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咖啡館發起人的無奈:當初的“眾人拾柴”如今卻成了致命傷新金融

    鈦媒體 / 懂懂筆記 / 2018-01-15 08:58
    政出多頭,管理混亂,或許是導致大量眾籌咖啡館項目夭折的主要原因。本以為能夠獨善其身的志達,最終也逃不過與其他類似項目一樣,陷入無盡的糾紛當中。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國內首家互聯網金融眾籌咖啡館,國內首家女性白領主題的眾籌咖啡館,國內首家90后發起的眾籌咖啡館,國內首家......

    在過去幾年里,隨著眾籌的興起,不少眾籌咖啡館跟風而起,并在誕生之初就不停立下flag。一時間,許多“國內首家”主題咖啡令人眼花繚亂。

    然而,這些偏愛立flag的咖啡館,大部分都沒能熬過一年就垮了。于是,互聯網上眾說紛紜,有人覺得眾籌咖啡館的倒閉,是經營模式、盈利模式出問題所致,更有人直指所謂“互聯網思維”才是眾籌咖啡館泡沫興起的始作俑者。

    “眾籌咖啡館的大量倒閉,原因有很多,但卻都有一些共性。”曾發起經營三家“魅咖”眾籌咖啡館的邱志達告訴懂懂筆記,這個曾經一度令他引以為豪,并當成終生事業的眾籌項目,如今已成為生活上的負擔。

    通過了解他經營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或許可以勾勒出大量失利的眾籌咖啡館項目,“惹火燒身”的共性問題來。

    沒錢賺的眾籌項目,沒咖啡喝的咖啡館

    眾籌咖啡館發起人的無奈:當初的“眾人拾柴”如今卻成了致命傷

    “最長四年最短一年半(關門),能開這么久,我這三家咖啡廳在業內算長命的了。”

    從2017年初開始,由于種種糾紛,志達所經營的三家眾籌咖啡廳,陸續陷入經營停滯狀態,而他個人也因單方面宣布咖啡廳解散,連續“吃”了好幾場官司。在連續召開數十次調停會之后,發起人與股東之間的矛盾依舊無法解決。

    “現在散伙也不是,不散伙也不是,都在那兒死耗著。”他告訴懂懂筆記,作為發起人,這三家眾籌咖啡廳都是以股權認購的形式籌集社會資金,每家咖啡廳的眾籌股權為100份,每份為2萬元(享有1%分紅權)。

    在第一家店開業之初,包括志達在內的首批發起人便承諾,所有購買咖啡廳股權的眾籌股東,每年可在咖啡廳享用80杯免費咖啡,并擁有咖啡廳公共區單獨座位的無限使用權,用于會客或接待親友。在每個季度,根據咖啡廳實際的經營狀況,將盈余部分按各股東所占股比分紅。

    “咖啡隨便喝問題不大,但項目沒錢賺我也沒法分紅不是?”他表示,項目日常的經營狀況并不是很好,雖然咖啡廳每天看起來座無虛席,但大都是股東帶著親友,前來享用“免費咖啡”。

    只有消耗,沒有客源。眼看著咖啡廳陷入虧損狀態,股東們所投入的資金即將“燒”完。此時心急如焚的志達,只能將第一家店的眾籌方式再次復制,又“籌”了第二家、第三家咖啡廳。并用后續籌得的資金,用于貼補整個項目的經營。

    “因此,后面兩家店的裝修投入,都十分的粗糙,就是為了能夠省出錢來,繼續燒在股東權利上。”參與了整個項目運營的志達知道,如果長期沒有生意,再多的資金都填不滿這個無底洞。

    于是,他開始動用有限的資金在網上進行推廣宣傳,希望三店聯動,吸引更多的用戶,“但吸引來的不是顧客,而是更多想加入項目的眾籌投資者。”

    一心想賣咖啡的志達,卻無奈只能繼續賣股權。雖不能說是飲鴆止渴,但情況也差不太多。

    第一家咖啡廳開業后已陸續募集了超過100名股東,所籌得資金已達200多萬。看似風光無限,但整個項目隨著眾籌的“雪球”越滾越大,開始變得愈發危險。

    “入不敷出,到了去年年初,我連速溶咖啡都進不起了。”經歷了團隊精簡、設備變賣、食材降級之后,志達依舊無法減緩三家咖啡廳的虧損速度。他甚至開始倒貼自己多年的積蓄,以維持項目的正常運作,更無可奈何的是:一些朋友催著他籌劃第四家眾籌咖啡廳,他也順勢希望再度施展“拆東補西”的故技。

    然而,第四家店尚未開始募集資金時,前面三個店就“燒”光了所有積蓄。一籌莫展的他,只能向所有股東發出通知:咖啡廳因資金問題,暫停營業。

    此舉未出意料,瞬間引起了眾多股東的不滿,“他們已經不滿沒有分紅的事了,如果連咖啡都沒得喝,那就更不情愿了。”

    此時的三家門店,因無法持續盈利導致項目陷入困境,究其原因,是大量會員權益兌現所產生的成本支出,成為項目最大的負擔,甚至在經營后期成為壓垮項目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為何擁有眾多股東資源、人氣、人脈的眾籌咖啡,呈現出超高的關門風潮?

    本該眾籌的是資源,卻只湊到了預付款

    眾籌咖啡館發起人的無奈:當初的“眾人拾柴”如今卻成了致命傷

    “其實眾籌咖啡廳并不神奇,本質也和互聯網不沾邊。”

    在停業通知發出去之后,志達開始反思整個項目的始末,并在查閱了大量眾籌咖啡廳的失敗案例之后,把經營失敗的首要原因,歸咎于傳統和固化的經營模式上。

    他告訴懂懂筆記,國內眾籌咖啡廳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七、八年前,許單單發起了國內第一家名為3W的眾籌咖啡館。

    當時因為許多成功企業家、投資人、行業大咖等都成為了這家3W咖啡館的眾籌股東,所以才使得名不見經傳的咖啡館,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名聲大噪。當然,很多人當時并不知道,中關村創業大街上雨后春筍般涌起的那些咖啡館,并不是靠賣咖啡賺錢。

    就在五年前,經歷了兩次創業失敗之后,心灰意冷的志達在父母的支持下,打算在自家小區底商開一間小咖啡店。無意中聽說了3W的“眾籌模式”以及其成功案例后,深受啟發。他覺得,與其租個“蚊鋪”開個小店,不如集合更多的人財力,開個像3W那樣高大上的咖啡館。

    而此時,眾籌咖啡廳已然在廣東流行開來,甚至衍生出了眾多的“眾籌書店”、“眾籌酒吧”等形式。志達感覺,眾籌開店的模式正處于爆發期,因此必須抓住紅利,或許還能圓自己的事業夢。

    “照著別人的模式,我依樣畫葫蘆,做了商業計劃書。”他開始向身邊的親戚好友“安利”自己十分前衛的創業項目。讓他沒想到的是,憑借著這20頁粗糙的PPT,項目居然就獲得了8位親友的支持,并通過他們的介紹,順利募集到30名眾籌股東,“包括3W在內大量眾籌咖啡館的成功案例,讓投資的人相信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項目。”

    就在首批眾籌資金到位的40天后,志達所發起的眾籌咖啡館,在羅湖密集的商圈一角正式開業了。但開業之后,除了股東捧場之外,自然客流非常少,這讓他很是郁悶。

    “要說沒人愛喝咖啡,那一街之隔的星巴克,卻天天都是人滿為患。”經過再三觀察和咨詢,志達在傳統咖啡館的模式里,發現了問題的所在。

    他告訴懂懂筆記,由于咖啡飲品價格較高,所以在國內有此消費習慣的,大多都是白領、小資階層。這類客源數量有限,縱使有再多的宣傳,也都比不上星巴克、Costa等連鎖咖啡企業先入為主的品牌效應。想憑借眾籌咖啡的理念改變用戶習慣并不容易,“眾籌咖啡館的經營模式,與傳統咖啡館并沒兩樣,不同的只是資金的籌措方式比較新穎而已。”

    既然絕大部分的眾籌咖啡館遭遇的困境,都與傳統咖啡館類似。那么,3W為何卻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多?或是其經營理念頗具互聯網思維?

    “他們的業務,不僅是經營咖啡飲品和便捷餐食,更多的是投融資服務與行業沙龍。”本質上是互聯網創業智庫的3W咖啡館,其所提供的培訓服務、行業分析、投融資服務等增值業務,并不為人所熟知。但“湊錢開店”的商業模式卻因為3W的成功而流行開了,并且讓很多創業者陷入“眾籌”就是互聯網風口的誤區,“他們(指眾籌股東)除了有錢以外,還有大量的人脈關系,我一直以為這些人脈和資源會把咖啡廳帶火。”

    單純的“湊錢”并不能為咖啡館經營帶來實質幫助,想要運作一個成功的商業項目,社會資源、管理經驗必不可少。志達逐漸發現,眾籌的意義,更多的是籌集人脈資源和圈子資源,并且要將這些資源提升并產生商業價值。但這一點卻一直被他和周圍不少眾籌咖啡館經營者、發起人忽略,用傳統經營思維,在運作著看似不傳統的眾籌咖啡館。

    政出多頭、缺少文化,最終成了致命傷

    眾籌咖啡館發起人的無奈:當初的“眾人拾柴”如今卻成了致命傷

    不過,當時遭遇挫折的志達卻認為,即便咖啡館在品牌影響力上比不過知名連鎖企業,但或許可以在單品口味和價格上取勝。

    于是,他花重金聘請了專業的咖啡調制團隊,期望為顧客提供口味更醇,口感更好的咖啡,店內布置和陳列也開始增加小資氛圍。

    但這一切,卻沒有給咖啡館增加什么客流,反而成本開始高居不下。他發現純粹的咖啡業務,并不能支撐起咖啡館產生效益,于是,志達也開始琢磨像3W那樣做一些增值服務,希望讓咖啡館產生更多收益。他最先想到的,便是將場地出租去做路演和沙龍。

    “周圍許多初創企業辦公地方小,開會、培訓甚至路演,都缺少場地。我可以有償出租。”于是,他開始在周邊辦公樓及物管群宣傳這一項新業務,希望能夠借場地出租,緩解整個咖啡館的經營困境。然而,場地還沒租出去,就引起了部分股東的不滿,“他們覺得出租場地,會讓咖啡館的調性變low,還有一部分股東認為,在開拓新業務時沒有事先告知他們,是不尊重股東的行為。”

    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暫緩推動咖啡館的出租業務。本以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但卻沒想到,有些股東以這件事情為由,將咖啡館不盈利的問題,歸咎于運營團隊的無能。并鼓動其余股東,要求召開股東會議介入咖啡館的經營管理。

    “之前開股東會,無人問津無人參與,現在卻怪我經營不善,導致咖啡館陷入困境。”志達雖委屈,卻只能根據要求召開商討會議,“既然開會,就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但是,情況恰恰相反。每位股東都有各自的“如意算盤”,有的提議咖啡廳增加西餐服務,有的提議和周邊辦公樓合作推廣,更有的提議改成夜場酒吧。眾人為各自提出的“解決方案”爭執不休,連續幾場會議下來,絲毫沒有達成任何共識。

    每一次會議,提出的“想法”最終都懸在半空,無法落地。

    此時的志達開始意識到,當初內心所考量的“眾人拾柴火焰高”,現如今已經是“引火燒身”。

    他坦言,在咖啡廳的運營管理上,股東之間的分歧一直存在。而且前期為了募集大量資金用于開店裝修,項目整體的股權拆分過細,且過于分散。因此導致了許多小股東“抱團”,介入咖啡館的日常管理和決策中,甚至仗著股權“欺負”發起團隊和運營團隊,最終導致了許多業務無法正常拓展。

    “每位股東的股權都一樣,但加起來卻超過了發起人。”他表示,股東動不動就以退股相要挾,加上幾位發起人沒辦法返還其資金。因此,迫于壓力,在許多決策上不得不妥協,許多不合理的要求也不得不讓步。

    實際上,如此被動的經營管理,已經與企業基本的管理常識背道而馳。再加上這些股東所處的行業不盡相同,因此導致了身份、愛好、秉性間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也導致咖啡館長期以來沒有培養出良好的圈子文化,形成完整的主題氛圍,至于項目整體的發展前景更是無從說起。

    “請神容易送神難,最開始為了錢讓他們加入,現在什么事都被動,我寧可干干脆脆倒閉,反倒不折磨人。”政出多頭,管理混亂,或許是導致大量眾籌咖啡館項目夭折的主要原因。本以為能夠獨善其身的志達,最終也逃不過與其他類似項目一樣,陷入無盡的糾紛當中。

    跟風,從根本上導致了眾籌咖啡館的泛濫,也讓整個行業在短短的幾年里,迎來了大面積的倒閉潮。從商業模式上看,眾籌咖啡館天生就帶有經營上的“缺陷”,也注定管理者不能像傳統咖啡館那樣去運營它。

    從包括志達在內的諸多失敗案例看來,“咖啡”是眾籌項目的一個形式,并不是主要的賣點,更多的是通過咖啡、紅酒、書籍、茶道等載體,形成特定的圈子氛圍,并以此拓展更多的增值業務,如投融路演、項目發布、種子孵化、知識交流等等。

    賣咖啡絕不是眾籌咖啡館的根本目標,這看似極為簡單的道理,卻難倒了很多眾籌發起人。只有匯聚良好的圈層文化,才能產生足以支撐經營的盈利業務,并使得眾籌的項目持之以恒的發展下去。

    時至2018年,如今的社會氛圍,是否能夠支撐眾籌這朵“稚弱”的小草生長發育了呢?

    【來源:鈦媒體          作者懂懂筆記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最新快報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变态拳头交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蜜桃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变态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激情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牛牛 |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国产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高清视频|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1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日本免费电影一区| 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杨幂|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青娱乐国产官网极品一区|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帝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子无码午夜伦不 | 国产精品538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中文日韩字幕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