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又出新爆款,紅果短劇起飛了!
除了抖音之外,網友睡前最不敢打開的軟件又多了一個。
紅果短劇,硬控 2 億用戶
兩年前,當抖音悄然孵化出一款名為 " 紅果免費短劇 " 的獨立 APP 時,大多數人可能只覺得這不過是字節系的一次試探——一個在碎片化娛樂賽道的小小布局。
可誰能想到,短短兩年,這個 " 后來者 " 竟以近乎奇跡般的速度,改寫了短視頻和長視頻的行業格局。
數據足夠說明問題。
QuestMobile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 6 月,紅果免費短劇月活用戶已達 2.1 億,同比增長率高達 179.0%。
圖源:QuestMobile
要知道,傳統長視頻巨頭優酷視頻的月活只有 2.006 億,而紅果短劇,首次在用戶規模上實現了對長視頻平臺的反超。
這次反超意義非凡,而且,更重要的是,追平優酷走了十多年才積累下的用戶基數,紅果只用了不到兩年。
在 " 長短視頻之爭 " 中,這一次,短劇真的咬住了長視頻的后腿,而且咬得很緊。
這背后不是偶然,而是一次經過深思熟慮的打法。
2023 年 8 月,抖音正式上線紅果免費短劇 APP,采取 " 免費 + 廣告 " 的商業模式,并憑借背靠抖音的巨大流量池迅速起飛。
圖源:App Store
數據顯示,紅果 88.3% 的流量來自抖音 APP 本身——這意味著它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能把潛在用戶送到短劇賽道里。
比起抖音當年自身的崛起速度,紅果甚至還要快上一截。
在電商天下看來,這種加速度,是抖音體系的典型能力:
一旦在某個領域看準趨勢,就會用流量、資源、技術同時砸下去,直到拿下市場的制高點。
紅果的成功,無疑是 "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 的具象化。
紅果短劇,生長于獨特的土壤
早在此前,就已有多方預測,2025 年我國短劇的市場規模將突破 600 億元,到 2027 年有望邁入千億級別。
目前而言,紅果憑借最高的市占率、最優的分賬效率,無疑是短劇市場獨霸一方的王者。
在電商天下看來,紅果短劇起飛的背后,是三股合力的結果。
第一股力量是流量入口。
紅果從一開始就綁定了抖音生態,用算法精準推送,把抖音中 1.19 億重合用戶直接 " 拉 " 進了短劇池。
試想一下,當你在刷視頻時,突然輪播到某個短劇片段,劇情勾人、節奏迅速、無需動腦——往往等你反應過來,已經看了好一會了。
圖源:小紅書
也正是這種算法,挖掘出了大量潛在的 " 刷劇 " 欲望,不是用戶計劃中的消費,卻成了紅果的增長引擎。
第二股力量是變現邏輯。
與競品們不同的是,紅果干脆取消了付費門檻,全劇免費觀看,靠廣告分賬養創作者。
2024 年 6 月,平臺分賬收入突破 1 億元,9 月破 2 億,11 月直沖 3 億。
創作者看到回報,不愁沒人做內容;觀眾不用花錢,停留時間自然增加;廣告主也找到精準受眾,形成正循環。
第三股力量是內容結構。
紅果推出 " 果燃計劃 ",每月發布精品短劇片單,涵蓋都市、古裝、懸疑等多類型題材。
不同于傳統影視動輒上千萬的制作成本、漫長的回本周期,紅果短劇往往 10 萬元即可啟動,制作周期短、試錯成本低,能快速上線驗證市場反應。
圖源:紅果短劇
在電商天下看來,這不僅是降維打擊,更是一種成本革命——
當長視頻網站還在依賴會員費和版權買斷,紅果已經用 " 流量 + 廣告 + 爆款內容 " 的組合拳,打通了快節奏、可看、可變現的內容邏輯。
不過,這條賽道并非沒有隱憂。
短劇目前在內容審核上仍處于灰色地帶,一些感情、暴富、懸疑題材的模糊表達很容易踩到監管紅線;
與此同時,進入門檻低導致大量同質化內容涌現,在算法調整或監管加強后,部分爆款的流量可能會遭遇斷崖式下滑。
張一鳴的 " 第二張王牌 "
在中國內容消費的演化周期里,張一鳴一直是那個不會缺席的人。
從今日頭條到抖音,他一次次押中風口,而如今,紅果短劇無疑成為了繼抖音之后,他手中的第二張 " 王牌 "。
在電商天下看來,紅果的出現,是對抖音體系的一次內容加碼——用劇情的厚度填補短視頻的時間縫隙。
它幾乎復刻了當年抖音崛起的路徑:先用流量扶持,迅速吸引創作者,再打通 " 平臺—創作者—廣告主 " 的閉環。
不同的是,這一次張一鳴沒有走愛奇藝、騰訊視頻那種 " 先拍劇、靠會員 " 的老路;
圖源:紅果短劇
而是用 AI 驅動劇本生產,通過平臺預測流量偏好,在拍攝前就確定資源配比、廣告預算和分發策略,把短劇變成可批量生產、快速驗證的流量產品。
這種 " 反向驅動 " 的爆款機制,幾乎顛覆了傳統影視的創作邏輯。
它的彈性極強,可以低成本快速復制,應對短內容生命周期短、用戶注意力轉移快的難題。
而一旦某個 IP 突破圈層,抖音的廣告體系、星圖的商業產品、電商的轉化路徑都能無縫接入,實現從劇情到消費的閉環。
更重要的是,這個模式不僅適用于中國市場。
目前,TikTok 已經在海外試水短劇分發,未來如果紅果的運營經驗被本地化復制,張一鳴等于在全球復制出一個 " 更靈活的 Netflix"。
這不僅是內容出海,更是模式出海。
不過,值得警惕的是,短劇的試錯成本雖然低,但觀眾的審美疲勞來得很快。
內容管控、版權管理、題材創新、同質化競爭,任何一個環節掉鏈子,都會迅速反映在流量和收入上。
圖源:抖音
抖音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今年五月底搭建了 " 短劇版權中心 ",用制度提前鎖定優質劇本和制作團隊,維持內容供給的穩定性。
短劇之后,是什么?
紅果短劇的成功不是偶然,它是算法、流量、商業模式共同作用的產物。
但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個模式背后蘊含的趨勢——中國的內容工業化正在進入一個 " 快消品時代 "。
在這個時代,內容不再是慢工出細活的藝術創作,而是可以快速生產、精準投放、即時變現的商品。
這也就意味著,用戶今天沉迷的 " 十分鐘愛情 ",明天可能就會被新的流量產品取代。
所以,紅果的挑戰從來不只是 " 怎么維持流量 ",而是 " 怎么在快消邏輯中留住用戶的長期興趣 "。
它需要在商業化和內容創新之間找到平衡,需要在國內市場和海外復制之間找到節奏。
張一鳴的野心顯然不僅是再造一個短劇平臺,他想搭建的是一個將流量、內容、工具、算法全面打通的娛樂工業帝國。
紅果只是開場,真正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來源:電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