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前快遞業掀漲價風 或為行業洗牌奠定基礎態度
年年“雙十一”,今年不一樣。在“雙十一”即將到來之際,各大快遞公司先于各大電商搶得頭籌爭當主角,這兩天,他們都不約而同地作出了一個舉措——漲價!
繼中通快遞和韻達速遞宣布調整快遞價格后,昨日,網傳一份《關于圓通網絡旺季市場提價的通知》截圖,但圓通官網目前仍未掛出調價的官方消息。圓通公關部則回應稱,“目前原則上不漲”,對網傳的調價截圖也未置可否。而順豐方面則表示暫不打算跟進,申通快遞方面則表示:“不排除漲價可能。”
通過內部收費機制調價
一名中通快遞的快遞員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的確已經下發了漲價的通知,但具體漲多少、什么時候執行還不知道,還需要一點時間。而順豐速運一名快遞員對漲價一事并不知情,表示公司沒有下發任何相關文件,而且有的地方快遞價格不漲反降。
事實上,快遞宣布漲價似乎早有端倪。早在今年5月,圓通、申通、中通、韻達、百世匯通、天天快遞等6家加盟制快遞公司就聯合發布《關于全網派費調整的通知》,要求所有派件網點的派件費在原有基礎上上調0.15元/票,實施時間均為6月1日。但這次調價主要涉及快遞員工資收入,對消費者需支付的快遞費用并無影響。
但此次兩家快遞公司的漲價與此前性質不同,一名韻達速遞內部人士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調價是內部通過對加盟商的中轉費、面單費、退費等機制來作調整,加盟費暫不做改變。例如,總部將貨品拉到中轉中心,每單收取加盟商的中轉費可能調高。而加盟商面向消費者是否調價,則是加盟商自己的選擇,不屬于總部干涉范疇。
然而,順豐和圓通表示暫時不參與本次漲價,對此,快遞業內人士吳先生對記者分析,順豐主要走的是高端路線,定價較一般的快遞要高,而其他快遞公司大多走的是低價搶占市場占有率的路線。在快遞行業大發展的浪潮下,越來越多的快遞公司投入大量的資金購買運輸設備提升運輸效率,走的都是重資產路線,這使得部分快遞公司需要提高產品價格面對成本上漲和資金壓力等。
或為行業洗牌奠定基礎
關于漲價的原因,兩家公告漲價的快遞公司都提到了受運輸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對此,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人工成本是諸多成本中上升最多的,特別是在即將來臨的“雙十一”,需要員工加班和雇傭臨時工,這或許也是多家公司都選擇在“雙十一”之前漲價的原因。
“行業價格本身就不高,長期以來已經壓制很久了,一直都想漲價的。”業內人士鄧先生告訴記者,兩年前,快遞業內也曾經掀起一輪漲價的輿論,但市場反彈較大,最終還是終止了試水。但隨著市場趨于穩定,幾家龍頭快遞公司先后上市,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增強,議價能力就上升了。“2018年或將是行業的洗牌年,通過調價可以為行業營造一個良好的質量基礎和市場環境。”
萬聯網相關負責人則認為,快遞行業跟很多行業類似,也進入到了同質化競爭嚴重的行業成熟期,面對日益加重的同質化競爭,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毛利率過低等問題,快遞企業選擇以價格調整的方式來緩解壓力、梳理品牌差異,屬意料之中。但是調整價格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是快遞公司升級品牌、擇選優勢領域、并開拓新市場空間的戰略布局。
對于本次快遞業的漲價,深圳從事代購業的陳女士對快遞漲價一點都不感到意外,“現在紙箱成本很高,人工成本也在不斷上升,我認為漲價是未來的趨勢,如果漲價后服務和速度都得到大力改善,這是好事。但如果不能跟上,反而會引起大眾反感,加速品牌的淘汰。”
來源:證券時報/ 卓泳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