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鵝通創始人鮑春健發起的《老鮑對話標桿客戶》欄目中,第 549 期嘉賓 —— 行諾加咨詢創始人 & 首席顧問蔡海鵬,分享了其從技術崗跨界企業文化咨詢的十年創業歷程。
作為小鵝通生態中深耕文化領域的代表,行諾加十年間聚焦企業文化咨詢這一小眾賽道,憑借 “行動 + 承諾” 的核心理念,為企業破解員工自驅力難題,探索文化與商業的深度連接,成為小鵝通助力個體創業者踐行長期主義的典型案例。
跨界轉型:從技術崗到文化咨詢的十年深耕
蔡海鵬畢業于大連理工工科專業,早期在本田從事汽車制造工藝技術工作。因擅長表達與標準化培訓工作,他意外接手了空缺八年的企業文化崗位,并連續三年策劃高反響文化活動 —— 例如 2013 年發起的 “最美本田人” 評選,堅持由員工自主定標準、全程公開透明,甚至拒絕行政干預,成功重塑員工對文化工作的信任。
基于合資公司的發展局限與 “用更科學的方式幫助企業打造文化” 的個人使命感,蔡海鵬毅然開啟創業之路。十年間,行諾加咨詢未設銷售團隊,僅依靠客戶復購與轉介紹穩步成長,持續夯實文化咨詢領域的專業壁壘。
理念落地:三大產品線回應企業深層需求
行諾加始終將文化視為企業持續存活的關鍵,圍繞未來趨勢構建三條核心產品線,精準解決企業痛點:
1. 價值觀的生意:強調文化與商業的融合,認為客戶選擇企業不僅源于產品功能,更認可其做事方式(如可靠、響應快等),主張價值觀將成為未來生意的新增長點;
2. MFC 新職場:針對 “47% 的員工嚴重內耗且很痛苦,63% 的員工認為工作沒意義、僅為謀生手段” 的行業現狀,提出 “意義感、安全感、秩序感(MFC)是員工驅動力基礎” 的觀點,通過滿足三大需求提升員工自驅力;
3. 文化美學:主張以更優方式表達文化內核 —— 先明確企業為員工提供的支持,再提出員工行為要求,避免因文化表達生硬導致的員工認同度不足問題。
小鵝通全鏈路賦能:輕量化運營支撐長期主義實踐
在行諾加的業務發展中,小鵝通并非簡單的工具支持,而是從三大維度提供核心賦能,助力其實現 “專業服務產品化、長期運營輕量化”:
1. 私域用戶沉淀與陪伴:依托小鵝通與微信生態,行諾加構建穩定的用戶互動社群,定期開展專項培訓,實現對用戶的長期陪伴與信任積累,強化客戶粘性;
2. 培訓產品體系化搭建:小鵝通幫助行諾加將定制化的咨詢經驗與方法論,系統轉化為標準化的訓練產品,讓專業服務得以規模化交付,大幅降低運營成本;
3. 輕量化運營與事業協同:小鵝通 “輕量化運營” 的特質,使行諾加團隊無需投入大量技術精力即可維持業務高效運轉。這一模式讓蔡海鵬能兼顧咨詢主業與其他探索 —— 例如將本田時期的實戰經驗反哺于企業文化咨詢的產品研發,實現事業間的協同賦能。
未來規劃:深耕文化賽道,與小鵝通共筑長期價值
談及未來,蔡海鵬表示:“在社會發展、經濟進步與產業升級的大趨勢下,企業必然面臨經營管理的升級。” 行諾加計劃聚焦 “價值觀的生意” 與 “MFC 新職場” 兩大領域,通過 2026 年 3 月出版專著、深化方法論研究,進一步鞏固專業優勢;同時期待與小鵝通深化合作,借助其全鏈路賦能能力,助力更多企業 “講好自己的故事”,在出海浪潮中保持文化自信。
行諾加的十年實踐,正是小鵝通 “助力長期價值” 平臺理念的生動印證。通過《老鮑對話標桿客戶》欄目,小鵝通持續挖掘如行諾加般以 “行動 + 承諾” 為核心的標桿案例,以工具與生態之力,陪伴創業者在小眾賽道走出專業、可持續的成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