wyu.com。今天這個沉重的話題就先些到這里。
◆END◆
作者:三文娛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