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天貓的一種可能死法:看AI會如何摧毀電商平臺觀點

    砍柴網 / KamiWu / 2016-08-22 10:25
    當前電商平臺替代經銷商、線下門店,成為商戶與消費者之間最大的中間商,未來取代電商平臺這個角色的,是人工智能。

    淘寶天貓的一種可能死法:看AI會如何摧毀電商平臺

    當前電商平臺替代經銷商、線下門店,成為商戶與消費者之間最大的中間商,未來取代電商平臺這個角色的,是人工智能。

    零售電商業務是阿里巴巴的基礎和核心,圍繞著以淘寶和天貓而發展的阿里巴巴目前已通過業務拓展構筑了龐大的阿里帝國——從旅游電商、農村電商、物流服務等構成的泛電商業務,到增長迅速的云計算業務,再到下沉到內容創意產業的數娛業務,以及YunOS、釘釘等一系列細分領域的創新業務。

    雖然阿里帝國目前的運作如日中天,最新的財報高于預期,在BAT三家中AT也遙遙領先,躋身中國乃至世界互聯網的一線行列,但馬云爸爸在對外的各種講話中一直顯露著強烈的危機感,似乎阿里帝國不日就要崩塌一樣。這種危機感推動著阿里不斷前進,但這種危機感也不是空穴來風。在近幾年互聯網時代的變革中,曾經的一眾老牌明星科技企業活的并不舒坦,最近的雅虎賣身、近幾年IBM不斷的戰略調整和大量裁員、手機巨人諾基亞的轟然崩塌……事實說明了科技企業若跟不上時代的變化最終將被時代淘汰。

    那么誕生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阿里在互聯網浪潮之后會被什么淘汰呢?先拋一個可能的答案——AI(人工智能)將摧毀淘寶天貓等平臺型的泛電商業務。

    電商平臺存在什么問題?

    我們不妨先梳理一下當前最基本的用戶購物場景。在當前的現實世界中,用戶要在淘寶天貓上完成一個物品購買的操作需要:

    電腦上:打開電腦——打開瀏覽器——進入淘寶主頁——輸入關鍵字搜索——搜索結果列表——點擊進入商品詳情——點擊購買進入購物車——提交訂單進行結算,共8步。

    手機上:解鎖屏幕——打開淘寶APP——輸入關鍵字搜索——搜索結果列表——點擊進入商品詳情——點擊購買進入購物車——提交訂單進行結算,共7步。

    電腦端與手機端的操作步驟相差不大,這里的操作步驟還沒加上賬戶登錄、網址搜索以及可能發生的用戶需要找半天才能找到想要的商品的情況。

    當然,事實上這整個交易的場景還遠沒有完成,當用戶下單之后,商家需要打開電商后臺、接到用戶的訂單,之后還需要倉庫揀貨、發貨,接著第三方物流開始配送商品,用戶收到商品之后點擊確認收貨商戶才能收到貨款,用戶給予評價之后交易算是正式完成。在這之中商家為了能有更多流量、提高轉化率、賣出更多的貨,需要搞店鋪裝修、做營促銷活動、購買平臺廣告……在目前淘寶天貓商戶如此之多、競爭相當激烈的現狀下,商戶為了盈利需要付出極大的平臺營銷成本,這些成本與線下開店的成本已經差異不大了,而這些成本全部進了淘寶天貓的口袋。

    電商這一概念在剛剛出來的時候,一直號稱電商極大壓縮了線下中間商賺差價的情況、降低了商戶線下開店的成本,讓商家的商品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因而線上電商的產品能更便宜。然而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電商平臺縮減了商家商品到消費者的實體上的路徑(即中間商、實體門店等),但商家商品與消費者之間依舊隔著線上的虛擬的無數“中間商”,而電商平臺正是其中最大的“中間商”。

    我們不妨數一下在上述的網購場景中,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究竟隔了多少層:電子終端(手機/電腦),瀏覽器/APP,商品網址(商品的虛擬位置),電商平臺,物流平臺。

    其中,電商平臺擁有數以億計的商品信息,但這也造成了對于用戶的信息爆炸,用戶很難從無數的商品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這是之前電商平臺面臨的最大的用戶痛點。這也是為什么阿里巴巴要做大數據分析、做個性化推薦,并持續拓展業務。一方面是為了布局,一方面也是通過統一賬號體系下的不同業務運作所產生的數據,來獲取用戶更全面的、多方位的信息,完善用戶畫像。畢竟用戶在單一平臺上的價值和他本身的實際價值是有極大可能不對等的。(舉個例子,一個富豪他在淘寶上只買過1、2單商品,其他都是在線下消費;一個二線城市的女白領一直在淘寶上買衣服,累計消費近10萬。那么對于淘寶天貓平臺來說,女白領可以被識別到的價值比富豪高很多,但富豪的消費潛力是女白領無法比擬的,而富豪的消費潛力僅通過淘寶天貓的數據是無法獲知的)

    AI如何摧毀平臺型電商?

    電影《HER》的世界中描繪了一個基于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統的未來。電影中,男主角通過打字說話等方式和電腦、手機等終端中的人工智能Samantha交流、發布指令,Samantha根據男主角的指令,再基于男主角的各種終端中存在的各類信息(如郵件、消息、圖片視頻、各種操作行為等),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為男主角提供個性化服務。(時間久遠,對電影的描述可能存在偏差

    對于這個Samantha各位是否覺得有些熟悉?蘋果的Siri、微軟的Cortana在我理解中都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這邊沒有提到Google Now,是因為這牽扯到另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也就是人工智能的兩大陣營——志在取代人類的AI和志在輔助人類的IA(智能增強,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可以理解注重機器擬人化的Siri屬于前者、追求高效率任務執行的Google Now屬于后者)。

    也就是說,未來的操作系統是基于人工智能的跨終端操作系統,在這種操作系統中,用戶對終端的操作基于自然語言的指令進行,而操作系統中的人工智能覆蓋了電腦、手機、平板、可穿戴設備(智能手表、VR/AR/MR頭顯等)以及智能汽車等等終端,而用戶在這些終端上的所有操作以及用戶在這些終端內所有產生的內容構成了龐大的用戶數據,人工智能通過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一系列算法可以理解用戶在某一時點的語義、語境,獲知用戶的行為習慣、喜好,構成清晰的動態的用戶畫像,幫助用戶完成日常事務的操作,并進行精準的預測和推薦。

    在未來,你的數字終端中的人工智能可能是最了解你的事物了。

    那么在這個未來中,淘寶天貓的電商業務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在這種基于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統下,用戶的購物場景:

    呼出人工智能并告訴人工智能購物需求——人工智能直接反饋最符合用戶需求的商品信息——用戶查看商品詳情——用戶告訴人工智能購買并確認訂單完成交易,共4步。

    我們來解構一下這4步背后的系統邏輯:

    ①呼出人工智能并告訴人工智能購物需求:目前基本三大人工智能助手都支持鎖屏狀態下的語音呼出,這一功能減去了用戶解鎖屏幕的操作;呼出之后用戶直接通過語音告訴人工智能購物需求,例如“我要買條裙子”,人工智能通過語音識別、語義分析等算法理解了用戶的需求。

    ②人工智能直接反饋最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信息:人工智能通過用戶的歷史行為數據判斷出用戶的喜好,并在互聯網的數據海洋中搜索用戶可能喜歡的商品,比方說,用戶曾經在聊天應用中向朋友發過一張連衣裙的照片,并且跟朋友說這條裙子很好看;比方說,用戶曾經在線下逛商店的時候經常光顧某一家品牌的實體店,通過數字終端的LBS、Wifi、藍牙等定位手段,人工智能可以獲知用戶在線下的這一行為從而判斷用戶對這一品牌的喜好程度……總之,通過各種各樣的信息,人工智能推測出了用戶可能喜歡什么樣的商品并在互聯網中進行搜索,通過對商品信息的識別和匹配,將商品信息回推給用戶。

    ③用戶查看商品詳情:用戶點擊商品地址,查看商品的詳情。此處開個腦洞,人工智能應該有提取不同類型網頁的信息并以同一模板、樣式展示的能力,并且對于商品來說,人工智能可以整合不同渠道的商品評價完整呈現給用戶,人工智能可以對不同渠道的商品進行對比、比價,給予用戶建議的購買渠道。

    ④用戶告訴人工智能購買并完成交易:用戶看完決定購買,并告訴人工智能“購買”,通過用戶之前已經與數字終端綁定的金錢賬戶、通過對用戶的聲紋指紋等生物特征的識別,人工智能確認用戶身份之后直接為用戶進行購買操作、自動填寫用戶的地址,用戶確認之后接下來只要等著收貨就行啦~

    在上述的操作過程中,用戶通過人工智能直接reach到商品,電商平臺這個最大的“中間商”被砍掉,商戶沒有必要再在電商平臺上投入巨大的營銷成本,電商平臺的最大盈利來源被消滅了。甚至更進一步,人工智能能在你沒有提出購買需求之前,就識別到你的需求,在合適的時間直接將商品信息推送給你,所以人工智能助手未來也是最大的廣告平臺、個性化推薦引擎。以此類推,現在的所有以信息聚合+個性化推薦作為核心的、沒有自身產品或內容的、以賺取廣告費用為主要盈利手段的產品在未來都有被人工智能操作系統替代的可能,除了電商平臺之外最典型的還有新聞類APP(比如今日頭條……)。

    也許有人會說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可以直接調用這些產品的功能,通過第三方的產品和服務達成用戶需求的滿足。但這邊存在一個悖論,如果人工智能通過第三方產品實現某些功能,可這些產品仍舊無法獲取完整的用戶數據,人工智能廠商出于隱私保護和企業核心資產保護的考慮是否會愿意共享這些用戶數據?如果人工智能廠商不共享,那么在無法全面了解用戶的情況下,第三方產品又如何進行準確的推薦、如何滿足用戶需求呢?

    在這樣的未來中,電商平臺是否能夠繼續做平臺呢?我認為不能。在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僅僅將淘寶天貓視為銷售渠道之一,即使是“淘品牌”也紛紛自建了線上直銷渠道,在未來,自營電商應該仍舊會流行。在這種情況下,封閉的、不對搜索引擎開放的電商平臺,它上面的商品無法被人工智能搜索到,自然無法被用戶買到,而用戶卻能通過品牌的自營電商獲取商品;退一步說,即使電商平臺開放了,那電商平臺也會從一個銷售渠道變成商家展示商品的工具性平臺,因為這時的銷售渠道變成了“人工智能”,而如果電商平臺依舊向商戶收取高額的“使用費”,商戶總有一天會發現自營電商的成本優勢,逐漸退出電商平臺;但電商平臺如果收費低廉,那么在商戶營銷收入被消滅的情況下,電商平臺如何盈利?

    其實寫到這里,不難理解亞馬遜、阿里為何極力拓展云計算業務,因為云計算業務可以成為商戶搭建自有電商平臺的基礎設施,換一種方式賺同一撥人錢,并且可以獲取更完整、更底層的數據,嘖嘖,套路很深。

    在中國,誰能成為AI時代領導者?

    看完了未來AI時代的圖景后,不難發現AI是未來最可怕的事物,它掌握了每一個用戶最私密的信息、了解每一個用戶的動態。在上述的場景下,實際上電商平臺這個“中間商”換成了人工智能,如果在人工智能背后的公司有出于對算法的尊重和基本道德準則的前提下,也許人工智能助手能完全按照用戶數據來進行推薦,但若像國內某些不道德的公司一樣,人工智能廠商也搞競價排名之類的東西的話,那么商戶的營銷成本只是從電商平臺轉移到人工智能而已,甚至在不道德的人工智能助手之下,用戶的生活、思想等一切活動,都是能被控制引導的,這就是電影里的大反派啊,細思恐極。

    由于擁有這樣的能力,在目前中國互聯網科技領域和美國互聯網科技領域二分而治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必然也必須把美國企業的人工智能通通掃出門外,在Google服務已經被封禁的情況下,蘋果還會遠嗎?(微笑臉)

    目前美國的三大人工智能助手中,Google Now由于Google的先天搜索優勢及人工智能能力,在任務達成這一功能領域,相較蘋果和微軟有較大優勢,但是在功能實現體驗的差異還沒有那么大的時候,Google Now相比人性化的Siri是沒有那么討喜的,目前大多數人更感興趣的以及對人工智能的認知還是基于AI型人工智能,對于IA型的Google Now來說這是個劣勢。Cortana在人性和功能上都做的不錯,但先天在移動端落后不是一點半點(哀悼一下巨硬的WinPhone……),但微軟Win 10多終端的通用“Universal”戰略是值得肯定的,憑借PC端的老本和Hololens新型終端的領先嘗試,微軟也有后來居上的潛力。另外社交基因的Facebook也有極大的潛力,后文會說明為什么。

    反觀中國市場,中國沒有自主研發的成氣候的移動智能操作系統是最致命的一件事,操作系統是控制數字終端的核心。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這個大浪已經過去了,現在只能寄希望于在下一個時代的新型終端轉換中,中國廠商能夠把握住操作系統的反攻機會。

    目前來看可穿戴設備、智能硬件等物聯網設備都有成為轉換終端的潛力,但那個轉換的節點還遠沒有到,中國科技企業在新型終端的操作系統上投入的精力似乎也不夠。這里不得不再提一下阿里對YunOS的布局,YunOS正是一款基于Linux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適用于手機、手表、電視、汽車以及物聯網產品(摘自官網,沒有AR/VR/MR頭顯設備啊……嘖嘖),由阿里自主研發,并非像MIUI、Flyme OS一樣基于安卓,阿里的這個布局也是占坑了,希望能有好的發展。

    說完了操作系統,接下來說說人工智能。國內科技公司目前在人工智能助手這個領域,并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實踐。

    以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來看,強大的人工智能助手的實現需要由很多個弱人工智能構成不同的功能模塊,而所有功能的基礎和核心是基于用戶理解,也就是說人工智能助手最核心的價值在于用戶數據的獲取和分析,即用戶理解能力。當然語音識別、語義分析技術也很重要,但未來的人機交互形式有可能發生很大變化(比方說……腦電波……);圖像識別、智能搜索等技術可以幫助機器理解“item”,從而進行人人、物物、人物間的匹配,但是在不理解用戶的基礎上,即使匹配的算法再精準,但源頭的用戶數據就是錯誤的,只會推垃圾信息的人工智能,也不會受到用戶歡迎。

    目前國內的科技公司,在沒有操作系統作為基礎的情況下,依賴于現有業務版圖所能獲取的數據,最有能力做成能很好理解用戶的人工智能助手的,是騰訊。

    為什么?

    首先人工智能要理解用戶,一定需要大量的用戶數據來進行訓練,以目前國內科技公司的數據版圖來看,BAT遠遠將其他公司甩在身后,而個人認為獲取用戶數據的最重要的基礎,是有強大的用戶賬號體系,通過賬號來鎖定每一個人。BAT3家的賬號體系價值,T>>A>>B。

    騰訊的社交屬性讓它的賬號價值和BA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微信的IM基因讓它本身擁有龐大的用戶聊天數據,能最真實的反應用戶,而朋友圈提供了社交數據、錢包提供了金融數據和生活服務數據、另外還有大殺器公眾號,公眾號本身多種多樣,用戶對不同公眾號的各種操作行為能極大豐富用戶畫像。僅微信一個超級APP就能提供比較完整的用戶數據了,而騰訊還有QQ,還有游戲、泛文娛、出行等等各種領域的布局,基于手機號、郵箱這樣的“主鍵”,騰訊可以串聯起一個用戶在不同平臺上的身份,將不同平臺上的數據做個大融合。除此之外,基本上每一個開放第三方賬號登錄功能的產品都一定會包含微信QQ、適用場景沒有限制,如此豐富的數據量讓騰訊在人工智能算法的訓練上比其他家擁有顯著優勢。

    與之相比A的賬號體系在金融和電商交易場景下比較流行。而B的搜索引擎基因讓其在一開始就沒有以賬號鎖定人,現在B通過外賣等各種O2O業務可以補救賬號體系的殘缺,但為時已晚。騰訊賬號體系的觸手早已伸出自有版圖范圍,這張網已經很大,并且會持續展開。

    如果騰訊整合了一個用戶身份下所發生的所有用戶行為的話,這個數據量以及數據所能構成的用戶畫像的精度,是很驚人的,而且只要微信QQ這兩個超級賬號體系和超級APP的地位不變,那么每個用戶畫像都是動態的,也就是說騰訊一直會是那個最了解你的人。在這樣的數據優勢下,騰訊最有可能研發出最了解用戶的人工智能(基于這些原因,這也是為什么我在前文說社交基因的Facebook也有很大潛力)。

    但騰訊在技術上相比之下是弱勢的,而人工智能是個強技術依賴的產品。騰訊這兩年的投資標的,似乎更多的比重在于游戲、內容、服務領域,重技術的不多,游戲這個現金牛不能丟,但是對未來技術的投資不能放啊,目前看來騰訊相比BA在人工智能領域也沒有產生足夠的重視,至少在對外宣傳上如此,希望企鵝是在悶聲發大財!

    阿里要如何應對?

    說了這么多,那么在核心業務在未來有可能會被摧毀的情況下,阿里應該如何布局防御?其實在前面的分析中,我們也看到了阿里目前一些布局的明智之處,比方說構建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云計算、作為數字終端核心的操作系統。

    如果在云計算領域能夠領先,阿里應該可以保證“不死”;若阿里在操作系統上成功,那阿里必然可以在下一個時代中占據主導地位,但在操作系統這種馬太效應特別強的領域,阿里又有多少優勢?

    阿里最近在支付寶上嘗試社交業務的拓展,社交是一個能極大擴充用戶數據的業務,這是一個對的方向,但阿里的電商基因、支付寶的金融基因做出來的基于金錢的社交,是否能受到廣泛認可?另外,區塊鏈這樣的對金融交易會產生很大影響的新技術的崛起,對支付寶這樣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會帶來很大沖擊,支付寶的原有體系說不定也自身難保。

    江湖中一直流傳著“阿里重運營,百度重技術,騰訊重產品”這么句話,對于電商基因的阿里來說重運營的確無可厚非。但我認為未來的IT行業發展,一定是由技術引領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阿里的基因也許就是阻撓阿里發展的不可抗力,企業基因、企業文化這種虛幻的東西,往往是最無法改變的最根本的東西。

    當然,前文提到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統以及引申出的一切,還是基于我腦洞的產物。雖然我相信下一代操作系統一定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操作系統”,但這個未來的實現仍然任重道遠,需要跨學科的融合以及商業界、學術界的共同努力。人工智能就像歷史的車輪,我已經感覺它滾滾而來了,而目前社會上散發著一些對人工智能的恐慌,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阻力,可我比較認同Elon Musk的態度,因為害怕它所以更要加入它研究它,如此才能控制它可能產生的風險。

    作者:KamiWu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最新快報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一区高潮喷吹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久久久久99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国语对白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国产无套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啪啪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一区二区三区91|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免费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 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色婷婷香蕉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