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貸憑什么在阿里、騰訊眼皮底下異軍突起?專欄
作者:龔進輝
互聯網金融經過3年野蠻生長,產品類型日趨豐富,移動支付、財富管理、互聯網保險、消費金融等業態蓬勃發展,誕生一大批獨角獸企業,反觀信貸領域方興未艾,真正具有影響力的公司屈指可數,從傳統信貸轉型手機APP貸款的飛貸金融(以下簡稱“飛貸”)最有發言權,其快速擴張勢頭力壓螞蟻借唄、騰訊微粒貸。
8月22日,飛貸首席戰略官孟慶豐在飛貸3.0發布會上公布半年成績單:業務量同比增長30倍,半年用戶數超300萬,單日放款超1億元,5個月授信總額突破100億。在金融科技的大風口下,飛貸攜優異成績成為行業最大黑馬。
那么問題來了,飛貸憑什么在阿里、騰訊眼皮底下異軍突起?要知道,后者均擁有天然入口優勢和豐富推廣資源,如果硬碰硬飛貸未必能撈到多少好處。
飛貸把自己逼瘋:實現3分鐘貸款
任何互聯網產品的爆紅,無外乎兩大原因:用戶體驗升級、業務模式新穎,臉萌、足跡屬于前者,余額寶、Uber屬于后者。當然,兩者兼備的互聯網產品更容易實現快速引爆,飛貸便是典型代表,“3分鐘改變世界”不僅成為其鮮明標簽,更是其護城河的體現。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評論,當今中國一切美好的行業都與互聯網精神和工匠精神有關。”吳曉波總結為,在中國制造業、服務業和金融行業各個領域出現了很多新案例和新商業模式,包括如今的飛貸金融科技公司。
從業務模式來看,飛貸的創新被入選美國沃頓商學院的金融案例,成為中國首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Amit教授現身飛貸3.0發布會現場:“飛貸的創新不僅體現在通過不斷傾聽客戶的聲音來改進產品和服務。關鍵還體現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它把個人信用貸款行業,乃至全球的個人信用貸款行業都進行了一個革命性的變化。”
“比如說飛貸獲取顧客的方式。大家可以看到一開始的時候,行業要獲取顧客,都是線下布局實體店,讓顧客進店填寫資料申請。飛貸用手機來獲客,讓顧客在手機上只用3分鐘。飛貸背后的風控模型只用幾秒批準申請,讓顧客得到極致的體驗,擁有了全新的貸款方式。”
“讓顧客受益背后,飛貸實現的還是與銀行雙贏。在飛貸之前,銀行的供給資金很充裕,但是中國大量的小微企業主得不到貸款。飛貸利用先進的風控科技和產品設計,解決了大量小微企業主的資金問題,也讓銀行輕松得到之前沒有獲得過的客戶來源,從而解決了社會問題,這是一個崇高的事業。我們沃頓商學院真的是覺得他這樣的創新太厲害了,我們在世界各地都在教這個案例。無論是本科生還是MBA,沃頓商學院的MBA,以及我們的高層經理,短期培訓課當中,我們都在用飛貸的這樣一個案例來教商業模式的創新。”
從用戶體驗來看,值得注意的是,飛貸3.0比2.0貸款時間縮短40%,實現3分鐘輕松貸款,消失的2分鐘正是飛貸用戶體驗的重大飛躍和技術實力的體現,建立在刪減操作點33項、優化48項的基礎上,用“把自己逼瘋”來形容并不為過。另外,交互更人性化、安全保障升級也是飛貸3.0的亮點,與飛貸1.0的體驗已形成天壤之別。
用戶體驗到位后,飛貸業務發展呈現螺旋式上升。轉型之前,飛貸在全國擁有近40個營業網點,2015年全年僅有十幾萬單;轉型之后,線上版飛貸在深圳公測3個月,而且限制條件頗多,公測結果出人意料:申請單量超過20萬。飛貸2.0發布后再度呈現井噴之勢,半年業務量同比增長30倍。
飛貸VS螞蟻借唄、騰訊微粒貸:專業選手完勝業余選手
隨時隨地、隨借隨還、一次授信終身使用是用戶可以明確感知的體驗,即信貸前端。相反,資金來源、風險管控則是用戶無法感知或不關心的環節,即信貸后端,后端真正直擊金融的本質,是網貸平臺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所以,網貸平臺主要圍繞后端展開競爭,飛貸與阿里、騰訊的較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我看來,飛貸與螞蟻借唄、微粒貸的差別就像專業選手與業余選手,實力高下立見。先說業余選手,螞蟻借唄、微粒貸分別是阿里、騰訊現有金融業務延伸的產物,只面向自身生態體系內的用戶,授信的風控基礎是基于用戶在其金融體系內的可信用化數據,比如淘寶天貓消費數據、微信紅包數據,屬于定向風控。
不得不說,螞蟻借唄、微粒貸的產品定位,使其一開始在與飛貸競爭中便處于不利地位。通常來看,巨頭單一部門與創業者同時爭搶一塊蛋糕,無論最初戰況如何,最終勝利屬于創業者而非巨頭。前者只是巨頭金融生態戰略不起眼的一環,而且背負KPI壓力、資源分配有限,后者All in狀態增加勝算,因為只有專注才能達到極致。
以螞蟻借唄為例,用戶使用的前提是擁有支付寶賬號和交易記錄,直接把非支付寶用戶排除在外,而且規定申請門檻是芝麻分超過600,這意味著低于600的用戶與之無緣。同時,螞蟻借唄主要面向小額貸款人群,用戶申請貸款額度從1000—5萬元不等,還款最長期限為12個月。
反觀飛貸屬于非定向風控,所有信用用戶可申請,沒有設立任何門檻,小微企業主和個人均可申請貸款,最高貸款額度30萬元,不僅滿足日常應急消費人群,也是急需資金周轉的小微企業的福音。更為難得的是,用戶可以自己設定貸款期限,可以選擇隨借隨還,按日計息,也可以根據用款需求,延長或縮短調整還款期限。這是飛貸業務模式創新的結果。
事實上,飛貸采取開放、激進擴張策略的底氣來自其強悍的管理信用風險能力,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接入央行大數據征信系統;二、從過去、現在、未來三個維度精準描繪用戶畫像;三、風控核心決策系統為用戶配置貸款產品;四、“智能化反欺詐系統”專治各種騙貸。
所以,螞蟻借唄90%以上用戶是80、90后也就見怪不怪,小額信貸滿足其日常應急消費;飛貸則主要服務小微企業主和白領、企業中高層,其具有旺盛的資金需求和出色的還款能力,整體用戶質量遠高于螞蟻借唄。從產品角度看,飛貸完勝螞蟻借唄、微粒貸,發展潛力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螞蟻借唄、微粒貸是含著金鑰匙出身,憑借支付寶、微信支付兩大超級APP的入口優勢,其業績毫無懸念地超過飛貸。我認為,在網貸行業興起之初,流量制勝之道頗為盛行,如今精細化、差異化和技術化的運營、創新已成為金融科技行業主題,走精細化運營路線的飛貸后勁更足,反觀簡單粗暴卡位渠道、流量的螞蟻借唄、微粒貸則表現愈發疲軟,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寫在最后
不久前,吳曉波、秦朔兩位財經翹楚罕見地同時稱贊飛貸,前者對其業務模式創新頗為認可,后者驚嘆于其3分鐘神速貸款,加上頻頻獲獎,無疑是對飛貸成為金融科技行業最大黑馬的最佳注解。以現有擴張勢頭來看,未來飛貸的野心絕不止于成為獨角獸企業。
著名經濟學家易憲容也評論 “現在看起來阿里巴巴、騰訊很厲害,但在金融領域,金融科技企業會成為未來的巨無霸企業!我認為飛貸科技也許能成為其中之一!原因在于,中國的小微企業主貸款永遠都很難!如飛貸的出現,利用先進的風控技術和手機APP的設計,如果能降低他們的融資成本,及貸款方式的根本性改變,這里有無限大的市場。”
在互聯網化的金融理念日漸式微、金融與技術結合受到重視的大背景下,Fintech(金融科技)大行其道,金融行業正在重新回歸技術信仰的時代。放眼未來,只有在技術層面和產品層面持續創新的公司才能成為行業變量,飛貸死磕產品收獲頗豐,用戶體驗升級+業務模式創新好評如潮,技術變革或將成為其下一階段的發力重點。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