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開放,能否贏回金融科技下半場?

    新金融
    2018
    11/08
    09:12
    薛洪言
    分享
    評論

    t019ad07b9e6dd21180

    跟隨金融科技巨頭的開放腳步,近期,不少銀行開始搭建開放平臺,將自身的產品和科技能力開放出去,賦能場景和同業。

    當開放在行業層面成為一種趨勢,跟風式開放在機構層面也就成了潮流。問題是,開放真的是靈丹妙藥嗎?

    三種開放模式

    當前行業語境下,商業銀行的所謂開放,大致可分為三種模式:

    搭建一站式開放平臺

    開放對象為同業,高大上的講法叫科技賦能,涵蓋獲客、風控、貸后等多個環節。其中,又以各家巨頭力推的聯合貸款為典型代表,本質上是將資產能力開放,既在現有的資本約束下開辟了新的增長空間,又成功實現了向輕資產模式的轉型過渡。

    如網商銀行的“凡星計劃”,向行業開放能力和技術,計劃于未來3年與1000家各類金融機構攜手,共同為3000萬小微經營者提供金融服務。

    開放金融服務能力

    開放對象為流量場景,將產品以API(應用開發界面)等形式嵌入到各個場景中,本質上屬于一種新型的獲客和引流模式。

    如浦發銀行推出的API Bank(無界開放銀行),將“支付、權益優惠、積分”等金融產品和“市場預測、風險評估、數據分析”等服務能力封裝,開放給各類APP場景。此外,類似今日頭條的放心借平臺,背后對接是持牌機構的信貸產品,站在持牌機構的角度,便是一種貸款產品開放。

    整體上看,這兩種類型,一個著重開放資產能力,解決的是偏資金端(如聯合貸款)問題,一個著重開放金融產品能力,解決的偏資產端(流量與獲客)問題。資金和資產,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某種意義上,這兩種開放也是同一生態的兩面,只不過視角不同罷了。

    流量型巨頭傾向于開放自己的獲客能力以吸引資金,對這類機構而言,所謂的開放便是搭建開放平臺,而不掌握場景的金融機構則傾向于對接場景獲取資產,開放便表現為金融服務能力的開放,即所謂的API銀行。

    撮合模式

    對很多銀行而言,既缺自有場景,又不是典型的資金方,這個時候可以走另一條開放之路,即把上述兩種模式糅合在一起。如新網銀行的消費金融開放策略,一邊向金融同業推廣聯合貸款產品,解決資金問題,一邊向各類場景方滲透,解決流量問題。

    這種模式,本質上是一種以科技為支撐點的撮合模式,不少創業型互金平臺也在采用。如品鈦科技的消費金融解決方案,基于自身的大數據風控能力,一手接場景流量,一手接機構資金;再如簡普科技(融360),定位于金融產品智選平臺,基于長期的科技積累,一邊積聚流量與用戶,一邊對接各類金融機構的產品。

    開放了哪些能力?

    B端業務暫且不論,就C端業務而言,銀行可以開放的能力不外乎支付(賬戶體系)、理財產品、個人貸款(含信用卡)、金融科技能力等四大類別,分別做下分析:

    支付(賬戶體系)能力開放

    支付能力的開放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開放賬戶體系,作為場景方特定金融產品的底層銀行賬戶,最典型的莫過于P2P存管過程中,為出借人和借款人開通的虛擬賬戶;二是開放支付能力,為場景方加載標準化的支付、轉賬等產品功能。

    就前者而言,銀行實現了虛擬賬戶開戶量的大規模增長,也沉淀了存款,不過作為底層賬戶,在用戶層面通常是無感的,局限性明顯,很難借此去搭載其他金融產品的銷售。就后者而言,在當前的支付市場格局下,銀行開放支付能力,通常是開放聚合支付能力,將本行賬戶和支付寶、微信支付、蘇寧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打包在一起。

    站在場景方的角度,銀行支付(賬戶體系)能力開放產品高度同質化,可替代性強,必然對于合作銀行缺乏粘性和忠誠度。

    理財產品開放

    根據2018年9月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商業銀行只能通過本行渠道(含營業網點和電子渠道)銷售理財產品,或者通過其他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眾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代理銷售理財產品。”可見,只有銀行能銷售銀行理財產品,所以銀行理財產品能力開放,現階段還不具有可行性。

    個人貸款(含信用卡)產品開放

    本質上是為貸款產品增加引流和獲客渠道,是當前最主流的開放模式。個貸產品的開放策略,從結果上看是成功的,這也是越來越多的銀行擁抱開放策略的重要誘因。

    以信用卡為例,2017年,銀行業信用卡新增發卡量1.23億張,同比多增9000萬張,開啟了爆炸式增長之路;2018年上半年,新增發卡5000萬張,繼續保持著高增長。據融360估計,新增發卡中,60%以上來自于線上渠道,即與各類線上場景方的合作。

    銀行的開放,能否贏回金融科技下半場?

    在個人貸款領域,銀行的資金成本足夠低,幾乎沒有競爭者,唯一的瓶頸就是銀行自身的風控。理論上,只要風控門檻一降再降(或風控能力不斷提升),業務規模便能越做越大。

    金融科技能力開放

    在這波銀行金融科技轉型浪潮中,走在前列的銀行紛紛選擇開放自身的IT和科技能力。如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和建設銀行,均成立了獨立子公司,為金融機構提供從IT系統搭建、平臺運營到智能風控、業務合作等全方位的能力。

    還有些銀行,則就認證與授權、欺詐管理與警報、數據風控等特定模塊進行開放,如蘇寧銀行自主研制的基于區塊鏈的黑名單共享平臺,共享數據量已接近300萬。

    銀行的開放,能否贏回金融科技下半場?

    開放能否做一個萬能連接器?

    開放接口、連接一切,看上去就是一個很棒的主意,似乎打開了無盡的空間。問題是,你固然可以連接“一切”,“一切”為何愿意連接你呢?就好比人盡皆知的一條致富道路,“全國14億人每人給我1毛錢,我立馬就會變成億萬富翁”,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讓全國人民每人給我一毛錢呢?

    站在商業的角度,連接者并不好當。

    從產品功能的角度看,“連接”屬于工具屬性,關鍵看能為合作伙伴帶來什么商業利益。就比如,微信、支付寶、百度和頭條相繼發布小程序,要做互聯網領域的連接者,響應者眾,大家看中的并非小程序本身,而是小程序背后的優質場景和誘人流量。

    就銀行而言,開放API接口并不難,難的是能否吸引到合作伙伴。

    以典型的消費金融產品來說,資產(客戶&流量&場景)、資金(金融產品)、風控(科技)三類核心資源,按照稀缺性排序,資產(客戶&流量&場景)>風控(科技)>資金(金融產品),所以,資產獲取能力,才是做行業“萬能連接器”的前提。

    對大多數銀行而言,資產獲取能力恰恰是短板,自己吃不飽,便想要憑借同質化的資金(金融產品)搭建開放平臺,為“冗余”的資金尋找優質資產。憑借低廉的資金成本,固然可以獲得規模的增長,只是,憑借同質化的資源,注定做不了平臺的主導者。

    所以,開放的精神應該提倡,但開放本身并不令人興奮。如果業務本身并沒什么競爭力,開放API接口后,依然不會有競爭力。開放只是開始,開放不是成功本身,這一點,需要我們謹記。

    【來源:鈦媒體               作者:薛洪言】

    THE END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擊這里 尋求合作
    銀行 金融科技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砍柴網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熱點

    相關推薦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麻豆| 国产精品男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 色一乱一伦一区一直爽|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人妻视频|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国精产品999一区二区三区有限 |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潮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 | a级午夜毛片免费一区二区|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国偷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久|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