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APP用流量做電商的套路還行得通嗎?專欄
“對于各大運動類APP而言,在快速積累了幾千萬的用戶規模之后,如何解決盈利問題成為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有用戶即意味著擁有流量,除了廣告冠名之外,用流量做電商快速變現,幾乎成為了運動類APP展開商業化的“標配”動作。然而在互聯網+運動領域,用流量做電商的邏輯真的能行得通嗎? ”
8月底國內大部分地區開始告別高溫天氣,各大馬拉松賽事隨之進入密集開賽期。除了城市馬拉松賽事,近兩年興起的線上馬拉松也活躍起來,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和都市白領的加入。顯然,整個社會再度進入到全民跑步的黃金季節。
作為加入跑步大軍僅僅兩個月的初級用戶,李紅峰一直打算給自己購置一雙專業跑鞋,雖然他跑步的頻率并不高。他在某跑步APP商城看中一款商家自營跑鞋,考慮到較高性價比和品牌背書,他按下支付按鈕成功付款。
一次,李紅峰穿著新購跑鞋參加跑友聚會,有朋友好心提醒他這是一款山寨阿迪達斯的高仿跑鞋。從專業角度來講,這款山寨跑鞋根本無法支持日常的跑步訓練。李紅峰與該APP商城客服溝通,被告知商品沒有任何質量問題不能退換。至于是否是山寨產品這一問題,客服并沒有正面回復只是強調:“商場所售裝備都是正品。”
李紅峰的購物遭遇并非個例,不少運動類APP電商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在阿迪、耐克等品牌嚴格的渠道控制下,這些運動品牌產品幾乎無法以更低的價格銷售。創業企業幾乎不可能像京東、蘇寧、國美等大型B2C電商采取補貼方式直接拉低商品價格。正是如此,高仿運動品牌以及所謂的自有品牌憑借高度相似外觀與超低價格,在市場上尋找到可以生存的市場空間。
那么,從裝備切入電商領域的各大運動APP,究竟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電商之路?
從當前各大運動類APP的發展情況來看,基本形成了一個明確的商業模式,通過聚集大批運動人群,只要發生運動行為,就會產生購買運動裝備的需求;基于各種不同的運動場景,甚至還可以為用戶創造新的消費需求。
基于以上的邏輯,運動類APP做電商也算是水到渠成。然而,在現實中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將傳統PC電商模式復制到移動端之后,運動類APP正面臨著垂直類電商曾經所遭遇的困境。
首先,各大運動類APP陷入商品同質化泥潭,主要集中在跑鞋、運動服飾、運動周邊、營養健康以及智能硬件等幾大品類;來源方面,一部分是各大知名品牌,另一部分則是全新品牌以貼牌或者第三方產品為主。由于品類限制,商品SKU數量自然有限,難以有效強化自己的獨特性,競爭壁壘更無從談起。
其次,供應鏈能力弱是運動類App電商存在的硬傷。由于體量小以及專業人員缺乏等因素,運動APP對商品采購、品控、倉儲、配送等各多個環節的把控水平參差不齊。雖然倉儲、配送依靠第三方可以完成,但是采購與品控環節對企業自身要求更高,導致運動類APP變得越來越“重”,這也是最大硬傷所在。
最后,用戶信任度有待進一步提升。用戶把運動類 App作為一個工具來使用,由工具遷移到電商,這個過程往往需要足夠的信任度,方能讓用戶放心購物。在沒有足夠吸引用戶的個性化商品與服務的情況下,用戶的依賴更低。
目前,包括咕咚、悅動圈、KEEP等主要運動類APP幾乎全都上線了電商業務。綜合來看,各家仍然面臨著上述相同的情況。
以Keep為例,作為行業中快速崛起的一匹黑馬,Keep在短短一年半時間注冊用戶量達到6000萬。2016年4月,Keep上線3.0版本推出電商業務板塊,初具電商雛形。
進入Keep可以看到,電商業務采用傳統商城形式,置于“我”—“購物車”—“發現精彩”三級入口,經營商品主要包括運動裝備、男子服飾、女子服飾、營養補劑四大品類。 其中,瑜伽墊、瑜伽磚、健身墊跑步腰包等裝備,Keep主要以貼牌自營為主;而營養補劑,益生菌、麥芽片以第三方產品為主,SKU數量共計24個。
無論是處于三級菜單才能找到的商城入口,還是有限的SKU數量,無不表明Keep電商并未如APP本身一樣高歌猛進,某種程度來上講,更算得上小心翼翼。從商品詳情頁來看,甚至沒有“評論”功能,就連客服也只能以郵件方式往來。不難看出,電商固然成為Keep嘗試商業化的重要布局,可始終還是處于探索階段,尚停留在傳統的電商模式。
因此,對于運動類App來說,如何依托于自身產品特點,創造出有精彩內容刺激用戶消費,或者特色活動驅動用戶消費就變得格外重要。
在這一方面,專業跑步APP悅跑圈的做法或許有可以借鑒之處。作為一個運動社區,悅跑圈其實是依靠活動、內容、品牌融合于一體的邏輯,去做運動類社區電商。
1、活動內容即電商。悅跑圈沒有常規電商入口,而是將其在業內首創的線上馬拉松作為電商形式承載。每一場線上馬拉松,用戶可以購買特色獎牌以及各種定制裝備。由于每一場線上馬拉松的獎牌以及紀念品都是特色定制,可以有效增強用戶粘。
2、個性化定制采購,不碰常規標品。作為業內少有的具備自主設計能力的企業,悅跑圈每一場線上馬拉松獎牌以及服裝、護腕等運動裝備皆為獨立設計,實行個性化定制采購,堅決不推市場上常規的標準商品。悅跑圈較強的原創能力與品牌溢價能力,避免陷入同質化競爭中。
3、用戶獲取成本低。悅跑圈自2015年1月推出線上馬拉松以來,平均每場報名人數超過20萬,報名費在20-1500元之間,付費率高達70%,為電商業務直接提供了大量低成本用戶流量。
4、前端界面采用Native原生頁面和HTML5兩種構建形式。既滿足不同界面應用場景,為用戶提供流暢、優質的使用體驗;同時,重金打造后端供應鏈及倉儲物流環節,實現賽手包前置,裝備賽前送達,而獎牌部分地區更是實現當日達,確保用戶可以享受到優質快捷的購買消費體驗。
所以,運動類APP做電商并不是只能走傳統電商模式的老路,相信只要通過不斷創新產品,結合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充分挖掘運動消費場景,完全可以探索出一條正確的盈利之路。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