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新財報:利潤率增長近3倍,如何摘掉“虧損”帽子?專欄
最近一年來,籠罩在京東頭上的最大陰霾則是虧損連連,沒辦法,赤裸裸的財報數據,難免被盯著不放。對此,京東一直在努力改變。
昨天,京東發布最新的201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這一季度京東凈收入6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凈虧損1.321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74%,可謂虧損大幅收窄。
但如果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 GAAP)計算,京東本季度取得凈利潤3.914億元,而去年同期為凈虧損1570萬元。這也是京東自上市以來首次實現盈利。
實際上,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里面包含了與日常經營相關性較弱的非現金交易,如員工的股權激勵費用以及股權投資減值等。通常來說,公司的管理者會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財務指標來評估公司的經營業績、制定財務計劃,因為Non-GAAP能夠更直接地反映一個公司的日常經營狀況。
自此,京東可以說是正式摘掉了持續虧損的大帽子了!
最值得關注的是,這一季度,京東凈收入和交易總額(GMV) 也都超過華爾街預期,自由現金流達到81億元人民幣,過去12個月自由現金流達110億元人民幣,現金流達到創下歷史新高,京東經營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0.4%大幅上升至1.1%,增長近3倍。而且,第二季度京東經歷了618大促活動,盈利水平不降反升,很有嚼頭。
一句話,如今京東的財報盈利拐點已經到了。幕后,京東究竟做對了什么?
1、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品質電商的堅持
一直以來,京東的電商之路和阿里走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前者走品質電商,主打B2C,自建物流倉儲,自家囤貨,品類自營;后者則主打平臺,所以不斷遭遇假貨風波。可以說,京東之所以能不斷壯大,就是樹立了“靠譜、正品”的品質電商這一塊招牌。
而今,這一招牌終于凸顯威力,京東從單一的3C電商平臺成功地轉型發展為“綜合一站式品質購物平臺”,迎來收獲期。
根據艾瑞咨詢Q1數據顯示,京東在中國B2C購物網站交易規模的市場份額首次超過30%,達到31.2%,較2015年Q4再增加4.1個百分點。特別是京東的年營業額表現靚麗。
今年7月份,《財富》雜志日前公布2016年全球財富500強榜單,京東首次上榜即位列366位,成中國首家且唯一入選財富500強互聯網企業,打破中國互聯網企業長期缺位全球500強榜單局面。而且連BAT也都落榜。
這是因為《財富》全球500強排行榜是以年營業額作為排名依據,而福布斯排行榜則以公司市值來排名。以營收計算,京東的營收早已超過阿里。現實中,2015年阿里巴巴營收則僅122.93億美元,騰訊營收只有約165億美元, 百度約107 億美元,京東2015年營業收入為 288.47億美元。
很多人感覺似乎阿里的盤子比京東大很多,比如阿里巴巴宣稱年交易額3萬億超沃爾瑪,但這是拿自己的平臺交易額(GMV)比來和沃爾瑪的收入(Revenue)來比的。這是打了概念差,口徑并不一樣罷了。所以真正的收入來計算,京東無疑是互聯網領域的老大。
此外,京東正不斷進行布局,為其盈利提供了有利保障。
四月份,京東正式推出了云存儲和云數據服務。今年6月,京東和沃爾瑪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收購1號店,彌補線下短板,打造融合線上線下的零售商業模式,提升在商超品類的競爭力。如,在京東平臺上開設沃爾瑪“山姆會員商店”官方旗艦店,在O2O方面沃爾瑪實體門店將接入“京東到家”O2O平臺,并在供應鏈端展開合作,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的產品。
同樣在今年第二季度,高絲雪肌精和資生堂安熱砂等日本化妝品品牌,知名韓國品牌悅詩風吟(Innisfree),時尚品牌New Look和世界殿堂級干邑品牌“路易十三”等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在京東平臺開設旗艦店,京東再一步步拓展和海外品牌的合作,滿足中國消費者對高端進口正品的需求。
特別是,京東金融和O2O擺脫了對京東集團資金的依賴。京東金融上半年實現了資金的自給自足,并找到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資產融資模式,也進一步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
2、虧損論的偏頗,前方彈藥充足中前進
總之,上市以來,京東用戶持續增長,運營效率提升,規模效應出現,邊際成本降低,京東盈利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如今,京東毛利率呈現持續上漲,連續六個季度增加。其增長動力則主要來自快速擴張的京東商城第三方開放平臺業務,廣告服務及向第三方商家提供的物流服務。
在筆者看來,之前京東多年虧損,是一種戰略性虧損,從而樹立更高的競爭壁壘。在投資界和行業內,僅從一時的虧損來斷定成敗顯然有失偏頗。一直以來,媒體人或者眾多專家評論人,言論清一色標題黨,都將虧損的看點放大。
外行只盯著那些虧損的數字,內行看得是變化之后的明天。一位投資大佬,對媒體財報報道一直很看不上,他曾私下說“不是說所有的企業都應該只關注其虧損,運營利潤、營業額、交易流水的增幅才是核心,因為這些才代表著未來。從這點來說,京東是著眼于未來。而今更是以最新的盈利能力來給了外界以最響亮的回應。
而且,這次盈利拐點之后,京東的前方更可期。
其一,京東開始向上游進軍,打造供應鏈“大網”。根據京東的規劃,2016年起京東將投入巨資建立一個覆蓋中國所有大中城市的冷藏、冷鏈、倉配一體化的網絡。生鮮配送能力將成為京東領先于競爭對手的一大優勢。
其二,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現金流是衡量一家企業生存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如今,自由現金流創歷史新高,自然為京東今后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撐。相反,若現金周轉不暢、現金流枯竭,企業將面臨巨大的風險甚至最終影響企業的生存。
總之,如今摘掉“虧損”帽子之后,這是京東的一個最好的工作業績匯報,也釋放出一個關鍵性的信號,未來其必將依托大數據、物流等優勢打出一系列的新牌,比如全面打響的商超大戰。前方,還有更多的精彩上演,不妨邊走邊看。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