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想賺錢必須改變的觀念

    創投圈
    2024
    11/28
    20:48
    分享
    評論

     

    我要先提到兩個詞:敘事和本能。

    什么是敘事?什么是本能?看到它,想必能從大腦中調取到一些認識,不過,似乎有點模糊。沒關系,我來解釋下。

    敘事(Narrative),一種故事講述或書寫的形式,它按照一定的順序或一組事件組成,類似于,最近很火的電影《好東西》是對現代青年情感生活面貌的一種敘事。

    劇中各種別出心裁的情感關系設置、貼近當下的觀點碰撞,還有女生在面對舊創傷和新挑戰時的自我探索等等,都是一種敘事。

    而本能呢?

    即人或動物天生擁有的、不用過多思考就有的自然反應或行為模式;準確來說,它是一種內在的、固有的心理傾向,通常和生存、繁衍等基本功能有關。

    但敘事和本能放一起,就不應該單獨理解了。為什么?

    理由有很多,我姑且講兩個自認為重要的。第一個關于敘事方式。你有沒有想過,我為什么成了現在的樣子,而不是理想中的模樣?我未來的生活何去何從?

    從出生開始,甚至可以追溯到爸媽、爺爺奶奶那輩,他們的生活方式就像織了一張大網,用各種方式在不同場合講故事。

    不管是人類文明,還是教育影響,甚至是鄰居們的閑聊,大腦把這些信息都整合起來,就像生命一樣代代相傳,這就是敘事的方式。

    爸媽按照他們那一代的故事來講述他們的生活,也傳遞著生命的希望;等我們長大了,接受的教育和社會的要求,也讓我們按照這種方式來講述自己的故事。

    敘事方式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幫助文化、價值觀從一代傳到下一代,省去部分教育成本。不信,你想想看,如果每個孩子都要通過正式教育接受所有的文化、價值觀,那是多龐大的教育工程?

    還有一點,敘事方式提供一種行動指導。比如:上班。

    人們聽到這些話,會潛移默化塑造著對工作的態度,讓一個人不只是機械地完成任務,而是帶著一種內在驅動力去投入其中,面對困難時,找到堅持的意義。

    類似于 " 努力工作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 "" 工作不僅是謀生手段,更是一種對社會的責任感 "" 每個崗位都重要,你的工作也在影響世界 " 等等。

    假設如果沒有這些敘事的引導,僅靠明確的制度和條文來規范上班行為,那工作可能會變得很無聊,甚至出現抗拒反應,到時候如同一個孩子生病 " 打針 " 一樣,必須采取強迫措施。

    所以,這就是敘事方式的重要性。

    說白了,社會框架下,我們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有一套敘事方式,它潛移默化中為一個人的行為提供意義和方向指導,這種意義又與我們的本能交織在一起,驅動著我們按照規則辦事。

    第二點是什么呢?我把它總結成一個詞:動力源。

    什么是動力源(driving force),動力,即推動一個人去行動的力量,而 " 源 " 則指這種力量來自哪里?二者結合可以理解為某種行動、活動的根本原因或能力來源。

    你有沒有發現,動力源是支撐行為和決策的原初驅動,它根植于本能需求。

    比如:餓了要尋找食物、感到孤獨要去社交、想要成就必須奮斗,這些本能訴求就像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發動機,不斷推著我們。

    然而,僅靠本能是不夠的,如果缺少引導,它可能導致無序甚至破壞性。比如:為了吃到食物可能出現掠奪,為了滿足欲望而違反規則。

    這時,敘事方式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它像給動力源裝上一個方向盤,讓本能驅動的行為被賦予一定意義,變得更加符合社會的規則和文化價值。

    正因如此,本能為我們提供動力,敘事方式引導動力化為有序和有意義的行動。

    這看起來是非常完美的組合對不對?可是,你知道嗎,正因為敘事和本能從小根植于思想中,很多時候還帶著家庭、文化、社會傳承的影子,這就導致:我們往往會被敘事框架限制住。

    比如:之前在公司上班時,領導喜歡把 " 客戶永遠是對的 " 掛在嘴邊,還說找客戶多不容易之類的話。

    記得有一次開發新產品,為了迎合天使客戶需求,幾乎客戶提的任何功能要求都盡量滿足。結果呢?耗費半個月,產品開發出來發現不是通用需求,最終,不僅浪費了大量時間,還錯過了市場最佳紅利期。

    還有一個觀點和創業相關。

    我接觸過許多老一代創業者,他們在做產品時總是習慣從標準化、規模化的思路出發。產品沒開始做,就已經盤算能賣給多少人、規模能做到多大。

    實際上,現在市場競爭已經發生了變化,大部分領域已經飽和了,競爭對手花很久設置的壁壘,后來者根本難以跨越。

    所以,你會發現,敘事框架限制了思維方式,習慣沿用舊邏輯,會忽略環境的變化阻礙創新。可問題是:怎么改變這一切呢?

    說到這里,我想分享一個詞,認識到它也許能從根源上反思這個問題,即:普魯士教育體系(Prussian Education System)。

    什么是普魯士教育體系?它和我有什么關系呢?

    跟你講個故事:18 世紀普魯士王國(統一現代德國的前身),經歷一場巨大變革,當時普魯士的領土不斷擴張,但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社會分裂和國家治理的挑戰。

    因為普魯士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的國家,這里的人生活方式和信仰都千差萬別,再加上封建制度留下來的歷史,普通民眾受到教育有限,所以,大部分人都過著文盲生活、完全依賴農耕為生。

    這種現狀直接導致國家缺乏統一的價值觀,也缺乏具備基本技能和服從意識的公民。

    但是,從統治者角度來看,如果想建立一個強大、統一的國家,那必須解決教育問題,怎么辦呢?于是,他們做了一場教育革命。

    首先,所有兒童出生都必須接受教育,確保每個人掌握基本的讀寫、算術能力;接著,為了讓教育更專業化,他們開辦了教師培訓學校,把 " 當老師 " 變成一項職業。

    然后,為了讓教育內容保持一致,國家為老師配備了統一的教材、課程和考試標準,確保所有學生接受相同的知識。這樣可以在全社會建立共同的價值觀。

    最后,學校設計得像微型社會機構,強調學生服從規則、遵守紀律。

    通過這些方法,他們培養出大量具備基礎技能的工人和聽從指揮的士兵。后來,這套體系的完善和推廣,也為德國成為工業強國打下了基礎。

    說到工業化,你有沒有想過,它的核心是什么?其實,用三個詞就能概括:標準化、規模化、分工化。

    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很特別。它把復雜的制造過程分解成簡單的步驟,讓每個人只做其中的一部分工作,這樣效率就大大提高;效率提高后,工廠可以引入更多機械設備,減少對人力的依賴。

    同時,標準化讓產品品質更穩定,產品穩定后,規模化則幫助工廠用更低的成本生產更多的商品,這樣就改變了生產模式,加速了社會的發展。

    講到這,你發現了嗎?

    后來,很多國家借鑒了這套教育和生產模式,不僅在教育上,還在生產面模仿普魯士的做法,因為它能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塑造成熟的現代社會結構。

    但,如果從今天的社會結構來看,問題就更加清晰了。

    你有沒有想過?從小到大,我們都在普魯士教育體系的框架下成長,接受了大量 " 做題思維 " 的訓練。什么是做題思維?總想著找到標準答案,追求效率和速度,把自己塑造成一個 " 標準化的產品 "。

    這樣的思維方式,真能讓我們在現代社會中脫穎而出嗎?我覺得不能。在這個講究效率的時代,人再快,也干不過機器。

    AI 來了后,更是加速了這一切。如果我們只是眾多 " 標準化產品 " 中的一個,又能有多大的價值?所以,現在的關鍵是改變做題方式。

    我們需要跳出 " 標準化 " 框架,去重新審視感知力,重新認識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個夢想和每一個小需求。

    因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藏在細節里。那些讓人沉醉于生活的一切,才是突破的方向。這也是為什么我常說,要遠離 " 大而全 " 的思維模式,去追求 " 小而美 " 和 " 個性化 " 的創業方式。

    還有一點是:出題思維是創新性的。

    過去我常思考一個問題:高鐵一小時能到河南老家,為什么還在跑外賣,用吃苦和犧牲來賺錢?為什么要復制前人的省吃儉用,或者靠發牢騷、制造爭議來賺流量?

    現在,這些方法正在被慢慢淘汰。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個財富標準變化時代,過去百萬富翁、一夜暴富的概念,早已跟不上新的價值觀。

    我們要從全新角度看問題,比如:除了金錢,身上還有什么價值?還有哪些潛力未被發掘?

    我也經常問自己,賺錢真的是少數人的游戲嗎?是靠運氣和機會主義嗎?確實,如果財富被所有人輕松獲得,那游戲就失去了意義。

    社會不需要你非常擅長賺錢,只要一個人不至于餓死,但這也無法保證你能比別人過得更好,關鍵在于我們如何使用大腦。

    如果我們整天想著做標準品,那么,就會成為流水線上的一環。雖然每個人的悲喜不同,但標準品的人生和情感體驗卻大同小異。

    因此,逃離標準化,才是 next level,是更高層次的突破和升級;前人的經驗已經失效了,打破傳統敘事框架,從個性化中尋找未被開采的價值,才能擺脫舊時代的束縛。

    問題是,理論歸理論,怎么擁有個性化的思維方式呢?

    最近調研了諸多商業案例,隨意分享一個。先提個問題:請問,現在要開一家鴨貨店,如何把生意做好起來?這應該是諸多鴨貨店面臨的問題。

    地鐵旁邊有一家小店,之前賣過蛋糕,后來又賣早餐,店面不大,換過好幾個商家,生意一直不溫不火。最近,那兒開了一家某品牌鴨店,生意卻特別火,我自己去買過幾次,一直在琢磨,為什么它這么受歡迎?

    更有意思的是,附近還有其他同品牌的店,生意都明顯不如這一家,這家店到底有啥特別之處呢?我仔細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老板的經營方式非常獨特。

    為拿到真經驗,我連續買了一星期鴨貨。后來兩個 90 后的老板才告訴我,他們每天現鹵兩次鴨子,大概每天賣 300 斤左右。

    怎么賣的呢?招牌上寫標準價格,比如:鴨頭 3 塊錢一個,鴨翅 3 塊錢一個,實際上賣時會多給顧客一些。

    比如:顧客給 10 塊錢,可能拿到 4 個鴨翅。臨走時,老板還會額外送點鹵鵪鶉蛋或者豆皮。這樣的賣法,讓店里人氣特別旺。

    到了晚上,老板還會搞團購活動,因為現鹵的鴨貨,晚上怕剩下,老板晚上就用超值組合吸引顧客,比如:5 塊錢就能買一個鴨鎖骨加一個鴨脖,還附送幾個素菜。

    我問對方,能賺錢嗎?對方說:能啊,我的扭轉效率比別人高,而且現鹵,銷量大,一天下來,店租和兩個人的工資綽綽有余。

    看到沒?

    找到了共識中的非共識。現在很多鴨貨店都還在想著標準化,能賺 1 塊絕不打折;而這兩個年輕人呢?打破了傳統生意敘事結構、擺脫了普魯士教育體系,從個性化中找到了答案。

    這就是 next level,接下來,總結思考時間留給你。

    來源:王智遠

    THE END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擊這里 尋求合作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砍柴網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熱點

    相關推薦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影院| 日韩一区二区超清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美女视频|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哦|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电影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一区二区手机视频| 国产在线步兵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91国偷自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一区精品麻豆入口|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成人午夜电影|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