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改延期一年,是為了讓跨境電商玩家們廝殺?金融
在跨境電商新政出臺近50天后,有關稅改新政延期一年的消息終于懸案成真。天津、上海、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重慶、福州、平潭等10個城市將繼續按照稅收新政實施前的監管要求進行監管。近段時間因為突如其來的稅改新政而推向風口浪尖的跨境電商,似乎迎來了新的轉機。
先是“毫無預兆”的稅改新政,接下來是兩度公布的正面清單,如今又迎來了延期一年的好消息。而在戲劇化的轉變之后,不少人認為將利好跨境電商的前景,也有人認為跨境電商進入了一年的“死緩期”。而從財政部對稅改新政過渡期的觀點來看,在探索更合理監管模式的同時,或將加速跨境電商行業的重新洗牌。
稅改新政出臺后,刺激了跨境電商平臺的哪些舉措?
不管怎樣,跨境電商新政的發布已經蓋棺定論,而延期一年更像是給市場和政策細化的一個緩沖期,也讓跨境電商玩家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調整自身策略。而一年后跨境電商行業又將會面臨怎樣的處境,各大玩家們在新政出臺后的一系列舉措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
首先,大量布局海外倉,豐富完善保稅倉+海外倉的綜合倉儲方式.
一般來說,跨境電商常見的有兩種物流形式,一是以網易考拉、京東全球購為代表的保稅倉備貨模式,二是跨境直郵模式,諸如洋碼頭、亞馬遜等。自稅改新政出臺后,跨境電商們為了應對保稅備貨模式所面臨的價格上升壓力,紛紛開始大量布局海外倉,擴大直郵的意圖十分明顯。典型的就是網易考拉在美國、香港建成了兩大國際物流倉儲中心,并在稅改后開通了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歐洲等國際物流倉儲中心;京東全球購在美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歐盟、加拿大、香港等地區均建立了海外倉,并在新政出臺后宣布將加大品牌直供占比、拓展海外倉建設。
盡管從目前來看跨境直郵受正面清單的影響相對較小,卻并不能排除隨著政策細化帶來的風險,以及在支付、物流、退換貨、退款、退稅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從另一的角度來講,國內跨境電商平臺的“集體出動”甚至導致了海外倉租金的保障,能否真正解決價格壓力,尚未產生理想的結果。
其次,通過補貼等形式抑制價格上漲,避免觸及消費者的敏感點。
除了正面清單,新政擊痛跨境電商的還有稅負的增加,其中包括母嬰、食品、保健品等,而這些商品一直是國內的跨境電商玩家們樂于主打的低客單價爆款。而從SkyScope的監測數據來看,自4月8日稅改新政出臺后各大跨境電商平臺或多或少的存在漲價現象。比如京東全球購中成人奶粉的漲價率高達60%,而嬰幼兒奶粉也有43.83%的商品漲價,而1號海購的彩妝類商品漲價幅度甚至高于京東。如何抑制價格上漲,抑或是打消外界為跨境電商的消極情緒,便成了跨境電商的第二個舉措。
從各家的態度來看,天貓國際對有品牌溢價的海外品牌,依靠自身和品牌方的補貼來抵消10%左右的稅率調升;而京東的態度是價格上漲的空間應該由消費者、電商平臺還有品牌商共同承擔,盡管價格上漲仍不可避免;網易考拉海購通過大批量的采購提升和優化物流和運營的效率來降低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新政稅法對商品價格方面的影響。不難發現,價格仍然是決定消費者購買與否的因素之一,也在考驗跨境電商平臺的運營能力。
第三,積極完善供應鏈,提前結束野蠻式的行業拓荒
稅改新政暫緩一年對跨境電商而言并非一勞永逸,資源整合或許才是下一輪行業的主旋律。而早在新政出臺之后,就有從業者呼吁給跨境電商試點區域和企業一些時間作為緩沖期,從而也避免傷害從業人員和投資者失去信心,導致跨境電商行業過早凋零。此外,曾經視如死敵的跨境電商平臺們也罕見的在與政府各部門的溝通上同進退。可盡管如此,積極完善供應鏈提前結束野蠻式的行業拓荒,都已經是跨境電商平臺的必然選擇。
正如前文所說,布局海外倉已經成為一大趨勢,卻也很容易導致商品成本的增加,甚至出現稅收外流的現象。稅改政策的突變給跨境電商行業一個很明顯的信號,跨境電商的競爭終究會回歸到電商競爭本身,對供應鏈的把控和靈活調整的能力以及資金實力成了跨境電商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從目前來看,網易考拉、京東全球購、蜜芽等玩家已經有所行動。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在跨境電商這個新興的風口,巨頭和創業者的起跑線沒有差太遠,前兩年的發展主要依靠政策紅利、價格優勢、品類豐富度等。但在新政出臺后,跨境電商卻呈現了兩種不同的態度,一方面是京東、阿里、網易等巨頭集團,依靠母系公司的資本優勢,布局海外倉的同時,在國內保稅倉方面的動作更大,尤其體現在提高爆品打造能力和供應鏈的掌控;另一方面跨境電商的創業者卻面臨著資本退縮、政策風險等方面的壓力,有些企業選擇了保守的姿態,有些企業則選擇持續燒錢??刹还茉鯓?,一年的新政“過渡期”或將引發跨境電商的行業洗牌。
加速洗牌,跨境電商需要去偽存真
在“免稅”的金字招牌下,跨境電商的利潤前景不斷吸引金主的入局。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各類跨境平臺企業已超5000家,2015年跨境進口保稅總體規模176億元。而收稅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行業整體定位已經獲得國家政策認可,只靠低價、刷單等不正規方式運作的企業可能會被洗牌出局。與之同時,國內跨境電商行業也出現了三個典型現象。
1、因信息不透明帶來的服務混亂,已然成為跨境電商的行業毒瘤。就目前而言,無論是商品真偽判定、售后服務的處理速度還是物流配送中都存在著種種隱患。舉個例子來說,很多消費者在跨境電商平臺購物后,發現所購商品與海外同款商品存在諸多不同之處,如同款商品外形不一致、商品介紹文字缺少數字標示、生產公司不一致等等。誠然,這一系列問題中,不排除有些問題是由于品牌商用來界定區分經銷商和不同渠道有意為之,但消費者維權時仍舊涉及到跨國交流和數不勝數的踢皮球行為,跨境電商的混亂可見一斑。
可以肯定的是,稅改新政出臺的目的仍是為了完善監管,政策的調整會增加低門檻跨境電商的成本。如果繼續通過代購、國外零售店掃貨等方式籌備貨源,成本無疑將會提高。在這一年時間內,跨境電商平臺們應盡快實現轉型,升級供應鏈,并與海外供貨商達成穩定的合作,比如說獲得商品的原產地證、合同、發票等目前跨境電商平臺不具備的相關文件。同時也意味著,那些不具備吸引海外品牌、缺少議價能力、在供應鏈優化方面資金緊張的跨境電商玩家,很可能在這一年內自然隕落。
2、國內消費者“網絡情商”進一步提高,跨境電商需調整商品策略。跨境電商的口子被打開,資本一擁而入,而最瘋狂的還是消費者。雖然2015年跨境進口保稅總體規模僅有176億元,但出境游購物的市場規模高達1.5萬億元。更有專家坦言,包括灰色海淘在內,2015年全行業的B2C進口規模約為1萬億元。由此產生的一個現象是,盡管國內的消費者對海外商品和品牌并不熟知,但多年的網購經驗已然形成了一定的商品辨別能力,一些平臺采購大量的SKU,并以價格優勢和所謂的洋品牌進行“傾銷”的方式已經脫節。
盡管稅改新政延期一年的文件不再在“通關單”這一環節不再設限,但明確了跨境電商行業的貨物貿易性質,稅率也仍將按照新稅改實施。換句話說,消費者通過跨境渠道購買的商品均需要交稅,而且是按照零售價交稅,價格上漲也就在情理之中。之前就有跨境電商從業者抱怨,稅改新政出臺后本來談好的投資計劃紛紛泡湯,延期一年恐難以解決創業者的資金難題。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那些缺少打造爆款商品的跨境電商平臺,價格上漲將成為難以承受之重,缺少內容和流量的創業者首當其沖。
3、跨境電商的模式之爭或被引爆,一年后將是適者生存。和其他行業一樣,跨境電商平臺也面臨著模式之爭,由于渠道的多元化,跨境電商的模式也更加多樣。以進口電商為例,有天貓國際等平臺招商的M2C模式,有網易考拉等保稅自營+直采的B2C模式,還有洋碼頭為代表的C2C模式,以及海外直郵、返利導購、社區資訊等等。稅改新政延期一年給了企業調整的機會,但原先的既定格局也將被打破。
正如前文所說,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網易考拉等都在抓緊布局海外倉,將海外直郵作為輔助模式。而保稅倉在成本和物流方面的優勢也逐漸被其他平臺所看好,尤其是在國內保稅試點城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就目前來說,各家商品越來越集中、差異化越來越小,平臺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因價格導致的肉搏便不可避免,洗牌就應了不少人的預判。
最后要說的是,除了跨境電商,在各大保稅試點城市也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跨境電商O2O體驗店。跨境電商的探索期積累了太多的參差不齊的模式和玩家,稅改或許會引發跨境電商的去偽存真,而這一年中又有多少平臺會在這次廝殺中鎩羽退出呢?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