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網劇藝人走紅指南:造星土壤驟減,優質際遇增多?水煮娛
2017年了,你還在看電視臺播放的大齡偶像劇嗎?
2017年了,你還在感慨只能被大IP里的流量咖們刷屏刷到膩味嗎?
遙想網劇市場崛起四載,題材多元化,規模擴大化,門檻放寬化,不僅經典劇目、精品劇制迅猛增加,也為眾多新晉小花鮮肉開辟了新的生存之路。
早有《太子妃升職記》《最好的我們》一批基于互聯網基因誕生的“小而美”小爆款,已經將張天愛、劉昊然等人直送大銀幕;吳倩、徐海喬、孫藝洲、張馨予等去年在2016骨朵金榜Top50的藝人,也實現了從網絡向衛視網臺劇的跳躍;李易峰、張藝興、陳偉霆等憑借《盜墓筆記》《老九門》這些頂級網劇IP實現全方位價值升級。一時間讓網劇市場這一片養人造星的沃土越發受到關注。
而當新市場野蠻生長的亂象終結在2016年,2017年的網劇行業有了各方大小勢力魚貫而入,紛紛都想分一杯羹的時候,傳統轉行、大咖加盟、規格升級,網劇造星的環境又真的還像以往一般優渥嗎?
走紅路徑不少,還需足夠適配
一直都有“網劇造星說”,但時至今日,網劇的“造星”又何止造“新星”,想要自我增值,想要脫胎換骨,想要增廣見聞,現在都可以在網劇市場獲取自己需求的路徑。
路徑一:小而美
最佳適配:新星土壤
網劇市場自從2014年正規開市之后,一直以來都有不少無流量、無IP、無宣傳的“三無”精品成為爆款。而這些本身投資不高,也沒有成績保障的“小而美”,因請不起大咖而成為了孕育新人的絕佳搖籃。
本年度首部“三無”小爆款誕生于4月20日在愛奇藝零宣傳上線的《花間提壺方大廚》,這部由編劇團隊公司新圣堂影業出品的美食題材古裝喜劇,以初嘗種田文模式演繹了清新甜寵故事。在“娶妻當娶方一勺”的彈幕刷屏中,小廚娘方一勺的扮演者蔣佳恩因此脫穎而出,1997年出生的蔣佳恩此前幾乎沒有演出經驗,演技雖尚顯青澀,可單純不做作的表演方式和嬰兒肥的臉蛋不僅與角色非常契合,也為網絡觀眾開啟了一種新少女感的審美觀。
當然,在2017年的“小而美”之中,暑期檔上線、流量出人意表的《雙世寵妃》自然也成為了造星爆款,男女主角都是在過往無主演代表作的情況下,憑借甜寵瑪麗蘇題材故事與CP效應迅速人氣躥升。根據骨朵藝人指數顯示,邢昭林以最高骨指533進入2017年藝人骨指排行位列第29,梁潔以最高骨指510位列第37。
直至年末,本年度最快造星的作品《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誕生,甜寵劇能量聚集至年底,以青春校園題材故事再度爆發,將女主角沈月以最高骨指476送上2017年藝人骨指排行榜第61位,將男主角胡一天以最高骨指540送上第27位。
路徑二:題材紅利劇
最佳適配:翻紅重生
在“小而美”的造星階段,誕生新星小爆款多以2017在年輕觀眾里大熱的甜寵題材,作品題材對造星的加成已經有明顯指向。
在2017年最受矚目的紅利題材中,除了甜寵之外,懸疑探案類也大放異彩,暑期檔《白夜追兇》成史上豆瓣評分最高網劇,《無證之罪》以標準社會派推理成為經典,這兩部劇以美劇規格電影化拍攝留下極佳口碑;同時,棄用小鮮肉,啟用前有一定經驗的演技派,也讓不少在電視劇作方面沉寂一段時間的人有了發揮余地。
在《白夜追兇》中飾演關宏峰、關宏宇倆兄弟,被稱為人到中年、小生時期粉面不再,卻走對了油膩大叔路線的潘粵明,自從劇紅了之后,采訪節目做不停,各路紅毯都少不了他,是今年最典型“翻紅”案例,以最高骨指496位列2017年藝人骨指排行榜第42位。
早在《愛情公寓》中以“小姨媽”一角為人熟知的鄧家佳,經歷了一段代表作稀缺期,終于又憑借《無證之罪》里因生活所迫做出諸多不法之事的朱慧如,成為了全劇最令人同情的角色之一,鄧家佳也因此以最高骨指415位列2017年藝人骨指排行榜第121位,排名比宋茜更前一位。
另外,如《河神》中外表痞氣內在義氣、頭腦極佳又耍得一首點煙辨冤絕技的小河神郭得友一角,也讓本身在2016年的《法醫秦明》中已有不俗表現的李現人氣再度高漲,身價立時翻番。這些劇目本身已是高質量精品劇,扎堆出現又深受題材紅利之益,翻紅造星,勢在必行。
路徑三:佳作升級
最佳適配:加碼轉型
網劇造星可以一炮而紅,但一步登天者鮮有。以《河神》中郭得友一角在《法醫秦明》之后為自己再度加碼的李現,以最高骨指542位列2017年藝人骨指排行榜第26位就是最好的例子。此后,李現不僅得以在馮小剛監制的網劇《劍王朝》中擔綱男主,更得以獲得衛視青睞其作品。
依靠不斷接拍成熟網絡IP劇或爆款為自己加碼后,逐漸向衛視劇沖擊的年輕藝人不占少數。
2015年唐人影視首度入網出品的“三無”網劇《無心法師》成功讓旗下藝人韓東君與陳瑤為人熟知,2017年出品的《無心法師2》雖口碑不及前作,但無礙經歷兩年歷練已從新人過度為成熟藝人的兩人在2017年藝人骨指排行榜拿下相當不俗的排名。其中,韓東君以最高骨指605位列16名,陳瑤緊跟其后以最高骨指595位列第17名;隨后,韓東君主演的《極速青春》與陳瑤出演的《橙紅年代》都即將在今年登錄一線衛視。
另外,早期在衛視劇中以鄰家妹妹形象示人的藝人,在網劇時代得以重獲新生,紛紛加入“少女心”“瑪麗蘇”的青春劇豪華套餐。
譚松韻繼2016年《最好的我們》之后,2017年以《狐貍的夏天》自我加碼,其主演的《浪花一朵朵》在暑期檔登陸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安悅溪繼2016年《旋風少女2》之后,在2017年連續以《顫抖吧!阿部》《鎮魂街》兩部口碑之作加碼,而后主演的《路從今夜白》同樣登陸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最終,譚松韻以最高骨指638位列2017年藝人骨指排行榜第10位,安悅溪則以最高骨指677位列2017年藝人骨指排行榜第8位。
路徑四:頭部大劇
最佳適配:大咖入市
經歷三年野蠻生長的網劇市場,在2017年明顯進入了BAT頭部項目爭霸的時代。視頻平臺的資金投入再度催生市場擴大,傳統影視公司的紛紛加入也不斷提升制作規格,出演網劇似乎已成順應潮流之事,大咖藝人加盟頭部劇作已成常態。
2016年金馬獎雙影后周冬雨和馬思純,在2017年以《春風十里不如你》和《將軍在上》殺入網劇市場,吳秀波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好評連連,憑借馮小剛的《芳華》和陳凱歌的《妖貓傳》刷屏大銀幕的黃軒,同時有破80億VV的《海上牧云記》制霸網劇市場。
擁有網劇作品的傳統影視藝人中,在2017年藝人骨指排行榜獲得最高排名的男藝人為最高骨指614的陳曉,整體榜單中位列第13,獲得最高排名的女藝人為最高骨指748的周冬雨,整體榜單中位列第4。
年度骨朵藝人指數榜 指路網劇沃土優劣勢
2017年因為出演網劇而備受矚目的藝人,根據綜合骨朵指數進行排名之后,可以發現項目選擇的重要性以及造星難度的增加等問題。
注:表格中的藝人骨指為2017全年最高值,不含實時變化的數據浮動情況。
2017年因為出演網劇而備受矚目的藝人,根據綜合骨朵指數進行排名之后,可以發現項目選擇的重要性以及造星難度的增加等問題。
主要特征如下:
一、排名靠前的大部分為成熟藝人和段位升級中的藝人,對純新人、年輕藝人造星土壤的急劇縮減。
2017年走紅并進入Top100的藝人僅有不到10人,排名最高的是最高骨指543位列23的熊梓淇,同時他也是今年搜狐自制劇造星最成功的一位,直接躍進湖南衛視周播劇場“青春進行時”。
二、參與口碑劇、小爆款、網臺劇制、頭部作品的藝人,綜合排名較高。
如純網頭部劇《春風十里不如你》《將軍在上》《海上牧云記》、網臺劇制《秦時麗人明月心》《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口碑劇《狐貍的夏天》《無心法師2》《顫抖吧!阿部》、小爆款《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雙世寵妃》,這些熱度較高、互動較多、長尾效應較好的劇目,對出演藝人的綜合指數也有明顯提升。
三、后備作品續航力對藝人綜合影響較大。
比如沈月在《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熱度剛剛上升時就已經定下后續作品是名IP《流星花園》;李現在《河神》結束后,電視劇作品《南方有喬木》和頭部網劇《劍王朝》立刻跟進;李蘭迪雖是童星出身,今年剛剛轉型就在一年內用《秘果》《無心法師2》《你好,舊時光》刷屏觀眾,其中不乏名IP和頭部作品。
相比之下《花間提壺方大廚》出身的蔣佳恩,至今續作并未有所跟進,熱度就無法很好的保持。這樣看來,胡一天即將官宣的新作將會是其能否更上一層樓的關鍵。
結語
當網絡劇制進入精品期,原本寬松的造星門檻也相對有所變化,藝人走紅的際遇愈發不易,爆款之外,造星也需“精品化”。網劇依舊是造星最佳領域,藝人除了僥幸心理之外,更要提升自我綜合實力,以便隨時等待際遇來敲門。
來源:骨朵網絡影視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