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京東方科技集團出資、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主辦、北京四中校友促進教育基金會執行的 2024-2025 年度京東方“照亮成長路”教師培訓項目北京研學活動,于10月27日至31日順利開展。此前,京東方已向參與此次研學活動教師所在的山西省靜樂縣君宇中學和婁煩縣實驗小學捐贈了互聯黑板、護眼顯示設備等優質教學物資,為兩校改善教學條件、推進數字化教學奠定基礎。此次研學中,參與活動的老師們循著 “科技探索—教學觀摩—藝術浸潤—深度交流” 的路徑,沉浸式感受數字化教育與文化科技融合的魅力,為縣域教育提質蓄能。
解碼京東方顯示黑科技,探索教育設備新可能

10月28日,老師們走進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與京東方技術創新中心,真切感受到中國科技的自主創新實力。 在京東方技術創新中心里,超高清顯示產品、高刷新率顯示方案、窄拼縫LED產品等“黑科技”集中亮相。而校園專屬的互聯黑板能實現課件演示、實時批注,具備頻閃防護與低藍光認證的護眼設備還經專業醫院指導,可緩解用眼疲勞。“‘讓億萬師生用上健康顯示’的愿景,和我們對優質教學設備的期待高度契合,這些技術能切實改善學習體驗。”研學團隊的老師感慨道。

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與京東方技術創新中心參觀
沉浸數字藝術,感受科技與文化融合
10月30日上午,研學團隊走進位于王府井的藝云數字藝術中心,在講解員的細致引導下,沉浸式體驗數字技術與藝術碰撞的獨特魅力。中心兩大核心展覽各具亮點,為老師們帶來了一場視覺與文化的雙重盛宴。
《靈境?未來靈感世界》以“古、今、未來”為脈絡,通過“時空任意門”“心流萬象”“紋韻華章”等10余個展項,構筑起清晰的觀展動線。老師們循著動線穿梭于不同時空場景,直觀感受到數字技術對藝術表達邊界的拓展,仿佛置身于虛實交織的靈感世界。
《敦煌超宇宙》則按時間進程展開7大洞窟篇章,從“敦煌宇宙”的宏觀敘事,到“時光交織”的古今對話,再到“敦煌樂舞”的動態還原,生動再現了敦煌文化的千年魅力。老師們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敦煌歷史長河之中,真切體會到數字技術讓傳統文化“活”起來的魔力,也為鄉村課堂融入文化與科技融合教學提供了新靈感。


藝云數字藝術中心(王府井)參觀

中國科學技術館參觀
走進校園觀摩交流,汲取數字化教學實踐經驗

在研學活動期間,教師們先后走進豐臺外國語學校與北京市第十五中學,通過“聽課 + 評課 + 交流”的形式,深入探索數字化教學的實踐路徑。
在豐臺外國語學校,團隊分兩組觀摩小學部與初中部課堂:小學課堂上,老師借助白板互動課件讓抽象知識具象化,激活課堂氛圍;初中英語課堂上,老師通過智能平臺,在學生完成口語練習后實時顯示發音得分、語法錯誤類型,還調取班級高頻錯誤題庫針對性講解。課后交流中,該校分享的“學科 + 信息化工具”精準匹配經驗,為鄉村教師提供了小學與初中段教學的參考方向。
在北京市第十五中學,老師們圍繞“學科融合與信息化工具應用”展開熱烈研討。十五中老師介紹的“基礎課 + 特色課”數字化教學模式,讓鄉村教師們深受啟發,認為這種“同一學科不同學段+跨學科聯動”的教研思路,能有效適配鄉村學校師資相對薄弱的現狀,為后續教學實踐提供了新方案。


北京豐臺外國語學校交流


北京市第十五中學校園參觀及交流
研學落幕賦能不止,助力鄉村教育提質發展
10月31日,研學團隊乘高鐵返回太原,為期5天的北京研學活動圓滿收官。從京東方的科技實力感知,到藝云數字藝術中心的藝術浸潤,再到兩所學校的數字化教學觀摩,每一個環節都讓鄉村教師們滿載而歸。
作為京東方“照亮成長路”教師培訓項目的執行方,北京四中校友促進教育基金會始終致力于搭建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橋梁。此次研學作為銜接理論培訓與實踐應用的關鍵環節,不僅讓鄉村教師直觀接觸數字化教育前沿成果,更激發了他們轉化所學、應用于課堂的動力。后續,我們將持續深化與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和京東方科技集團的合作,依托其在“科技+文化”雙重賦能上的優勢,結合項目線上賦能培訓,助力老師們將數字藝術體驗與教學實踐深度結合,在推動京東方捐贈的智慧教育硬件發揮最大效能的同時,助力鄉村教育的數字化升級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