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芯聯集成2025 年三季報電話交流會上傳出重磅信號: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22億元,同比增長近20%。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奇明確表示,受益于新能源、AI、機器人等賽道的需求增長,芯聯集成全年營收將達到80億元到83億元,同比增幅達23%-28%,為2026年公司沖擊百億營收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可以看到,公司的汽車功率模塊、激光雷達和消費類MEMS傳感器等產品需求旺盛,供不應求。”電話交流會上,趙奇開門見山點明公司發展機遇。
10月27日晚,芯聯集成舉辦2025年三季報電話說明會。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奇,財務負責人王韋,董事會秘書張毅,芯聯動力董事長袁鋒出席說明會。
從具體業務來看,芯聯集成功率模塊業務已連續多季度實現翻倍式增長,第四季度將繼續保持高增長;SiC產品規?;狭宽樌?;模擬IC代工方面,公司持續豐富產品料號,車規高壓工藝平臺和數模混合嵌入式控制芯片制造平臺等量產規模持續釋放。
趙奇表示,公司一直積極把握AI相關機遇,“目前我們的MEMS、激光雷達等芯片占據國內主要市場份額,車載VCSEL芯片今年前三季度占據國內市場份額超40%,高性能麥克風在某國際TOP手機終端市場份額超50%。”
在AI服務器電源這一戰略賽道,芯聯集成也拋出重磅進展。趙奇提到,“芯聯集成自主研發的8英寸SiC MOSFET器件已送樣歐美公司。我們將依托此前服務歐洲車企積累的客戶服務經驗,并積極利用歐美市場渠道優勢,加速AI服務器電源送樣產品的商業化落地。”

針對投資者關注的安世半導體對功率市場相關影響,趙奇提到,“安世事件進一步加速了行業對供應鏈安全和多元化的認知,釋放了國產化窗口增長機遇。”他表示,短期內,部分功率半導體需求外溢已形成明確訂單機會;中長期看,國產替代進程有望全面加速,為公司帶來結構性成長機遇,“我們將依托公司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把握國產化窗口期的增長機遇。”
展望未來,芯聯集成必將以更強勁的創新動能、更穩健的經營韌性,朝著2026年實現有厚度的盈利目標穩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