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正元地信發布2025年三季度財務報告。受地理信息行業項目結算季節性、市場競爭等短期因素影響,公司前三季度經營處于調整階段,但核心改善信號已顯現,歸母凈利潤虧損較上年同期收窄,毛利率維持穩健水平,為后續業務修復奠定基礎。
從行業特性來看,公司短期業績波動具備普遍性。作為主營地理信息工程、智慧城市服務的企業,下游客戶以政府部門、大型國企為主,項目招標、預算撥付與結算周期較長,易導致單季經營數據呈現階段性波動;同時,行業集中度提升過程中,中小企業低價競爭階段性影響營收節奏,但公司憑借技術積累與項目經驗,仍保持了核心盈利能力的穩定。
盡管短期面臨挑戰,公司經營質量的細微改善值得關注。一方面,虧損收窄趨勢延續,較上年同期相比,盈利壓力有所緩解,反映出公司在費用管控、項目篩選上的優化成效;另一方面,資產結構持續調整,通過聚焦核心業務、優化資源配置,為后續輕資產化運營與業務拓展降低了財務風險,經營韌性逐步凸顯。
長期來看,地理信息產業正迎來多維度政策紅利疊加期,為公司業務打開廣闊成長空間。國家層面,“十五五”規劃明確將數字中國、數字經濟納入未來重點發展任務,在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與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的雙重部署中,時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支撐,強化地理信息在城市治理、資源開發中的應用更是其中的關鍵抓手;此外,自然資源部近期亦提出“加快搶占深地探測、地下空間利用等領域標準化制高點”,深地經濟所需的地質測繪、深部資源勘探數據服務需求加速釋放。
與此同時,城市更新與地下管網建設成為政策發力重點。2025年以來,住建部多次強調“推進城市地下管網改造與智慧化升級”,就在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的行動方案,方案明確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將“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列為九大任務之首,重點要求開展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建立設施信息動態更新機制,為地下管網智慧化升級提供了具體實施路徑。此外,行動方案還明確2025-2027年完成重點城市老舊管網改造并建立數字化管理系統;地方層面,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地已同步將“地下空間測繪”“智慧管網建設”納入城市更新重點項目清單,直接拉動地理信息技術需求。
公司業務布局與上述政策方向高度契合,已在多賽道形成差異化競爭力。在城市更新與地下管網領域,公司具備地下管網探測、數字化建模全流程服務能力,此前已參與多個城市的地下管網普查與智慧化改造項目,可直接承接管網更新帶來的測繪與數據服務訂單;在深地經濟領域,依托地質勘查數據積累,為油氣、礦產深地勘探提供高精度地下空間測繪支持,目前已與能源企業開展前期合作;在低空經濟領域,自主研發的無人機航測系統已應用于多地空域測繪,切入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此外,公司在數字孿生城市、自然資源確權等領域的項目經驗,也將持續受益于政策驅動的行業需求增長。
綜合來看,正元地信前三季度的業績調整屬于行業周期與業務轉型中的階段性現象,并未改變長期發展邏輯。隨著四季度政府項目集中結算窗口期到來,疊加城市更新、地下管網改造、深地經濟等政策紅利逐步落地,公司有望依托技術與項目儲備實現業務修復。從產業發展邏輯來看,地理信息作為數字經濟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支撐產業,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將為行業提供穩定增長動能;而正元地信作為具備國企背景的行業參與者,其在資質認證、資源整合方面的固有優勢,有望在業務拓展過程中逐步轉化為實際業績支撐,公司長期發展也因此具備了更明確的支撐條件與可期待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