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出海浪潮迭起 印尼受國內企業青睞新金融
市場潛力巨大
據捷越聯合旗下“錢進袋智庫”發布的《東南亞現金貸市場研究——印尼篇》(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國內企業之所以搶灘印尼現金貸市場,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印尼龐大的人口基數、短缺的融資渠道和超前的消費觀念。相比國內的現金貸政策,印尼的監管政策較為寬松,政府對發展新興金融服務業持支持態度,再加上龐大的市場融資需求,驅使國內現金貸企業前往印尼布局海外市場。
印尼人口總數約為2.65億人,占東南亞總人口的一半,與龐大的人口基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較低的金融滲透率。《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印尼有16.6萬多家中小微企業,個人銀行賬戶的擁有率約為62%,沒有銀行賬戶的人融資渠道更少。此外,印尼銀行業資產額占GDP的55%,比重遠低于其它東南亞國家。在印尼,個人和企業的融資成本較高,大量的民間借貸需求,讓國內企業看到了市場。
與低金融滲透率不同的是印尼較高的互聯網滲透率。《報告》顯示,印尼目前有互聯網用戶1.327億人,滲透率53%,到2020年,該組數據有望進一步攀升,互聯網用戶預計將達到1.8億,滲透率達到68%。《報告》指出,印尼的文化中,民眾普遍沒有存錢習慣,民眾超前消費意識較強,再加上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得在印尼發展現金貸成為可能。
搶灘印尼市場
寬松的監管政策、充足的流量、較低的市場門檻使得中國現金貸企業趨之若鶩的涌入印尼。根據媒體報道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30多家國內消費金融APP在印尼上線,主要做現金貸,而這個數字還在持續不斷的快速增長中。
《報告》指出,印尼民間個人借貸需求主要有農村銀行、小貸公司、車貸公司、典當行、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完成,當地人對P2P了解不高,當地最大的P2P企業Modalku市場占有率僅為14%,放貸總額7773億印尼盾,由此可以估算印尼市場空間約為230萬億印尼盾,約1150億人民幣。換言之,印尼當地幾乎沒有什么有競爭力的企業,即便有,與印尼本土尚處于起步階段的現金貸企業相比,中國的現金貸企業有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與印尼本土現金貸企業相比,中國現金貸企業經過了國內市場的錘煉,在技術、運營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相較印尼本土企業而言更加輕車熟路。《報告》也同時指出,隨著中國現金貸企業的大量涌入,印尼現金貸市場競爭也將進一步加劇,最早登陸印尼市場的國內現金貸企業已經站穩了腳跟,在獲客、風控、數據上占有優勢,后來者需要從這些企業口中分得一杯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用戶體驗、風控等方面苦練內功,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藍海也有暗礁
盡管印尼被看做是新藍海,但也有暗礁存在,首當其沖的就是金融牌照。早在2016年11月,印尼金融服務管理局(OJK)就開始對P2P貸款企業發出登記要求,要求企業去OJK登記注冊,未來陸續發放牌照。據了解,目前大約有幾百家企業正在排隊申領牌照,牌照成為中國現金貸企業落地的一個重要挑戰。
和國內尚不完善的征信體系一樣,印尼的征信體系極度不完善,風控成本較高。《報告》顯示,印尼民眾比較偏好現金交易,很難留下信用記錄,風控數據基本上是從零做起。目前印尼的信用審核還主要依賴人工審核,這與國內線上為主的信審方式差異明顯。據了解,印尼現金貸平臺 M1(30 日內)的壞賬率高達 25%-30%,高昂的風控成本拉長了國內現金貸企業的盈利周期。
除了風控方面的短板,進軍印尼的中國現金貸企業還面臨資金難題。印尼本土的資金端相對較少,且比較保守,而受外匯管制政策影響,國內資金出境較為困難,中國現金貸企業想要在印尼安家落戶,勢必要解決資金難題。要么加強與印尼當地金融機構的溝通合作,獲取資金支持;要么向東南亞其他國家或者美國等地尋求資金來源,避免資金鏈斷裂。
【來源:金評媒】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