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與摩拜:撐死還是餓死,這是一個問題!態度
很多人都會有疑問,共享單車是不是國人首創。
其實“自行車共享”這個概念的提出始于1965年的荷蘭,而利用互聯網進行公共自行車的管理也始于90年代的歐洲,但是現在的APP共享單車始于中國,發起于校園。
隨著各種小牌共享單車的倒閉,投資之火迅速燃燒到單車行業領導者——摩拜和OFO身上,從個人情感來看,筆者不希望他們任何一家消失,但似乎市場并不以情感為導向。
誰主沉浮?
身處創業大潮之中,在名片上印出“創始人”幾個字,似乎是開會必備,因為這意味著你可以引領一個公司,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但是在最近摩拜與OFO合并與否的新聞中,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OFO的投資人朱嘯虎說必須合并,膜拜的創始人胡瑋煒說我們興趣不大!
OFO的創始人哪里去了?一個失去盛田昭夫的SONY必將走向衰落,一個沒有喬布斯的蘋果也并非是當初那個蘋果!
當然,OFO的創立者戴威肯定沒有上面的兩位創始人偉大,但是任何投資人都無權把任何小公司據為己有,就像不能隨便剽竊別人辛苦寫的小說一樣!
創始人之殤
OFO誕生于北大,它的創始團隊也是一群學生,戴維本人并沒有太多經驗,但是他為了堅持自己的項目曾經只剩下400元,他曾經說:
“創業之初我的心態是浮躁的,總想著別人融資了,我們也要融資,別的項目還不如我,融的錢怎么能比我還多?”
“今天覺得車可以投產打樣了,過兩天又發現怎么沒有風控,沒有質檢”,公司越做到大,他們才發現,公司居然還得有這些部門。“沒有,只能趕緊建,建好覺得這次終于可以了,又發現服務器有壓力、打不開了要擴容,DBA各種安全系統又得上......”
D輪融資時,戴威公開表示,不斷自我更新的團隊,是投資機構認可ofo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投資之火
從戴威的言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完全無經驗的人。
他對投資的認識來源于周邊的環境,別人都在找投資,當然投資是好事情,并且投資就是錢啊,錢難道還有不好的?
其實投資是火!
投資之火可以點燃一切,讓籍籍無名的大學生一下子炙手可熱,讓大街小巷充滿自行車,讓之前不敢想的事情全都成真。
同樣這把火也可以燒盡一切。
還記得當年58與趕集合并的事情嗎?坊間流傳著一個故事:
當年是兩個企業背后的幾位投資人把58的姚勁波和趕集的楊浩涌圈在三里屯維斯汀酒店,包了一個總統套房,讓他們談,談累了就歇會兒,談傷了繼續談,餓了有飯吃,投資人要的是合并。29小時之后兩家公司宣布合并了,他們談的太累了!
投資人好像背后的慈禧老佛爺,掌控著前臺的一切。合并之后失去競爭,導致現在的58上虛假信息眾多,筆者已經好久沒上了,所以投資實際是殺死了兩個網站。
我們多數人求快,求大的思想促生了各種奇形怪狀的投資人,但是老祖宗早就留下至理名言“欲速則不達”
撐死還是餓死?
還是戴威的觀點,當年沒錢的時候差點餓死,但是后來有錢了事情更多,差點撐死。
沒錯,我們在不了解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會這樣,沒來的時候盼得望眼欲穿,來了之后發覺真的還不如沒有,過得好累。
這就是我們對這件事情缺乏控制,處于失控狀態。
據說OFO的創始團隊已經被架空,從最近的滴滴系集體被調休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內部一定有故事,沒有經驗的一方勝算不大。
https://baijia.baidu.com/s?id=1585640035456416568
(來源:百家號 作者:斷魂槍)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