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乙方很難做出好策略?專欄
文 | 楊君君
前段時間,有不少做品牌、廣告和公關咨詢的“乙方”公司都跳出來,怒指“甲方(乙方服務的公司)”到底有多傻逼。
他們一方面抱怨甲方太摳,國內幾乎少有公司愿意給乙方掏“策劃費”這樣很難落地的東西,甚至一些甲方還利用“招標”來騙取方案(招標幾乎是不向乙方付費的),另一方面則將甲方視為優秀創意粉碎機,殊不知有多少國際得獎的好創意都是乙方的“飛機稿”。這種情形下,乙方認為他們既無法賺到與自己付出等值的錢,在工作中又很難有成就感。
甲方的種種“過份”行為讓乙方之間的洪荒之力可以瞬間引發共鳴,當聽說國外有一家咨詢公司宣布拒絕免費招標時,國內的乙方公司長舒一口氣……雖然這樣的“勇氣”對自己沒有什么用,但最起碼可以起到震懾甲方和心里安慰的作用。
而在實際中,甲方跟乙方之間也確實存在類似的問題,幾乎不會為策略、創意這種沒有帶來紙面效果的東西付費——有少許甲方或許會為創意付給乙方一些做PPT的辛苦費,但從來沒聽過真正的為策略付費。
因為在大多數甲方看來,乙方所說的那些被描述的天花亂墜的策略,壓根就是不靠譜。這絕對不是危言損聽!他們的理由也非常簡單:
其一,乙方根本不了解現實情況;
坦白來說,甲方和乙方畢竟屬于兩個公司,身處不同的環境(價值導向不同),這意味著乙方大多數時候拿到的信息都是從甲方口中得知的“二手信息”,這也就導致了雙方一定會存在著信息差。不信,你可以試試,同樣的信息當你轉達10個人之后,版本一定會出現變化。
因此,乙方很多時候是基于不完整的信息做分析,最后的策略當然會出現不靠譜的現象。再加上一些特殊情況下,像是危機公關,甲方的很多難言之隱很難對乙方全盤脫出,使得乙方認為的最適合的策略,很可能在甲方那里就被首先排除了。
其二,策略是無法證偽的;
大多數情況下,一個項目執行的策略選擇僅有一個,你沒有第二次機會去證明這件事用另一種策略做會不會更好。這不僅受限于甲方本身的預算、資源限制,還要跟現實的情況相結合。比如像是新品上市,你到底要請一個什么類型的明星代言,通常情況下你的選擇只有一個,而它就會影響到最終的結果。至于另一個,你沒有機會再去實踐,沙盤推演沒有太大意義。
因為一旦開弓就不會再有回頭箭,所以甲方在制定策略時肯定會慎之又慎,很難輕易的就聽信乙方的策略。更何況,像是咨詢、廣告、公關很多時候都是基于“信任”來做的,甲方到底能有多信任乙方,愿意把寶壓在乙方身上,這個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其三,雙方立場和價值導向不同;
很多人會說,甲方和乙方之間是雙贏的,項目做好了,甲方的業務得到實惠,乙方賺到錢,完美。這其實是典型的基于最好結果的烏托邦。在實際項目中,從一開始甲方和乙方之間就會存在著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甲方希望小預算大收入,乙方則希望大預算高利潤……
就像是我們很多人去看醫生,醫生開的藥都會想想是不是故意開的貴的,乙方提供的策略,甲方自然也會想,是不是這樣的利潤率最高。當然,可能會有很多乙方說,這是在質疑他們的專業素養……但是,現實情況就是如此。據我所知,很少乙方會為策略結果買單,大多時候都是在為執行結果買單,比如投了多少廣告、發了多少稿子,如果實施了,自然要收費,但如果這些落地沒有達到甲方預期的效果,比如業務量增長、品牌美譽度提升,這是不會扣費的。
假如,由乙方肯為自己的策略結果買單,承諾按提供的策略走就可以達到甲方的預期,相信甲方也不會不為策略付費的。一邊抱怨廣告、公關效果難以量化,一邊又想收策略費,恩,想想就有點不可能呢!
其四,執行過程全是套路。
嚴格來說,乙方通常向甲方收取的只是服務費、策略費、創意費等等,媒體費用應該是“平價”的(也就是媒體收乙方多少,乙方就給甲方報多少,有一些情況可以收墊款費),但是實際過程中,國內很少由乙方不賺媒體差價的,這基本上屬于行業明規則。
既然是明規則,甲方心里自然有數。“既然你收取了媒體差價,我也沒有辦法限制,那我不付策略費,也沒什么大不了”,這是很多甲方心里的潛臺詞。有幾個乙方敢站出來說,自己不會收媒體差價,又有幾個會說自己清清白白。“既然大家都有套路,我不抱怨你的媒體差價,你也就別對策略費BBB了”。哈哈……如果乙方再有點癡心妄想,不斷的抽調原本服務甲方的團隊去做別的業務,那就更別談什么策略費了。
基于上述的心理,所以會造成甲方很少愿意為乙方的策略費買單。至于為什么我們通常看到的都是乙方出來抱怨,而甲方很少為此辯解,個人覺得原因在于,一方面在合作中,甲方本身就屬于強勢方,雖然不好聽、但是事實。強勢方出來辯解,一般很難博得輿論同情,甚至還會有反面效果;另一方面則會在心里認為沒有必要,你再抱怨,該做方案做方案、該出策略出策略,只要你想掙錢,就只能這樣了。
實際上,對于甲方來說,乙方再策略方面能夠扮演的最好的角色是“資料庫”,當一件事情發生時,乙方可以竹筒倒豆子一樣,迅速的提供之前類似事件其它公司的處理辦法,并且給出N多選擇,雖然可能都無法落到實際情況中,但最起碼可以給甲方提供一些靈感。雖然大多時候甲方不會因為這樣而付給乙方策略費,但因為乙方的專業和用心,會獲得甲方隱性的福利,比如推薦成執行供應商、業務分配的時候多給一些等等。
更多內容請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賬號“yangjunjun420”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