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的國際擴張之路在何方?觀點
Uber(優步)在國際擴張的道路上簡直是一部血淚史,在高調融資的同時,依然免不了被圍剿、被封殺的命運。近期消息報道優步在歐洲市場也處境艱難,布魯塞爾對uber POP下了“禁止令”。優步在9月24日無奈宣布,將在布魯塞爾關閉其私家車拼車服務uber POP,否則會面臨每日10000歐元的罰款,最高可達100萬歐元。優步已經不是第一次攤上這樣的事了。
優步進駐布魯塞爾之后,優步在該城市提供低價搭車服務uber POP就遭到了當地傳統出租車公司的強烈抗議。無獨有偶,優步在歐洲還遭到了法國政府的打壓。法國內政部去年就宣布了自2015年1月1日起禁止uber Pop的服務,隨后優步向法國憲法委員會提起上訴也于近期被駁回,保持原裁決對優步私人拼車服務uber Pop的禁止條例。德國法蘭克福法院判定優步違反客運法,優步在德國所有提供服務的城市遭到封殺。邊燒錢邊遭禁,優步要哭暈在歐洲了,不僅僅是歐洲,優步在全球市場被禁止從事經營活動的國家和地區已經超過了10個。難道優步一貫的高調融資國際化擴張就要在各方勢力的打壓圍剿下幻化成泡沫化了嗎?其實優步命途多舛早就是注定了的。
力爭本土化頻頻受挫,優步并沒有過人之處
優步國際擴張的腳步從未停止過,融資拓展的腳步也在同步進行,然而嚴重的水土不服限制優步的國際擴張,優步在別人的土地上擴張,家門前卻失火了,滴滴在9月17日宣布與美國打車應用Lyft達成戰略合作,并向Lyft戰略投資1億美元,以提升Lyft在美國市場的服務能力和覆蓋范圍,這意味著滴滴國際化的同時也在叫板優步,優步和滴滴這對小冤家總是這么劍拔弩張。滴滴敢如此“登堂入室”叫囂優步,因為大家都是在拼錢拼綜合實力。首先,打車軟件同質化最嚴重,并沒有那么容易形成差異性競爭,打車暫時的優勢都來源于補貼,都在靠燒錢拼市場份額贏得用戶的口碑,結果往往不盡如意,優步名聲在外一片狼藉,卻還絕強堅持往外擴張。
其次,優步業務廣但每個業務板塊都沒有明顯的優勢。優步不僅拼打車,還想啃外賣市場這塊餅,還想分快遞市場一杯羹,優步還計劃開發多款應用程序,想全盤接管我們的生活,必定會顧此失彼得不償失,優步總是活在自己的理想國度。優步在打車市場占據的份額確實是多年打拼不斷累積起來的,然而除了打車以外的業務都無法跟老牌企業抗衡,想做到一家獨大這樣獨霸各個產業鏈未免還是有點異想天開,畢竟在美國以外的地區法律法規都擺在那里。否則也不會在歐洲被政府那樣打壓,在亞洲市場的前路這么坎坷艱辛了。
模式創新勝算幾何?期望值有待調整
優步把進一步擴張重點布局亞洲市場,亞洲市場最有潛力的就屬中國了,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個人汽車保有量也達到了1.3億輛,超過了日本,僅次于美國。于是優步在中國又重新布局,推出了uber pool的中國版本“人民優步+”和“優步同行”,“人民優步+”已經踏足了上海。“多人拼車”的形式可以提高優步車輛的運營能力,具體的模式是“車主+乘客1+乘客2”,兩名乘客通過共享重合路程,并共同承擔車費,目前還處于“體驗式”階段。優步認為市民出行需求多樣化,“拼車”業務正是創新性服務中的重要一種。但是優步又忘了自己有水土不服的毛病,不論是在技術上還是消費習慣上,或者實際運營上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再來說“優步同行”這個面向司機端的創新功能,這是優步首次在美國以外的地區發布的新功能,也是迄今為止,本土化創新合作以及定制開發程度最深的一次,也是“人民優步+”的升級版本。主要針對城市中上下班出行的車主、或者經常往返于同一路線的車主定制開發的同行拼車。在技術上,優步需要創造性開發新的算法,使系統可以在瞬間解決“即時+派單+同路匹配”三個技術難題,制定最合適的路線。實現不預約,不手動挑單的派單形式。能在出行上這么下功夫的也只有美國大腕了。優步或許高估了自己在中國的運營能力,也低估了中國人消費習慣的依賴程度,在短時間內優步還只能達到一個市場教育的作用,在前期依然要靠資金來推動計劃的實施,必然又會給打車市場帶來一系列惡性競爭。前車之鑒,優步在其他區域遭封殺最主要原因就是在行業的不公平競爭,優步的運營模式仍屬于不公平競爭行列,這一直是優步擴張不順的痛點所在。
優步命途多舛,還需加強自身建設
1、加強對平臺的監管,明確責任主體
司機與平臺之間的法律關系不明確,責任主體并沒有明顯落實,明確運輸服務本來應該是平臺提供,司機與平臺之間建立合理的勞務關系,那么司機、乘客和平臺就能形成動態平衡,萬一有利益受損方,利益受損方的權益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障。平臺還能加強對司機的管理,對乘客和司機雙方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也能起到保護作用。雖然很有可能會再次出現“打車難”的問題,但還是維持了打車市場的正常秩序,解決了違法經營這個難題。
2、差異化的定價給平臺留出盈利空間
給乘客提供差異性的服務也只能體現在價格上了。如滴滴在出行高峰提供的“動態加價”正在測試用戶的接受程度,近期還給司機在需求過旺臨時調價的權利,其實主要還是通過價格來分流乘客,掌握乘客的出行需求,這樣既能滿足乘客的需求,也能給司機和平臺創造盈利的條件。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